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word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886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word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word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word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word学案【研究新考标 明确新目标】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考点解读和细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坚持课前预习 提高课堂效率】1自主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2阅读一轮资料32页问题探究4至10。33和34页的方法技巧35。3完成构造地貌下发学案资料【构建知识网络 形成基本体系】1。通过课的预习你能构建节内知识联系的网络地图吗?2。本节课的章节地位(完成一轮资料上的知识网络)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生物出现前:化学演化(无机演化)生物出现后:生物演化(有机演化)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形成至今,生物发展阶段如下:年代距今时间生物进化动物植物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上50%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3、温室效应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毁林。影响:全球各地降水、干湿状况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3。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前后知识的联系)【重点突破 提升技能】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活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2、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3、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为什么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4、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哪几个地质时代?5、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有什么特点?6、中生代、新生代在地理环境变迁和生物发展上各有什么主要特征?1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2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3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为什么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在生命出现前后,地球表层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生物系统演化是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变迁从那时起也开始加剧,在此之前,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4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哪几个地质时代?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个纪。它们是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综合划分的。5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有什么特点?生物进化过程:早期生物大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珊瑚;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鱼类演化成两栖类,这时蕨类植物繁生,森林茂密环境变迁状况:早期海洋占优势;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已基本形成。6、中生代、新生代在地理环境变迁和生物发展上各有什么主要特征? 中生代生物的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后来,空中出现了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该时期蕨类植物衰退,出现了大量的较高级的裸子植物。 新生代:是最新的一个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代纪距今年代(亿年)植物动物新生代第四纪003被子植物繁盛猿人出现,人类发展,高等哺乳类发展及繁盛第三纪007-003被子植物繁盛哺乳类及鸟类兴盛,灵长类及类人猿出现中生代白垩纪14-007前期裸子植物为主,后期被子植物兴起有袋类繁盛,有胎盘动物及鸟类兴起,巨型爬行动物死亡侏罗纪195-14被子植物出现单孔类繁盛,原始有袋类出现,爬行类占统治地位三叠纪25-195裸子植物繁盛(松柏等)爬行类占优势,原始哺乳类出现古生代二叠纪285-25裸子植物兴起,蕨类开始衰落爬行类兴盛石炭纪33-285蕨类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两栖类繁盛,原始爬行类出现,昆虫兴盛泥盆纪4-33蕨类兴起,种子蕨(古羊齿)出现鱼类极盛,昆虫及原始两栖类出现,三叶虫少,腕足类、珊瑚发展古生代志留纪44-4陆生植物,松叶兰类(裸蕨类)出现水生无脊椎动物(苔藓虫、珊瑚)繁盛,原始鱼类出现奥陶纪52-44藻类兴盛水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繁盛寒武纪6-52藻类繁盛水生无脊椎动物(棘皮、海绵、软体动物)兴盛,原始甲壳类、三叶虫繁荣元古代25-6细菌、藻类出现单细胞动物及低等无脊椎动物太古代38-25生命开始发生地球初期发展阶段46-38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何作用?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生物的出现,不仅使自然界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活动:1。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在什么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造成哪些生物灭绝? 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1、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在什么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造成哪些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阅读教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材料,回答问题: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中生代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储量异常,而铱元素在地球表 面并不常见,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说明富含铱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并发生过爆炸。这次爆炸可能造成中生代恐龙灭绝。 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植树造林地面植被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气候湿润、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环境优美。乱砍滥伐植被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天气多发。我国兴建了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了许多人工河道,修建了许多水库,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是趋利避害的措施。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日俱增,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两极冰雪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其次,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