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学业分层测评4 远方 鲁人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729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学业分层测评4 远方 鲁人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学业分层测评4 远方 鲁人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学业分层测评4 远方 鲁人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业分层测评(四)远方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24】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ABC D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妄自菲薄: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用错对象。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错褒贬。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使用正确。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望文生义。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来我国参展的130位巴西艺术家的共242件具有学院派和现代派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以及雕塑作品,显示了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追求。B在我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近年来当地农民找到了在果园里养鸭这条致富的好门路,不仅深受市场欢迎,而且能出口换回外汇。C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这完全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研究”的新阶段。D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相距较大,有9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的落后,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整体消费的增长。DA项,“具有学院派和现代派”后面如果没有“风格”一词,这个动宾短语的宾语就没了中心语。所以,应改为“具有学院派和现代派风格的作品”或去掉“具有”一词。B项,成分残缺,应在“不仅深受”前加上“这些鸭”。C项,搭配不当,我国自行研制的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而不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3选出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 A BC DC在把握文段中心意思的基础上,注意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段所论述的话题是“世界”,句提出这个话题,应在段首,故可排除A、B两项;从句子内在的联系看,句是两句的结果,故句应在两句之后,故D项错误。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既然你如此虚心探讨问题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赐教了。B这几天我身体不是很舒服,玉体欠安,你在这件事上就多费心些吧。C面对强劲对手的诚意挑战,你如此却之不恭似乎有些不近人情。D小生不才,幸得有贵人相助,得以借重,遂成此事。DA项,“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B项,“玉体”尊贵的身体,敬辞。C项,“却之不恭”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临时的客套话。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语意连贯的句子。 【导学号:25812027】我只有去心灵的远方寻找一片净土。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自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_。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_;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我洒脱。平静地,找寻阳光,找寻希望。_【解析】处所填内容与“高朋满座,不会昏眩”和“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我洒脱”相近或相对。根据“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这一句来看,两处横线上所填写的内容应该相对。【答案】曲终人散,不会孤单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我坦然6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_【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从构图的分支关系来看,“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总体分“活动”和“讲座”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几项具体内容。要按顺序介绍清楚“活动”和“讲座”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式。做到内容全面,表达连贯,语言简洁,不要超过字数要求。【答案】(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导学号:25812028】对于个人来说,健康是幸福之源。拥有健康,必然会拥有幸福;失去健康,必然会失去幸福。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是强盛之基。拥有健康的人民,必然会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靠经济增长,必然会确保健康水平的提高。拥有健康,不一定会拥有幸福。_。_。【解析】解答时,应先根据表示推断的词语,如“必然会”,找到推断的句子,再参照的方式改写即可。【答案】拥有健康的人民,不一定会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靠经济增长,不一定会确保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导学号:25812029】回家(节选)许达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赛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是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例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故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儿女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乡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号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仗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濛”,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如“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8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乡愁文化的叙说。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C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又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D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DD项,文中没有用到排比句。9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的主要信息在文章的第2段,按照第2段的层次内容概括即可。【答案】(1)中国人的乡情比西方人更深刻丰富;(2)中国人对离乡的心态也不同于西方,更多是无奈和落寞;(3)中国人的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在时空互换中将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10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_【解析】解答时,应首先对原文进行层次划分,对每部分的大意加以概括即可。【答案】(1)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西乡情,指出中国人的乡情更丰富深刻;(2)从历史的角度列举历朝历代中国人想回家的愿望;(3)从现实的角度提出想回家就回去,故乡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