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练习 人民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692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练习 人民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练习 人民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练习 人民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一、选择题1.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A注重通过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的作战潜力 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最后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速战速决。答案:B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很快形成了三条战线。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的军队主要是在东线和南线作战B西线和南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C德国最不希望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D德军首先从东线开始发动进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答案:C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A英国B法国 C德国 D美国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两线作战,基本战略是速战速决,材料反映的情况无疑对德国是最不利的。答案:C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A俄军的夏季攻势 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解析: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了以阵地战为主的相持阶段。答案:B5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的“金色少女”雕像全身镀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3 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多时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的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注意题干中“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等限定语,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符合教材中关于索姆河战役的表述,故C项正确。答案:C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德兰海战的交战双方是()A法德 B英德 C德俄 D德奥与英法解析:1916年,英德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日德兰海战。答案:B7下列关于1914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互有攻守,难分高下B战况惨烈,消耗巨大C双方皆感精疲力竭、力不从心D向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面转变 解析: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后,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形势对同盟国不利。答案:D8高二历史课上,关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讨论十分激烈。下列四位同学说法最确切的是()A甲: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乙:美国参战时协约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处于被动局面C丙: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原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太平洋上的岛屿D丁: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达到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解析:美国在1917年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根本目的是控制欧洲、称霸世界。A项不是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B项不符合史实,此时协约国集团逐渐占据优势;C项是日本参战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手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1)根据材料,概括双方对当时战局的看法。(2)根据材料,分析双方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责任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解析:第(1)问的看法,依据材料一“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可以得出德国认为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依据材料二“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可以得出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第(2)问第一小问的看待,依据材料一“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可以得出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依据材料二“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可以得出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第二小问的评价,结合一战的性质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争霸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答案:(1)德国认为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2)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争霸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即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材料二到1914年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材料三(1917年)4月2 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以上材料均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联系材料二,用一句俗语或成语概括美国在大战初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参战的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是什么?上述材料说明美国外交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提炼答案即可。第(3)问,考查深层次分析能力,“实质”和“基本原则”都应围绕利益回答。答案:(1)政策:保持“中立”。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美国主要借款给协约国,因此不希望同盟国获胜,即美国与协约国的利益关系太紧密。(3)实质:无论初期“中立”,还是后期参战,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即大发战争横财,掠夺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原则: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