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623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专题学习总结近代以来世界重大科学理论及科技的主要成就时期重大科学理论及科技成就地位17世纪意大利的伽利略于1632年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创了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7世纪英国的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而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1819世纪英国的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英国的瓦特于1769年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新型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这些发明创造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近现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1.近现代世界科技产生、发展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结果。(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推动了科学的创立和发展。(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弘扬,宗教改革对教皇的否定,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抨击专制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平等,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4)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2.近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社会进步。(1)牛顿经典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2)进化论传入中国,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3)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4)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例题(2017天津文综,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解题规范一明考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二抓关键:注意图片反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材料反映了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图片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正确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工匠的经验总结,科学没有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故B项错误排除C项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劳动者不是以体力支出为主,而是以脑力、智力支出为主,劳动强度减弱,故C项错误排除D项信息化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A图表型选择题解法图表型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解答图片(图表)型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