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669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及作用。2.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1出现与沿袭夏、商时期(1)夏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制度:实行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的格局;对都城以外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辖。(2)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制度:沿袭了分封制。2发展与完善西周时期(1)周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实施: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继续大规模实行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内容天子分封对诸侯诏赐册命,授土、授民、授职诸侯义务服从命令,定期朝见,纳贡、服役,镇守疆土,随从出征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结果:层层分封,从天子到士,构成了森严的等级。作用:开拓了疆域,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误区警示“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的区别西周的分封制在古代称为“封邦建国”,简称“封建”,这与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完全是两个概念。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教材整理2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备1含义: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2目的:旨在防止奴隶主贵族之间因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和内乱。3历程:产生于夏代,商代发展,到西周时已相当完备。4内容(1)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嫡长子继承制。(2)嫡长子和分封的众子在血缘上是兄弟,在政治上是君臣或上下级关系。(3)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贵族必须服从天子。5影响: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6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1)分封制的实行主要依托于宗法制。(2)两者密切结合,相辅而行,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深度点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王位世袭制发展到分封制和宗法制,都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2.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探究点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史 料解 读史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史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注意对史料分层,归纳每一层中分封对象的身份。史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谩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抓住关键词“纳贡”,据此分析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提示】王族、功臣和先代著名部落首领。(2)根据史料二,分析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提示】臣属关系。【史论拓展】多角度认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多元化:王族、功臣和先代著名部落首领和君王的后裔均为受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等级森严: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层层封授:周王分封诸侯后,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4)权利和义务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间维系分封等级关系的关键。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尽义务。探究点二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史 料解 读史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史料主要归纳了分封的等级和封地的范围。史料二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提取关键语句“周王”“嫡长子”“庞大的宗族网”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提示】分封制。(2)史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制度: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史论拓展】全方位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两大基本政治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 D分封制【解题模板】抓关键题干中“清明”“公祭”“炎黄子孙”是关键信息,它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排易误A项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材料未提及世袭制和分封制,B、D两项错误验结论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题干中“炎黄子孙”体现了这一点【答案】C1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夏朝已经开始实行() 夏朝世系示意图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 D礼乐制【解析】夏朝世系示意图形象地说明,在夏朝的王位传承中,主要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度,即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的方式是父子相传,或者是兄终弟及。【答案】B2西周的分封制将土地与人民分封给诸侯,实际上()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B重新任命了部族首领C重建了新的生产关系D实现了贵族平等【解析】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如把殷商遗民迁入姬姓封国,以加强监视,可见其改变了过去的部族组织,故A项正确,B项错误;西周仍为奴隶社会,未改变生产关系,故C项不正确;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以周王为核心的贵族等级体系,故D项不正确。【答案】A3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A长幼有序是宗法制的核心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土是分封制的内容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大意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嫡长子,而不管他是否贤能。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项。【答案】D4“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导学号:72710001】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解析】尊祖敬宗、重视血缘亲情的宗法观念已经深植于中华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2710002】材料一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材料二齐鲁晚报报头材料三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材料四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近几年,世界各地华人后裔回归祖国大陆,掀起寻根热。(1)材料一、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材料三、四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今天有何积极影响?【解析】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解答时要注意紧扣材料,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作答即可。【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2)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宗法制。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宁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有广泛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