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二部分 唐宋词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424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二部分 唐宋词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二部分 唐宋词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二部分 唐宋词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生查子释标题生查(zh)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清代王夫之评价此词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作者欧阳修(见第五课画眉鸟)明背景这首生查子一说出自朱淑贞手笔,又误作秦观词。但成书于绍兴十六年(1146)的曾慥编的乐府雅词即将此词系于欧公名下。曾慥把当时流传的欧阳修的某些艳词,看成是“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自序),而此作却得以获存,当有所据。而五十年后的庆元二年(1196),由周必大校刊的欧阳文忠公集也收录此作,故欧公对此词的著作权当无疑问。品语言1试分析“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句中“满”字的表达效果。提示:从“满”字表现出的内容及情感入手。参考答案:见不到去年幸福约会、倾诉衷肠的心上人,主人公不禁悲从中来,伤心落泪,把衣衫衣袖都湿透了。这形只影单、幽情难诉的处境,让我们的主人公怎不触景伤情呢?一个“满”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很充分。析技巧2本词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来表现情感的?提示:从上下阕内容所处的时间及场面思考。参考答案: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上阕写去年,下阕写今年,佳节景物依旧,而主人公的感受感想却截然不同。去年沉浸在恋人约会的甜蜜之中,今年却陷入失恋痛苦之中。这是今与昔的对比。其次是身外的热闹欢乐,灯市如昼,与内心的孤独哀伤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无限同情与共鸣。鹧鸪天释标题鹧鸪天,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宋代胡仔评价此词:晏叔原工小词,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不愧六朝宫掖体”。知作者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北宋临川(今属南昌进贤)人。北宋词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多写男女的悲欢离合,思想感情比较深沉、真挚,其凄楚伤感的情调,给读者以感染。明背景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直至金兵铁蹄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济世无路,救国无门,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徒增满怀伤感之情。于是纵酒放恣,沉浮声色舞乐之中,不过是寻求变态的刺激,内心的怨悱自不待言。可是国家岌岌可危,而人人不觉亡国之恨,其愁怨心声又有谁知?晏几道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国前的状况。歌儿星散,恍同隔世,国是日非,情怀渐老,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遍观小山词,情调低徊,缠绵悱恻,沉郁悲凉,这是晏几道词的主基调,这首鹧鸪天也同样属于这类作品。赏形象1“彩袖”“玉钟”“颜红”“杨柳”“桃花”“银”,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提示:分析特点要从这些意象的共同点思考,分析作用要从整首词的情感思考。参考答案:色彩艳丽;营造了美丽的爱情世界。品语言2“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二句,是如何表情达意的?提示:理解内容后推测情感。参考答案:一着笔于对方,一落笔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之际的曲折心态。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劝酒的职责,还欲借此暗通情意。而作者为报答她的款款深情,开怀畅饮,不惜一醉。双向的爱情交流,可见一斑。悟意旨3根据表格内提示,填写空白处,理清词中起伏的情感脉络。时间当年别后今宵事情初盟别离重逢情感欢乐愁苦欢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释标题“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阕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作,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卑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之媲美。知作者苏轼见第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其二)明背景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他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生子苏迈,二十七岁卒。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品语言1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该怎样理解?提示:理解“茫茫”所写内容及体现的情感。参考答案:十年之中,死者对生者来说当然是“茫茫”难寻;而在作者的想象里,生者对另一个世界的死者来说也是“茫茫”不可知的。“两茫茫”写出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情和失去爱妻的痛苦之情。析技巧2本词的作者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提示:分析何为虚写,何为实写即可。参考答案:上阕写实,下阕从虚处设想,写梦中相逢,惊喜忧痛之情,万语千言无法表达,只有相顾泪流不止。接着写梦醒痛定思痛,令人柔肠寸断。3苏轼还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内心细腻的情感,本词就是最好的证明,请赏析。提示:从理解何为“白描”入手,并找出词句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几乎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又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所见。亡妻往昔对镜描眉的情景顿时远去,而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相对流泪,这是对心意相通的精细白描。4尾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是从亡妻的角度着笔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加以阐述。提示:从对方着笔,实际是写自己。参考答案:作者写亡妻年年为思念自己而“肠断”,实际上是写自己为思念亡妻而年年“肠断”。这种从对方的角度着笔的方法,比直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显得委婉含蓄,也更为深切感人。悟意旨5这首词的题目中有“记梦”两字,词人在梦中梦到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理解内容后情感再现。参考答案:词人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妻子正像当年一样,凭窗梳妆,夫妻相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惟有相顾垂泪。