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测评A 苏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734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测评A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测评A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测评A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表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发育过程B.过程有中心体、纺锤体等结构规律性变化C.过程中卵细胞能释放相应的物质防止多精子入卵D.图中也可以表示草莓的匍匐茎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解析:草莓的匍匐茎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不能用图示过程表示。答案:D2.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解析:受精作用是在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后发生的细胞融合过程。答案:D3.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对应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复制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发生了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答案:C4.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与其DNA分子数之比是14C.只要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就能形成四分体D.四分体的染色单体经过两次连续分裂,进入四个子细胞中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A项错误;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即含有两个DNA分子,所以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与其DNA分子数之比是12,B项错误;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不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能形成四分体,C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故四分体的染色单体最终进入四个子细胞中,D项正确。答案:D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A.复制联会分离着丝点分裂B.复制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C.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点分裂D.联会复制着丝点分裂分离答案:A6.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B.1、3C.1、3或2、4D.1、4或2、3解析:1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第一极体和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1个第二极体,这两个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1个第一极体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2个第二极体,这两个极体染色体组成相同。1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如果这个极体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应该是1、3;如果这个极体来自第一极体,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答案:C7.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A.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数目不同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的时期不同C.细胞中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D.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不同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细胞,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精细胞要经过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不需变形,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答案:A8.下图是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示意图,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解析:C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卵细胞形成过程图。答案:C9.一个处于后期的动物次级卵母细胞中有形态、大小两两相同的染色体14对,则该动物的体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条)分别是()A.56,28B.14,7C.14,2D.28,14解析:次级卵母细胞中的两两相同的14对染色体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此时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所以体细胞含有28条染色体,卵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答案:D10.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下图所示),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DNA分子数依次是()A.3,3,6B.3,6,6C.3,6,12D.6,6,12解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且染色体数目为3,所以初级卵母细胞内有6条染色体、3个四分体、12个DNA分子。答案:C11.观察到某生物(2n=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该细胞中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应该分别为8条和8个,而此细胞中分别为10条和10个,多了2条(个),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答案:C12.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答案:D1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图丙中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解析: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是第一极体;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答案:B14.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解析:题图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B两项正确;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C15.下图表示某动物体内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四个细胞,指其中核DNA、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个细胞不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只有两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具有染色单体C.不能由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不能由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内的DNA数目解析:根据细胞判断,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该动物体细胞细胞核中含有8个DNA。答案:C16.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解析:蝗虫的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桃花的雄蕊数目要大于雌蕊数目,因此观察减数分裂选择雄蕊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洋葱根尖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联会现象。答案:D17.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解析: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有丝分裂中不能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进行DNA复制;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和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都存在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122。答案:B18.人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有()两极发出纺锤丝有同源染色体分离有遗传物质的复制有着丝点的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有纺锤体的形成A.B.C.D.解析:人体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由中心体发出。答案:D19.下图表示某动物(2n)处于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数(c)。该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为()A.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n,则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一直不会超过2n,染色体数目是4n的时期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答案:B20.导学号75604037下图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DE段可表示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精确平均分配B.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C.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D.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解析:图1中信息有纵轴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所以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图2中的细胞中每一极都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属于有丝分裂。答案:D21.现有甲、乙、丙三个苹果品种。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最相似于()A.甲B.乙C.丙D.甲和丙解析: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苹果的可食用部分是由母本的子房壁直接发育而来的,与所授花粉无关。答案:A22.地球上现有的生物约有200万种,其中进行无性生殖的种类只占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有绝对优势。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特性解析:有性生殖的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据推测有性生殖应起源于动植物分化前。答案:C23.下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的发育B.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的发育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D.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解析: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胚的体积逐渐增大。大部分双子叶植物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中,胚乳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子叶吸收并储存在其中,所以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多数单子叶植物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后不被子叶吸收,所以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答案:C24.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与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不同B.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图中所示分别代表胚、胚乳、珠被,珠被的遗传物质与母本相同,胚的遗传物质会因受精作用发生变化;胚柄不属于胚的构成部分;大部分的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都是退化的,如菜豆、花生、油菜、黄瓜等,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柿子、蓖麻是双子叶植物,但种子中却有胚乳;种子萌发初期依靠自身提供营养物质,无须另外添加。答案:A25.下列有关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B.脊椎动物的胚后发育主要是指个体的成长和成熟C.中胚层发育成的结构最多D.原肠腔是由胚胎各部分的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解析:原肠胚包括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原肠腔是由胚胎各部分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形成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导学号75604038(10分)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是条,该动物可以形成种类型的精子。(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填标号)(3)图B所示的细胞有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图D所示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是。(4)A细胞有条染色体,有个DNA分子,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5)此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解析:结合各图分析,A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为有丝分裂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根据题图可判断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由两对同源染色体组成,可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2=4。答案:(1)84(2)B、D、EB、C、ED、E(3)2有丝分裂中期精细胞 (4)88体细胞或精原细胞(5)CABED27.(10分)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是,含有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发生的时期是。(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段。(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填字母)。解析:(1)图1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平分,应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图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平分,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CD段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图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对应图3的DE段。(4)由题图1、2可知,该动物体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可能减半为2条,所以不会出现图4中的b、c时期。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8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DE(4)b、c28.(10分)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开始的,主要进行分裂。(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产生配子,它发生在动物的 中。(3)图中B过程是,青蛙的该过程是在中进行的。(4)C过程和D过程合称为。(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卵裂胚胚(具有个胚层)。(6)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解析:高等动物(脊椎动物)性成熟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囊胚,然后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原肠胚,再经过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幼体,这是胚胎发育过程。幼体孵化或出生之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胚后发育。答案:(1)受精卵有丝(2)A减数分裂精巢或卵巢(3)受精作用水(4)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5)囊原肠3幼体(6)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29.(8分)右图表示蛙的某一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图表示蛙发育过程的期,它的前一时期为。(2)图中,最先出现的腔是;逐渐扩大的腔是。(3)蛙的消化道上皮由发育而来;精巢由发育而来;神经系统由发育而来。(4)蛙胚发育过程中所进行的细胞分裂属分裂,胚后发育为发育。解析:(1)图中已经出现了原肠腔,应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期,它的前一时期为囊胚期。(2)原肠腔是在囊胚腔形成后逐渐形成的。(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为骨骼、肌肉以及循环、排泄、生殖系统;内胚层发育为肝、胰等腺体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4)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体有明显的差异,幼体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显著的变化后发育为成体,像这样的胚后发育称为变态发育。答案:(1)原肠胚囊胚期(2)囊胚腔原肠腔(3)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4)有丝变态30.(12分)图甲是某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数目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示意图和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时期?A;B。(2)图乙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和612,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3)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在1012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条。(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填“34”或“89”)。(5)时期34与1213的共同点是。(6)图甲中B细胞对应图乙中的时期是,形成的子细胞是。解析:(1)图甲A中姐妹染色单体刚刚分开,同侧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中同源染色体刚刚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图乙中曲线a表示DNA数目,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目。O5表示有丝分裂,514表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前期到后期之前,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存在染色单体,即图中13和61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图中的1014。(3)根据图乙曲线可知,1012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89。(5)34和1213的共同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6)图甲中的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该动物是雌性动物,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一个(第一)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31014(3)10(4)89(5)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6)89(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