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328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4、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6、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7、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8、“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C汉武帝时代的盛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9、“虽然王朝以弱者的面貌出现,但在屈辱偏安韵背后,却闪耀着人性和智慧的光芒,由此点燃的文明星火早已照亮世界、彪炳千秋!”以下各项中,属于该“王朝取得的文明成果A实行封国与郡县并行的地方管理体制 B开创了既分权又高效的中央政权体系C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D出现了不同与传统社会的新的经济因素10、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0、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2、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1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4、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15、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16、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7、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1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9、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0、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21、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 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22、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3、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24、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25、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26、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7 、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A.土地改革 B.“文化大革命” C.粉碎“四人帮”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8、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9、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表2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30、“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33、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34、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35、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A.时务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民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52=70分)题号1234567答案DBCADAC 题号891011121314答案DCCACAC题号15161718192021答案BBDCDDC题号22232425262728答案BDCAADA题号29303132333435答案BDCBBAD二、材料题(共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10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纪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2分)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交通和通讯的发展(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2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蒸汽机车,汽轮;汽车和飞机;万能蒸汽机和内燃机37、(10分)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机质量却直线上升。思考: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3分)这只手通过哪些影响社会生产?(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据市场的需求发展生产2、 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3分)有何意义?(2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38、(10分)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汉、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甲(汉朝商人):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我发现长安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乙(宋朝商人):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赢得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请回答: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10分)错误一:“长安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 理由:汉朝时“夜市”还没有出现。错误二:“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理由:汉朝对市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商业交易受到官府得严格控制。错误三:“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理由:在汉代时候,商品交易的市和居民区是被严格分开的,不可能混杂在一起。乙(宋朝商人):错误:“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