这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生查子知作者牛希济(872?),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词人牛峤之侄,花间派重要的词人。前蜀时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蜀亡后入洛,任后唐雍州节度使。花间集存词十一首。补注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牛希济生查子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勿相忘”之意。五代词中稀见之品。1. “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小”,从哪些方面写别时景象?请赏析。答:_参考答案:起句“春山”乃是别之景象,亦是别之地点,“烟欲收”是春日清晨特有之景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天淡”乃指清晨天空颜色素淡,未现霞彩,寓含时早,天未亮之意,故接“稀星小”;“稀星”仍挂于天,说明天未亮却欲亮之意。“稀”“小”二字用得极妙,有一股孤寂清冷之意。2“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句中的女主人公与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女主人公大相径庭,请分析。答:_参考答案:“语已多”三字可看出此女子的殷殷情意,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回首犹重道”,既是动态描写,又是心态描写。“回首”“重道”两个简单的动作,依依惜别之情可见,“犹”字乃“还”之意,“已”“犹”“重”,三字加深依依不舍之情,一临别女子不舍情态尽现。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答:_参考答案:双关、借喻。借芳草之绿比女子罗裙,又借芳草处处,喻相思无处不在,绵绵不绝之意。可见女子心思巧慧,又与当时时节景色融合,可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蝶恋花春景知作者苏轼见第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其二)补注解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双调,六十字。这首蝶恋花作于苏轼南下赴任途中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1请分析这首词上、下阕内容,并分析在词中寄予的情感。答:_参考答案:上阕写伤春,触目红花纷谢,柳绵日少,青杏初结,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流水落花春去也”之意。下阕写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漂泊天涯的失落心情。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这首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请赏析。答:_参考答案:“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千古流传,被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佳句。一方面是因为这两句描绘出暮春景物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出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另一方面,作者用“芳草”暗喻“知音”,在失意时想到“天下到处有知音”,借以自勉自慰,意味深长,耐人揣摩。3下阕中苏轼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创作了一幕富含理趣的悲喜剧,请赏析。答:_参考答案:“墙”犹隔也。墙内佳人,墙外行人,一墙之隔。佳人笑语,行人动情。笑语者不知墙外有人,动情者但闻笑声不见人。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这种哀怨缠绵的情感,从作品表层看,似乎是描写生活中邂逅的恋情;从深层次揣摩,却是反映了苏轼密州生活时政治上抑郁的心境。钗头凤知作者陆游见第五课落梅二首(其一)补注解陆游的原配夫人唐琬,是他表妹。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1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参考答案:词的上阕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下阕,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深哀巨痛。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请赏析。答:_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阕,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真切如见,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是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对比。再如上阕写“红酥手”,下阕写“人空瘦”,在鲜明的形象对比中,充分地展示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折磨和痛苦。3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_参考答案:用得好。“人空瘦”句,虽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一“空”字,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表现无遗。青玉案元夕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有稼轩长短句。补注解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1辛词以豪放悲壮风格为主,此词风格当属_类。词的上阕运用了_和_的手法描写了元宵灯会的盛况,下阕从_、_、_的角度写人。参考答案:婉约比喻夸张视觉听觉嗅觉2请你概述一下抒情主人公所苦苦追寻的“意中人”的形象,它反映了词人什么样的追求?(不超过40个字)答:_参考答案: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超凡脱俗的奇女子;(答案可不拘一格)反映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的高尚追求。两情相悦类诗词的鉴赏知考情虽然,爱情类诗词在高考中出现不多,但爱情是唐宋诗词中相当普遍的题材,词作者细腻委婉的笔法是命题人的欣赏点,也是命题时容易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悟考题(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江 城 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答:_(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_解析:(1)诗歌材料选择的是宋代词人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这一问“概括意象内涵并分析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在深入理解这首词的前提下作答。答题步骤:先根据词的内容分别分析“杨柳”“飞絮”分别代指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词人作词时的思想感情。(2)分析两首词不同词句的异同,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词都与“愁”有关,但原因、程度不同;手法上,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以水喻愁,但是一个是直接,一个是间接。参考答案:(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同: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学技法鉴赏“两情相悦”类诗词需注意以下方面:(1)了解常用情感类意象。