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练习.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5625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300题 第 1 题哲学是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 C第 2 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 C第 3 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 哲学是世界观 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 哲学是绝对的 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 哲学揭示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 D第 4 题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一般方法B 经验材料C 理论结论D 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 A第 5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 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 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 A第 6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 D第 7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 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 绝对真理的体现D 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 D第 8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 主要内容B 理论基础C 核心部分D 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 B第 9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 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 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 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 B第 10 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 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 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 B马克思主义哲学第 11 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 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 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 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D第 12 题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适应时代的需要B 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 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 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 A第 13 题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 艰苦奋斗B 实事求是C 理论联系实际D 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 C第 14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开放性 正确答案 A第 15 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不存在 A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 A第 16 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D第 17 题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慧能曰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 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 A第 18 题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 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 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 D第 19 题把感觉 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 唯物主义的B 主观唯心主义的C 唯物主义经验论D 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 B第 20 题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 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 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 B马克思主义哲学第 21 题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 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 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 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 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 C第 22 题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 决定一切 的观点是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D第 23 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 A第 24 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 运动的绝对性B 存在性C 客观实在性D 实物性 正确答案 C第 25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在本质上是 A 各种实物的总和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 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 C第 26 题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 诡辩论B 唯心主义C 不可知论D 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D第 27 题 静者 动之静也 的观点是 A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 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 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 D第 28 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存在性B 物质性C 意识性D 真理性 正确答案 B第 29 题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唯心主义B 二元论C 辩证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A第 30 题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 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 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 D第 31 题 司马光破缸 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 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 而是打破水缸 尽快让水脱离人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想问题 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 只要打破常规 有创新精神 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 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D第 32 题党的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 同一性和斗争性D 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 D第 33 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在其他领域 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 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 D第 34 题看问题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观点D 不可知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