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077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比例的“项”、“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考点分析1、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它的每条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典型例题例1、(把图形按某个比相应放大或缩小,形状没有改变,只是大小变了)A B C (1)长方形A的长是1.5厘米,宽是1厘米;长方形B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如果要把长方形A按 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分析与解:(1)长方形B的长是长方形A的2倍,宽也是长方形A的2倍。或者说长方形B和长方形A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比是2:1,就是把长方形A的长和宽按2:1的比进行放大。(2)把长方形A按1:2的比缩小后为长方形C,长、宽缩小为原来的,图C的长是0.75厘米,图C的宽是0.5厘米。由此可见,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形状没有改变,还是长方形,只是大小变了。例2、(根据指定的比,将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先按3:2的比画出长方形A放大后的图形B,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A缩小后的图形C。(1)图B的长、宽各是几格?(2)图C呢?(3)观察这三幅图形,你有什么发现?ABC分析与解:(1)按3:2的比将长方形A放大,即将长方形A的长与宽分别扩大1.5倍,那么图B的长为61.5 = 9格,宽为41.5 = 6格。(2)按1:2的比将长方形A缩小,即将长方形A的长与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那么图C的长为62 = 3格,宽为42 = 2格。(3)从这三幅大小不同的图形上可以看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大小虽变了,但形状不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点评:按比例放大图形或缩小图形,关键是要先根据比确定是放大还是缩小,然后确定好每条边的长度,画出图形就行了。例3、(将两个相等比写成一个等式)图B是由图A放大后得到的,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中各自的长与宽的比吗?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BA 6厘米3厘米 8厘米 4厘米分析与解:(1)图A中长与宽的比是4:3;图B中长与宽的原始比是8:6,而8:6化简后就是4:3。(2)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4:3,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即4:3 = 8:6或 = ,都读作:4比3 等于 8比6。例4、(认识比例)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1)5:6和15:18 (2)0.2:0.1和3:1(3):和1.2:0.8 (4)6:2和 :分析与解:分别求出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就能组成比例,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1)因为5:6= ,15:18 = ,所以5:6= 15:18。(2)因为0.2:0.1= 2,3:1 = 3,所以0.2:0.1和3:1不能组成比例。(3)因为:= ,1.2:0.8= ,所以:= 1.2:0.8。(4)6:2= 3, : = 3,所以6:2= :。点评: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像题目中的方法一样,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就不行。这样解题的依据是比例的意义。例5、(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3.6米,4小时织布4.8米。你能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写出比例吗?分析与解:(1)这台织布机织布米数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 3.6:3= 4.8:4(2)这台织布机织布米数的比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 3.6:4.8= 3:4(3)这台织布机织布时间和织布米数的比相等。 3:3.6= 4:4.8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3.6:3=4.8:4内项 外项观察题中的三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3.6:3= 4.8:4 3.6:4.8= 3:4 3:3.6= 4:4.8(1)3.6和4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内项。(2)3.6 4 = 3 4.8,可见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如果把3.6:3= 4.8:4改写成分数形式 = ,等号两边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结果也相等。(4)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 : b = c : d,那么这个规律可表示成ad = bc 或 bc = ad。(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6、(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根据2 7 = 1.4 10这个等式写出几个比例。分析与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2和7、1.4和10这两组数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1.4 : 2 = 7 : 10 1.4 : 7 = 2 : 1010 : 2 = 7 : 1.4 10 : 7 = 2 : 1.42 : 1.4 = 10 : 7 2 : 10 = 1.4 : 77 : 1.4 = 10 : 2 7 : 10 = 1.4 : 2点评:像这样的比例一共可以写8个。但它们不变的是2和7要么同时为内项,要么同时为外项,而1.4和10这一组数也一样。写的时候可以一组一组地写了。例7、(按比例放大的含义)王叔叔在电脑上将下面的图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片的长是12.5厘米,你有什么发现?4厘米5厘米分析与解: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比例的。两张图片长的比与宽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两张图片中各自长、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12.5 : 5 = 宽 : 4 或 12.5 : 宽 = 5 : 4例8、(解比例)上图中宽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在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积相等的式子,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解:设宽是厘米。12.5 : 5 = : 4 5 = 12.5 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5 = 50 = 10答:放大后图片的宽是10厘米。点评: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同学们,你会解答 = 这个比例吗?试试看吧!练习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厘米,宽9厘米。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张图片( )不变,大小(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厘米。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5、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6、在比例里,两个( )的积和两个( )积相等。7、如果A3=B5,那么AB= ( ) ( )。8、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 ) = ( ) ( )。 9、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 )或( )。10、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解比例3 = = = x x = 312 x = 50.6 = 1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 )。参考答案: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厘米,宽9厘米。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这张图片( 形状 )不变,大小( 变了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 3 : 1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厘米。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1)因为6:10= ,9:15 = ,所以6:10= 9:15。(2)因为20:5= 4,4:1 = 4,所以20:5= 4:1。(3)因为5:1= 5,6:2 = 3,所以5:1和 6:2不能组成比例。5、在25、120.2、31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25)。6、在比例里,两个( 外项 )的积和两个( 内项 )积相等。7、如果A3=B5,那么AB= ( 5 ) ( 3 )。8、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6 ) ( 24 ) = ( 5 ) ( 20 )。 620 = 245 可组成8个比例9、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3:4= 6:8 )、( 3:6= 4:8 )或( 4:3= 8:6 )。可组成8个比例10、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 )( 1 )。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36 : 24 = 24 : 36 = 24 2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6 = 576 = 16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解:设梯形的上底是厘米,高是Y厘米。18 : 27 = 10 : 18 : 27 = 12 : Y 18 = 27 10 18 Y = 27 12 18 = 270 18 Y = 324 = 15 Y = 18答:梯形的上底是15厘米,高是18厘米。13、解比例3 = = = x = = 1.6 = 1.2 x = 312 x = 50.6 = = 3 = 4.5 = 0.261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