即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景物,如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2)把握情感类型。有歌颂爱情的美好;有表达相思之苦,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有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的,这类作品中还有大量的表达征人思归、思妇念夫的诗作。(3)分析人物形象,关注细节描写。情感的表达往往通过形象塑造,所以要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别关注词中的细节描写。一、基础训练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轩窗舷梯眩晕炫目B阑珊谰言斑斓褴褛C红浥挹取颐养忧悒D悄寂悄声悄然悄悄解析:选BA项,分别读“xun、xin、xun、xun”;B项,都读“ln”;C项,分别读“y、y、y、y”;D项,分别读“qio、qio、qio、qio”。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当年拚却醉颜红拚却:不顾惜,甘愿B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重道:再次说C蓦然回首 蓦然:突然,猛然D玉壶光转 玉壶:玉雕的壶解析:选DD项,玉壶:比喻明月。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月到柳梢头,_。(欧阳修生查子)(2)_,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3)笑渐不闻声渐悄,_。(苏轼蝶恋花)(4)记得绿罗裙,_。(牛希济生查子)(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辛弃疾青玉案)答案:(1)人约黄昏后(2)今宵剩把银照(3)多情却被无情恼(4)处处怜芳草(5)灯火阑珊处二、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 江 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4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答:_参考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5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6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答:_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更 漏 子牛峤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挑锦字,记情事,唯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注轮台:边地舞曲名。挑锦字:古有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丈夫一事,词中代指写信。7词中有一处与唐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情景写法相似,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答:_参考答案:“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明月高悬,杏花吐艳,柳风习习,以良辰美景反衬出女子千种风情无人诉说的惆怅。8这是一首写思妇的词,文字虽少,却能一波三折,曲尽思妇的情感变化。对此,请作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一曲边乐把女子从深夜唤醒,以为身处塞外而惊喜;而开门所见仍是江南春色,她大失所望。掩门回房,写信以寄相思,聊以自慰;再去睡觉,孤灯映泪痕,玉钗坠枕边,无奈难成眠。写尽了女子从惊喜到失望,又从失望到自我安慰再到无奈慵懒的心理变化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 江 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9试赏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答:_参考答案: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花;恍惚间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令人黯然神伤;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更流露出词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10初见小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苹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苹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答:_参考答案:“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诉 衷 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注故画作远山长:故意把双眉画成长长的远山形状,表示离恨的深长。流芳:一作“流光”,义同,均指流水年华。颦:蹙眉,表示愁情。11词的上阕写离愁别恨,但词人并不直接写,而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写,试作分析。答:_参考答案:词的上阕以形传神,“呵手试梅妆”这个细节,点出了女主人公的微妙心理:天气很冷,起床后呵手取暖,梳妆打扮,暗示了一夜思念,希冀久别之人突然回来;“故画作远山长”,只因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12词的下阕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答:_参考答案:下阕写歌女内心的愁苦。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华易逝,流年似水,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三、语言表达13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联写一人即可)。(1)上联: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下联: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2)上联:两表酬三顾下联:一对足千秋()(3)上联: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下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4)上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下联: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解析:(1)由“合诗书易礼春秋”知是孔子。(2)“两表”是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三顾”是“三顾茅庐”。(3)中暗含有“醉翁亭”。(4)“八家唐宋占三席”的只有苏氏父子三人。参考答案:(1)孔子(2)诸葛亮(3)欧阳修(4)苏轼(苏洵、苏辙)14(重庆高考)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 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仿句:_,_,_;_。解析: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参考答案: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词律中国诗歌发展到唐代形成了格律。唐人将这种具有格律规范的诗体称为“近体诗”,以便与古体诗区别开来。词体是讲究格律的,它诞生在中国古典格律诗体形成之后,成功地吸收了“近体诗”声韵格律的经验而加以发展,因而从文学的观点来看,词是属于中国古典格律诗体之一种。唐代格律诗无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其格律是由字声、韵、体式构成的。