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730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分析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其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难点。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本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的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中也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但初中重在基本史实的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的学习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使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4、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二、学生分析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图片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辩论和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教学策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辩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五、教学流程导入设计: 看一看:出示图片,营造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从“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和“中国商品走出国门”感受经济全球化。 百事可乐中国区广告 三星手机亚洲区广告xx年8月15号,美国股市收盘时,仍保持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映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阻止经济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转动! 说一说: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就衣、食、住、行方面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身边的外国商品。议一议:前不久,国内许多城市出现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抵制日货”游行,大家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谈谈对这一时事问题的看法。导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同学们都以深切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又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时代潮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课。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时事问题,还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本导入设计力图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师生互动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凝神、起兴”的导入目的;通过“导言”引导学生抓住本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达到“点题”的目的。推进新课: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教师展示下列图片和文字材料,学生阅读,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一: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美国麦道飞机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材料: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材料: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把全班分为四个探究小组,各组负责一个问题的探究,然后由各组推出代表汇报本组探究的结论。探究一:读材料一分析,为什么麦道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探究二:读材料二,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家,你在进行投资时,你将考虑哪些投资条件?探究三:读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探究四: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说明。教师对每组探究的结论进行评述,对每一个问题作出总结:探究一: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探究二:提示:投资地的政策因素、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生产与技术的比较优势等,总的原则就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探究三:提示: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探究四: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材料二:反映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二。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三。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结语: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导入下一子目内容:“问题与展望”。)3.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图文材料展示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二、问题与展望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织两个辩论小组,一个小组为正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为本组的论点;一个小组为反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为本组论点。各小组成员合作查找资料,围绕本组的论点组织论据。欧盟公民对全球化支持的调查 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 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 营造辩论情景:教师出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并以语言描述相关资料,引出辩论主题: 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组织辩论:完全由学生组织辩论,选出一名主持人,各组推选三名辩手,并成立由学生组成的评委。要求主持人控制各辩手的辩论时间,让每位辩手都有发言的机会,总计时间不超过20分钟。总结评定:评委代表公布评定结果及其理由,教师作总结发言,强调以下观点:第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第二,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第三,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方向。3设计意图: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看法。这就为辩论的开展提供了素材。辩论方式的设计,重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辩论的开展,构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辩论主题的选择,则重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等。六、教学后记本教学设计是我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讨论、辩论、自由发言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本质上认识经济全球化,辩证地看待全球化的利与弊,并进一步思考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目标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要求。从课堂实施以及学生后续学习的情况来看,本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主发言时,学生的争相发言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当然本设计仍存在着有待修正的地方,如没有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是有所欠缺等。假如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会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齐市一中“百课百评”参赛作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组 武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