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1.1力和力矩.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25812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1.1力和力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理论力学1.1力和力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理论力学1.1力和力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 主讲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庞雪飞 2020 2 20 1 飞鸟与空中飞机机翼相撞 2020 2 20 2 假设小鸟的质量为100克 飞机的飞行速度为200米 秒 小鸟与飞机的碰撞时间为0 001秒 小鸟在空中的速度很小 可以看成为零 因此 在飞机上看来 小鸟在空中的速度约为200米 秒 力学素质的重要性 从简单力学问题到高等力学问题 简单力学问题 大部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 高等力学问题 冲击载荷的概念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损伤累积与结构寿命与跑步的次数有关 2020 2 20 3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2020 2 20 4 绪论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 1 理论力学的仼务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2 理论力学的力学模型 质点 particle 质点系 systemofparticle 刚体 rigidbody 刚体系 systemofrigidbody 2020 2 20 5 3 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 给定不变的角加速度 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以及所需经历的转数 已知转台的质量及其分布 当驱动器到达正常运行所需角速度时 驱动马达的功率如何确定 2020 2 20 6 2020 2 20 7 2020 2 20 8 研究杆状构件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研究杆系结构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流体力学 弹性力学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研究非杆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研究流体受力与运动规律 理论力学 研究质点系机械运动一般规律 一般力学 2020 2 20 9 绪论 4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静力学 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 运动学 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 动力学 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2020 2 20 10 包括几何静力学 分析静力学 应用 变形固体 块 板 壳 杆与杆结构 三大关系 1 静力学 研究物体所受力系的简化平衡规律及其应用 质点系 刚体 流体 平衡 几何 物理 2020 2 20 11 2 运动学 与力无关 也是变形体运动基础 3 动力学 包括质点系 刚体 变形体的动力效应 研究点与刚体运动的几何性质 研究物体所受力与运动间的关系 包括位移 轨迹 速度 加速度 绪论 2020 2 20 12 4 基本要求 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 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 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 2020 2 20 13 第一篇静力学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等效替换 或简化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2020 2 20 14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静力学基本概念公理 约束和约束反力 结论与讨论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1章静力学基础 2020 2 20 15 1 1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或者使物体产生变形 作用效应 1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如位置 速度 加速度等 理力 2 使物体发生变形 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材力 作用方式 1 直接接触作用 2 间接作用 如磁场 电场 重力场等 1 1力和力矩 2020 2 20 16 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 若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一称为作用力 另一个称为反作用力 力学上习惯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在反作用力上加 以示区别 即作用力用F1表示 反作用力用F1 表示 2020 2 20 17 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 定位矢量或固定矢量 可用一矢量表示F 力的单位 N 牛顿 kN 千牛 2020 2 20 18 二 刚体的概念 刚体是抽象化的力学模型 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刚体 刚体力学 静力学 刚体静力学 在力的作用下 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2020 2 20 19 吊车梁的变形 吊车梁在起吊重物时所产生的最大挠度 一般不超过梁的跨度的1 500 2020 2 20 20 简化的条件除了要求物体的变形不大之外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形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结果产生的影响要足够小 但在研究吊车梁的强度问题时 就不能这样简化了 这种小变形对于两端支承力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在计算两端的支承力时 吊车梁可简化为刚体 2020 2 20 21 三力系作用于同一刚体的一组力称为力系 systemofforces 使刚体的原有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力系 平衡力系 forcesystemofequilibrium 2020 2 20 22 基本问题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等效替换及简化 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刚体在平衡力系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它也可能处于某种惯性运动状态 