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462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训习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解析:D材料大意是说英明的君主不会让他的臣子不受法律的约束,不会让法律特殊关照他的臣子。这体现了韩非子所说的“法”要有权威性、公正性,针对臣民,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韩非子对“法”的认识,故A、C两项错误;韩非子法治观念还不具备现代法治理念,故B项错误。2、(2017厦门二模,26)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不断增长,远过东汉。此举主要是为了()A.开发江南地区B.加强控制地方C.强化君主权威D.顺应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题目中并未说明郡县的设置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州郡县是地方行政制度,讨论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中央君主和宰相的矛盾,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州郡县的设立牵涉到少数民族,顺应民族融合之说不成立,故D项错误。3、(2017山东枣庄期末)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解析:C材料中的新青年刊文主张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其根本在于形成“人民舆论”,促进国民真正的民主意识的觉醒,“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强调了当时的紧迫任务是开展民众启蒙,故选C项。A、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新文化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之后,已完成了推翻君主专制的任务,故B项错误。4、(2017泉州一模,28)下表所示为中国进口棉纱和棉布的数量。年份棉纱(单位:千担)棉布(单位:千匹)1872501224118921304163591910228217013这反映了()A.中国自然经济具有顽强抵御能力B.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D.西方国家的棉布在中国出现滞销答案B解析中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推动棉纱等原料的大量进口,同时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棉布进口变化较小,故B项正确。5、(2017贵州遵义摸底)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学生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原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用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考验学生,受苏格拉底所说的“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影响,除柏拉图以外的学生都认为是真苹果,只有柏拉图坚持独立思考,没有受苏格拉底的“误导”,拥有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美德,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6、(2018德州一模,33)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A.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B.历史是非模糊莫辨C.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D.观念冲突难以弥合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10月12日”,美洲一些国家定为“哥伦布日”,而加州伯克利定为“原住民日”,这显示出了不同的客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态度,并非没有客观标准,故A项错误;历史并非模糊难辨,只需从不同角度去看即可,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题目体现的是不同群体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并非观念冲突难以弥合,故D项错误。7、(2018河南安阳摸底)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解析:B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罗斯福新政伊始就已经预见到了其可能产生的世界影响,故答案为B项。8、“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指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017吉林延边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00年,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公开大声疾呼“中国商业之不振,大率由于商学不讲,商律不谙,商会不举”,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其中“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1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天津商务公所、杭州商会。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商部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商部倡导推行商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振兴工商”的规划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很快,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改名为上海商务总会。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从1903年到1906年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由上海商会发起的,并通电21处商会开展抵制美货运动。191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商会机构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材料二近代英美等国家将商会定性为民间的社团组织。其产生、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商会是由企业以及参与工商业和服务业的人士等资源组成的组织。被近代英美国家视为市场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它起着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朱英商会与近代中国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商会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商会与近代欧美商会的主要区别,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时间20世纪初可知此时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再据材料中“有识之士”“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商战”等信息作答。第二小问“趋势”由1901年,成立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到1903年后,商部倡导推行商会可知,由自发到政府组织发展;由上海、天津等商会到1914年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可知,由地方走向全国联合;由“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可知体现了由沿海向全国范围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区别”,根据材料二“其产生、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并结合材料一可知近代欧美商会产生较早,而近代中国商会产生较晚;根据材料二“商会为市场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可知,近代欧美商会主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而中国商会有一定的救亡色彩;根据材料一“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和材料二“近代英美等国家将商会定性为民间的社团组织”概括出近代中国商会产生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欧美商会属于民间自发组织;第二小问“启示”,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思考商会产生原因及作用,并思考政府应起的作用。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商会的影响;清政府新政的倡导;有识之士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商战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趋势:由自发到政府组织;由沿海城市到全国范围;由地方商会到全国商业联合会。(12分)(2)区别:近代中国商会产生较晚;有一定的救亡色彩;产生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欧美商会产生较早;主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属于民间自发组织。启示:社会经济组织是政治经济的产物;社会经济组织应该助推经济,服务于社会,崇尚爱国,追求进步;国家应适度引导社会经济组织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13分)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2)你赞成材料二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答案(1)鸦片战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萌发,中国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戊戌变法兴起,中国迈出政治变革的第一步。(2)观点一:外因论。政治: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列强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列强的侵略造成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经济: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二:内因论。政治: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政治运动频繁、长期的社会动荡。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封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思想文化:封建礼教的束缚;文字狱和八股取士政策的存在;传统重义轻利的思想使中国缺乏创新人才。解析(1)此题要求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三次战争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的科学化、大众化来归纳。(2)第一小问观点,可以任选其一;第二小问论证,如果选择外因论,可以从政治和经济论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果选择内因论,可以从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政治运动的频繁动荡论证政治表现,从自然经济和传统的经济政策论证经济表现,从传统文化论证文化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