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中国古代文化史二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430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中国古代文化史二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中国古代文化史二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中国古代文化史二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中国古代文化史二人教版二、古代思想、学术、哲学:1、夏、商、西周时期(大纲规定不列入考试范围)2、春秋战国时期:(列表)派别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春秋时期老子孔子道家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其观点有:朴素辩论法思想主张政治上“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观点有,政治上:提出“仁”的思想;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教育上,坚持“有教无类”办学思想,兴办私学。文化上:晚年编订“五经”,后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发展了老子唯心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主张:施行仁政; “民贵君轻”,反对苟政、暴民、虐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胜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传统;治国要“以法为本”,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汉时期:(1)西汉时董仲舒发挥了儒家学说,著有天人三策,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认为人君受命于天,是儒学的思想核心,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要禁止。这样法令制度才可以统一。应当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2)东汉唯物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物质;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玄学:是魏晋之际出现的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魏晋玄学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等七人);一些士大夫崇尚“清谈”,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2)反佛思想:南朝齐梁之际的范缜,著有神灭论;他认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就消失。他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5、隋唐时期:(1)韩愈推崇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反对佛道的观点。(2)柳宗元反对天命论,认为天地没有意志,不可能赏罚,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历史的发展“非圣人意也,势也”。(3)刘禹锡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他也反对天命论。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1)理学是宋代的主要哲学思想,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2)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清时期:(1)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明初,程朱理学盛行;明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理学由客观唯心走向主观唯心。(2)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李贽是明朝后期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其观点有: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他的思想带有民主性色彩,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思想观点有: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思想观点有:强调“经世致用”,书本知识与实地调查结合,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著有日知录。他脚踏实地的学风影响清代学者。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唯物思想家。其观点有:提出“气”是物质实体,“理”即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的唯物观点;还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三、古代宗教:(一)佛教:1、秦汉时期:(1)两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2)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建造了白马寺。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2)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反佛思想。(3)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3、隋唐时期:(1)唐朝皇帝大都推行三教(道、佛、儒)并行政策。佛教在唐朝广为流行。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限制佛教的措施,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隋唐时,佛教渐趋中国化。(2)唐朝时,中国的高僧鉴真在中日交往中,高僧玄奘、义净在中印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4、元朝时期,蒙藏两族共同信仰佛教;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5、明清时期:(1)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2)清朝顺治帝、康熙帝对西藏黄教首领五世达赖、五世班禅分别册封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二)道教:1、秦汉时期: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其主要经典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2)南朝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3、隋唐时期:(1)唐朝皇帝大都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2)唐宗室奉老子李耳为祖先,道教地位居于佛教之上;(3)唐玄宗时,道教极盛。(三)1、唐朝时期:(又称回教)传入中国,同时传入的还有景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建寺传教。2、元朝时期:信仰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四)基督教:明清时期:(1)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向明朝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等,获准留居北京传教。(2)清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3)雍正帝时下令禁止传教。四、古代教育:1、夏、商、西周时期:西周时,“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接受文化教育。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平民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还提出了许多教育思想。3、秦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应当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作为教育内容。汉武帝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4、隋唐时期:(1)隋唐统治者尤其是太宗、玄宗重视发展教育。(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3)官学在中央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等。(4)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5)还有专科性质的学校,如律学、书学、算学等。(6)私人讲学的书院始建于唐代,当时有漳州的松州书院、奉新的梧桐书院等。5、宋朝时期:(1)北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2)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3)宋代著名书院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4)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鼓励讨论、辩难,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6、明朝时期:明朝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的方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古代史学1、夏、商、周时期(大纲规定不列入考试范围)2、秦汉时期:(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2)东汉班固著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3、北宋: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