平衡条件 equilibriumconditions 平衡力系所要满足的数学条件 2020 2 20 23 力矢量在图中的正确表示 2020 2 20 24 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仍作用于该点 其合力矢等于该二力的矢量和 FR F1 F2 力的三角形法则 力的多边形法则 F R F1 F2 F3 2020 2 20 25 力的分解 F F1 F2 力的正交分解 F Fx Fy 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 2020 2 20 26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的另一重要性质是由牛顿第三定律 Newton sthirdlaw 所描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即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 且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沿同一直线 并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020 2 20 27 分布力 distributedforce 与集中力 concentratedforce 分布力 集中力 集中作用于物体上一点的力 表面力 surfaceforces 连续作用于物体的某一面积上的力 体积力 bodyforces 连续作用于物体的某一体积内的力 2020 2 20 28 分布力 2020 2 20 29 集中力 2020 2 20 30 实际上要经一个几何点来传递作用力是不可能的 集中力只是作用于一个小区域上的分布力 一切真实力都是分布力 集中力只是分布力在一定条件下的理想化模型 能否进行这种简化主要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2020 2 20 31 2 力的投影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的投影是代数量 当力与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 其值为正 当夹角为钝角时 其值为负 反之 已知力的投影 也可以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0 2 20 32 例1一吊环受到三条钢丝绳的拉力 如图所示 已知F1 2000N 水平向左 F2 2500N 与水平成30 角 F3 1500N 铅垂向下 试用解析法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0 2 20 33 2020 2 20 3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应特别注意它的符号 2020 2 20 35 二次投影法 secondprojection 2020 2 20 36 已知力F在各坐标轴上的投影 则可求得力F的大小和它相对于各轴的方向余弦 即 2020 2 20 37 练习2 已知 F1 500N F2 1000N F3 1500N 求 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解 F1 F2可用直接投影法 2020 2 20 38 对F3应采用二次投影法 C B A D F3XY 2020 2 20 39 1 1 2力对点的矩 力矩 momentofaforce 是用来量度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概念 力对点的矩的概念作用于刚体的力F对空间任意一点O的力矩定义为 式中O点称为矩心 centerofmoment r为矩心O引向力F的作用点A的矢径 即力对点的矩 momentofaforceaboutapoint 定义为矩心到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力矢的矢量积 2020 2 20 40 规定F与h的乘积作为力F使扳手绕支点O转动的效应的度量 称为力F对O点之矩 用符号M0 F 表示 即 若力F使物体绕O点逆时针转动 力矩为正 反之为负 2020 2 20 41 MO F 通常被看作为一个定位矢量 习惯上总是将它的起点画在矩心O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O就是MO F 的作用点 2020 2 20 42 力矩矢的三要素 力矩矢的三要素为大小 方向和矩心 MO F 的大小即它的模 式中 为r和F正方向间的夹角 h为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常称为力臂 momentarm MO F 的方向垂直于r和F所确定的平面 指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2020 2 20 43 用右手定则确定矢积的指向 2020 2 20 44 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中 由于矩心与力矢均在同一个特定的平面内 力矩矢总是垂直于该平面 即力矩的方向不变 指向可用正 负号区别 故力矩由矢量变成了代数量 且有 正负号通常规定为 这里的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向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绕矩心转动的方向 2020 2 20 45 练习 计算下面各图中力F对O点的矩 2020 2 20 46 力对点的矩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矩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 SI 中为牛顿 米 N m 或千牛顿 米 kN m 2020 2 20 47 2020 2 20 48 例1平面力系如图所示 力F1 F2 F3和F4分别作用于平面上的点A B C和D 若F1 F4 40N F2 30N F3 45N 试求各力在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以及F1对O点的矩 图中的长度单位为m 2020 2 20 49 解 根据图中各力的大小与方向可求得各力在x和y轴上的投影 要求F1对O点的矩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力臂 2020 2 20 50 故有 负号表示力矩为顺时针转向 2020 2 20 51 例2长方体的上 下底为正方形 边长为 高为a 求图中力F对顶点O之矩 2020 2 20 52 解 设沿各坐标轴的基矢量为i j k 则F的作用点A的矢径为 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而 2020 2 20 53 故 因此 2020 2 20 54 1 1 3力对轴的矩 力对轴的矩 momentofaforceaboutanaxis 用来量度力对其所作用的刚体绕某固定轴转动的效应 矩轴 axisofmoment Oz 2020 2 20 55 F Fz Fxy 力对轴的矩的定义 空间力对轴之矩归结为平面上的力对点之矩 因为Fz对刚体绕z轴的转动没有贡献 故作用于刚体的力F对z轴的矩定义为 2020 2 20 56 力对轴的矩是代数量 正负号的规定是按右手定则与z轴的指向一致时为正 反之为负 当力的作用线与z轴平行 Fxy 0 或相交 h 0 时 或概括起来讲 当力与轴共面时 力对轴的矩等于零 2020 2 20 57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 力矩关系定理 力对任意轴之矩等于该力对轴上任一点之力矩矢在该轴上的投影 Mn F MA F n Mn F MA F en 即 2020 2 20 58 习题 P 281 9 1 10 1 11 2020 2 20 59 谢谢大家 2020 2 20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