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大气环流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303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大气环流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大气环流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大气环流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大气环流1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读图完成23题。图L2212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4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黄河站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5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6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图L222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图L2227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8有关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图中此时的M点所在地区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D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源地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L223),完成910题。图L2239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10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冷气流 B是暖气流C属于西风带 D是西南风图L224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112题。图L22411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气流比较湿润B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气流有关12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气流较气流湿润D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风向图(图L225),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314题。图L2251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 B C D1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图L226为北半球某时刻海洋、陆地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分析图中信息,回答1516题。图L22615此时北半球最有可能处于一年中的()A6月 B10月 C1月 D5月16a、b两地的气压名称分别是()A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C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17读图L227,回答问题。图L227 (1)此图表示的是_(1或7)月季风图。E为_风,F为_风。(2)A、B、C三地中,气压较低的两地是_。(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4)E季风的成因是_,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18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与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L228),若两图所示的季节相同,回答下列问题。图L228(1)此季节,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和_。(选择填空)AabBbcCefDfe(2)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性质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_(高空或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_(南或北)凸出。(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其原因。(4)30N纬线在我国境内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自东向西依次是_。19读图L229,回答问题。图L229(1)分析图中夏季风的成因及其对此区域气候的影响。(2)在图L229右侧方框内画出1月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用表示低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3)简述上题所画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大气环流1C 解析 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的风向与题干信息相符。2A 解析 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3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但赤道低气压带还在北半球,且距离北回归线不远,说明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4A 解析 黄河站位于北极极地东风带,所处地区盛行东北风。因此,为避开寒冷空气,门窗朝向应该避开东北方向。5C 解析 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6C 解析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故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7A 解析 图示陆地上是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为北半球冬季(1月),M点位于东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北风。8B 解析 东亚地区的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9A 解析 据图看出气流相遇,爬升,说明为暖湿气流,来自低纬,甲位于30N,为冷气流,来自高纬。分析各选项,只有选项A正确。10C 解析 根据上题解析可知,为暖气流,为冷气流,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3060之间为西风带,在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属于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为东北风,所以选项D错误。11D 解析 气流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比较干燥,A项错误;我国夏季降水主要是锋面雨,而不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项错误;若此图表示低纬环流,则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C项错误;乙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进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右偏,在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下沉而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12B 解析 夏季,亚欧大陆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此时乙处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13C 解析 图中的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14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丁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15C 16.B 解析 根据图中所示经纬度及等压线分布状况,可判断中高纬度亚欧大陆上出现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中高纬度太平洋上出现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此时为北半球冬季。17(1)7 东南 西南(2)A、B(3)高温多雨(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8(1)B D (2)高空 北(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处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在60N附近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气流上升(动力原因形成)。e处为亚洲低压。该处气流上升原因是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大陆气温较高,因而空气做上升运动(热力原因形成)。(4)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19(1)成因: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影响: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使沿海地区降水丰沛。(2)如下图,要求: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两个风带的风向无误。 (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丰富。原因: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信风带控制区域一般降水较少。原因:气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凝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