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595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2.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史实。3.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的过程。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2)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出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3)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传统工业的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思维点拨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4影响: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易混易错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3)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知识点拨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开始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联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2表现(1)世界贸易额较快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影响(1)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资本主义国家既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又直接输出资本。(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图解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易混易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部分,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史料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史料解读由划线部分中的“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划线部分中的关键信息是“取代”。问题思考依据史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提示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影响史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史料解读注意由划线部分中的“有利于”和中的“有计划”“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 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提示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史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史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史料解读史料中省略号前一句说明19世纪末交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划线部分说明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问题思考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史料解读史料中划线部分表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问题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史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史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区别类别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垄断组织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空前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特点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3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1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C19世纪初 D20 世纪初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符合题意。2(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机的发明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03”“1913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3(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答案B解析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4(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史载:1800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答案C解析工人工资的提高源于生产力的进步,在当时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5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 2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答案C解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私人垄断时代到来。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1)材料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材料一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3)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材料二中的“联系”是怎样体现的?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2)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3)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解析第(1)问通过“汽车、有轨电车、飞机”等即可判断。第(2)问应考虑其动力来源。第(3)问应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基础达标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即将过去。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气时代即将到来,据此D项正确。2(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时间和现象可知B项正确。3(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主要动力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C机械特色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故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故称“电气时代”,故A项正确。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5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飞机A BC D答案C解析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故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6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A垄断组织出现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C化学工业建立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答案B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工业生产结构”。A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D两项是新兴产业,包含在B项当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成为主要生产部门。7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电力的广泛使用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8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9(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答案A10(2016浙江10月选考)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答案C解析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故C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与公路交通的发展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11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导致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12.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组成吞并”可知,生产更加趋向于集中,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垄断组织的形成并不断扩大。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可以得出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由此得出答案为D项。14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答案D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00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飞跃的结果,D正确。15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答案C解析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材料,依赖的正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1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 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概括进步。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