其字声仅有平声和仄声两类,韵限用平声韵,体式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词律的构成是较为复杂的。清代学者宋荦说:“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这尚不能完全概括词律要素。词律构成的要素有:1调词体是以调为单位的,每调有自己关于格律的特殊规范,因而我们讲词体格律绝不能脱离调。各个词调的格律是不相同的。2字数词体的字数依调而定,短者是十六字令仅十六字,最长者为莺啼序二百四十字。当然也有字数相同的词,例如浣溪沙归国谣恋情深赞浦子都是四十二字,但它们的句数、用韵、平仄、句式则是各异的。作词必须严格遵守每调所规定的字数,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3句句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字各式。句数最少的四句,多的有数十句。这些,每调都有具体规定。4片词体由一段完成的称为“单调”,如忆王孙望江南荷叶杯如梦令。词体由两段组成的称为“双调”,如菩萨蛮蝶恋花临江仙西江月满江红水调歌头等;其中前段称为上阕,后段称为下阕。双调是词体中最普遍的。词体由三段组成的如瑞龙吟兰陵王夜半乐戚氏,称为“三叠”。词体由四段组成的,如莺啼序,这极为罕见。在书写排印时,每片之间必须空两格,以表示分片。古人歌曲演奏完一曲,曲终称阕(qu)。词是会诸歌喉的,故一词也称一阕,双调的上片称上阕,下片称下阕。5平仄词的每调字声平仄各有定格,每调内也有某些字声是可平可仄的,凡此皆应按词谱的规定。我们作词时切忌随意更改字声平仄的规定,而且应注意词体是没有通行的什么平仄定格的句式,因为句中平仄是随词调而定的,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数个仄声词或平声字组成的拗句。6韵词体用韵分三类,即平声韵、仄声韵和入声韵,每词调皆有规定。由上述情形看来,的确词比格律诗的格律复杂得多,虽然给作者的束缚和限制也愈多,但因词体格律的复杂和严密,表明其形式的精巧,艺术色彩尤为丰富;所以它是中国古典格律诗体中形式最完美的。词体虽然吸收了“近体诗”的声韵格律的优长,甚至往往使用诗的律句,这些律句的排列完全不同于诗,在词调内重新组合,由此表现出独特的韵味。诗与词的区别固有文学风格的差异,然而最主要的是格律的相异。我们应明确:词律的构成与诗不同,格律更为复杂严密。我们若要作词,必须严守格律。既是律,则不可随意改动。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后面的题目。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_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D此恨凭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词律中的“词调”和“字数”。可从下面的角度分析:(1)给出的词牌是“念奴娇”。这个词牌我们在必修教材中学过,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背诵可了解这个词牌的句数。(2)确定字数。通过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可知,甲处应为5字句,乙处为6字句。(3)有时同为“念奴娇”,字数相同,但在断句时可能有所不同,应注意。本词的断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稍有不同。答案:D借题发挥通过做以上题目,处理词律方面的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熟读学过的词章,了解常见的词牌的句数和字数。(2)通过了解字数,分清哪些是小令、哪些是中调、哪些是长调,如果给出不同的几个词牌能加以筛选。(3)通过词牌来区别曲牌。(4)了解词的基本结构形式,学会分析上下阕的意思。开放在宋词里的爱情花朵宋词里的爱情很少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精彩片断,给人们留下更多空白,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读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不会在心中构筑一个生死相依的爱情庄园?读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谁不设身处地想象着词人伤情断肠的情景?读到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妨设想,落花纷飞、细雨飘洒的意境中,那独立而伤感的人,不就是一段失落的爱情吗?而最适合执红牙板来吟唱的柳永的词,缠绵深情,温柔婉约,道出多少闺怨秘事,诉说着怎样的动人爱情?其千古绝唱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他“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才气凝聚而绽放的诗花;凤栖梧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他历经情路坎坷、蘸着生活血泪凝成的爱情真谛。 有一段因诗词结缘的故事非常温馨。宋朝末年,淮安才子金定和刘翠翠家住比邻。二人既是同窗好友又年龄相同,彼此朝夕伴读,青梅竹马,渐生情愫。一日,金定赠刘翠翠情诗一首:“十二栏杆七宝台,春风随处艳阳开。东园桃李西园柳,何不移来一处栽。”刘翠翠灵犀一点,随即和诗道:“平生每恨祝英台,怀抱何为不早开。我愿东君勤用意,早移花木向阳栽。”一对会心人终成眷属。新婚之夜,二人继续用诗词唱和传情,一个道“枕边眉鬓羞颦”,一个言“意中无别意,亲外有谁亲”,软玉温香,加上词韵墨香,真真留下千年风雅。 最令人心醉的爱情却最让人心酸,如陆游与唐琬。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从小青梅竹马,后结为伴侣,两人婚后相敬如宾。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琬,强迫二人离婚。陆游迫于母命,无奈与唐琬忍痛分离,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样便有了陆唐沈园相遇、以钗头风相唱和以表情衷的千古传说,陆游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惆怅追忆,唐琬的“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的凄苦表白,令人如何不动容?一曲深情的宋词对唱,把陆唐之恋的悲剧结局演绎到极致,把一段泣血爱情勾勒到极致,给后世留下无尽回味。还有一个令人怅惘的故事。乐婉是杭州歌妓,与一位姓施的酒监相爱,后施酒监奉调离杭,又毫无办法将乐婉脱籍从良带走,这种无望的爱情,只能使二人诀别。施酒监做了一首卜算子赠乐婉,词中写道:“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乐婉得之感慨而泣,和词一首作答:“要见无因见,了拚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相思之深,相爱之切,却无奈残酷现实,生生拆散一对有情人,读来不禁叹惋唏嘘。一代女中词杰李清照的爱情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从情窦初开时“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浅浅娇羞,到夫妻恩爱时“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度牵挂,再到丈夫去世后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愁惨凄凉,人生的三个阶段,滋味尽尝。也正因此,造就了李清照词作的不同风格与内涵,成就了她不俗的名气。她最让人传诵的应该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李清照思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心上之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下阕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恰是妙极,我们可以想象,她的柳眉刚刚舒展,心中又因思念而翻腾,词语浅近,感情深挚,极富艺术感染力。 爱情本来就是开在尘世间最美的花朵,总会牵动无数人的目光,当她在宋词中以各种姿态绽放,更是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千年之后,仍然婉转有深致,九曲回肠,让人牵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