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821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一、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到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改革购销体制,允许自由买卖;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2)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国有企业改革(1)主要内容(措施):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2)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3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特点、原因和历史地位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1)特点: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原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3)地位: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2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期(19531956年)(1)特点: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2)原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1)特点: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原因:中共缺乏建设经验,借鉴苏联的经济模式。(3)地位:造成严重经济困难,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1)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地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建国初的土地改革1953年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决策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原则及认识必须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