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3619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II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只草履虫”和“一只山羊”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完全相同的B覆盖全身的皮肤,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是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是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B. 摄入人体的N元素可用于构成ATP、磷脂和脂肪等C. 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D. ATP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3.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B. 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 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 SARS病毒具有生命特征4.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都相同的有下面哪几组( )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ATP、质粒、磷脂 纤维素、脂肪、乳糖 胆固醇、糖原、胰岛素A. B. C. D.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病毒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少数抗体不是蛋白质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活性与空间结构也有关系神经递质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含S元素A B C D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观察紫色洋葱细胞中的DNA与RNA的分布,应取其外表皮进行实验B.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含氮碱基、核糖、磷酸D. DNA和RNA的区别表现在DNA具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7.下面的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A. Q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C. 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 必须依赖ATP8.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染色体和核糖体C中心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9.家兔细胞内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和核糖体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D.中心体和核糖体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B.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D.受精卵中含有本物种全部种类的蛋白质11.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第三条色素带名称和颜色分别是()A.叶绿素a、蓝绿色 B.叶绿素b、黄绿色C.胡萝卜素、橙黄色 D.叶黄素、黄色12.维生素D比其它水溶性维生素更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有搬运脂类物质的载体蛋白B细胞膜表面有一层糖蛋白C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磷脂分子和蛋白分子大都可以运动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具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器B. 同一人体中肝细胞、白细胞等体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C.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都很发达D. 吞噬细胞溶酶体可合成、储存各种水解酶,可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病菌14.下列过程中,不依赖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就能完成的是( )A.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细胞中糖原分解 B. 受精作用C. 乙酰胆碱促进神经元膜电位发生改变 D. 质壁分离与复原15.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C.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催化作用不受温度、PH的影响D. 酶不仅能缩短反应时间,还能改变反应平衡状态16.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7.下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表示细胞器。某同学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图甲过程中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部分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 在图甲中为双层膜结构C. 若图乙中曲线1表示图甲上中放射性颗粒分布情况随追踪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乙中的曲线2可表示图甲上中放射性颗粒分布情况随追踪时间的变化规律D. 图甲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18.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离子只能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出细胞B. 能量供应不足将影响各种大小分子的进出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后,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将受到影响19.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mRNA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2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脂双层中两层磷脂分子不完全相同B. a、b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C. 的流动速度大于的流动速度D. 若该细胞膜为神经细胞膜,则钠离子过膜可用a方式表示21.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下面可能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 , 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H+O2 , 类囊体薄膜2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A. 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 ab,细胞渗透失水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3.关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鲜重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在不断增加B.种子萌发过程中根向地生长是由根部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过低造成的C.若测得某一时刻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2:1D.大豆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值升高,代谢增强24.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它可以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H+ 此过程的H+跨膜运动会释放能量,用于合成ATP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的H+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B.类囊体中H+的产生与水的光解有关C.ATP合成酶同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D.H+的跨类囊体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酶只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作为底物C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或转移26.下列生理过程中需ATP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运输到果实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K+外流C.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7.为研究香樟凋落叶分解过程对小白菜和莴笋生长的影响,得到结果如下:物种香樟凋落叶添加量(单位:g/盆)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值)呼吸速率(相对值)气孔导度(相对值)小白菜02736435190702525686331207250255563033092100133563105057莴笋01636923600092515880253200750745917080051003692160100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白菜净光合速率随香樟凋落叶质量增大下降可能是盆栽中无机盐浓度增大使得小白菜气孔关闭,影响卡尔文循环B小白菜和莴笋中,小白菜对香樟凋落叶耐受性更强,更适合于香樟进行间作C结果表明,香樟凋落叶质量越大,对两种植物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D由结论进行合理推测,香樟凋落叶分解过程可能会使两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减少28.下列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的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为材料是黄化叶片B. 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 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 叶黄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髙2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多基因遗传病不能作为调査对象B.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02的产生情况C. 常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带叶的柳枝,探究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D. 在花生子叶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可观察到红色的脂肪颗粒30.下列实验中不是依据对照原理设计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31. (6分)请仔细观察分析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碱基为鸟嘌呤,则其生物学名称为_,是构成_的基本单位之一。(2)DNA是由_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3)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选用_和_两种染色剂。32. (16分)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1)细胞代谢的中心的是_。甲、乙细胞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甲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 (填编号)。(2)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在抗体合成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_。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细胞器:_ (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3)甲图5结构中含有的脂质是_。从甲图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_的功能。(4)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填编号)。(5)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一条原因:_。33. (6分)图1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1)若图1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D物质具有_作用,其吸收氨基酸为图示_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2)图1中a、b、c、d四种方式中受O2浓度影响的有_。(3)若图1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_方式进入细胞的。因酒精的毒害作用,大量饮酒会导致不适或酒精中毒等。此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下列曲线相符合的是_。图234. (1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_(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判断的理由是_。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判断的理由是_。(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_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14CO2_.高一生物参考答案1.A 2.C 3.D 4.B 5.C 6.D 7.D 8.C 9.B 10.D 11.A 12.C 13.C14.D 15.B 16.C 17.D 18.D 19.A 20.D 21.C 22.D 23.D 24.D 25.C26.A 27.A 28.C 29.B 30.A31.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 两 遗传、变异 甲基绿 吡罗红32. 细胞质基质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和4 羧基(或-COOH) 437 磷脂和胆固醇 糖蛋白 进行信息交流 9、10 甲细胞中线粒体、核糖体较乙细胞多(或高尔基体数量多、内质网发达)33. 保护、润滑 a a、d b 自由扩散 A、C34.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时和18时 温度适当升高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O2的浓度适当增加 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14C3(14C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