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4707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I)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3、情感与价值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准备:收集故宫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通过课件感受到故宫的美,带上大家那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智慧的心,咱们到字里行间去旅行,来一次独特的集体旅游。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观看有关的故宫图片、影片。交流观后感受。二、检查预习.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预习时记住的故宫的宫殿的名称。边说边请学生将宫殿名称板书。(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2、根据板书指名读相关的自然段。学生板书时教师适当地点拨,使板书的词语能够按相关的顺序排列。利用学生自己板书,灵活地朗读课文相关语句,使预习的检查这一环节有些趣味。正音:相机学习生字词。齐读: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学生自由谈对词语的理解。矗立:矗,直立,高耸。高而直地耸立。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亭阁:亭,亭子,盖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阁,风景区或庭园里的一种建筑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筑在高处,可以凭高远眺。永恒:永远不变。矫健:强壮有力。烟雾缭绕:缭绕,回环旋转。玲珑奇巧: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珑)雄伟壮丽:有气魄,十分壮观而美丽。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无价之宝)(看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故宫?)不仅仅是简单理解词语,还使词语和课文内容相联系,学生运用词语说自己脑子里的故宫的镜头的同时,赋予词语更丰富的含义和作用。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交流(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的。)2、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试着分段。3、交流。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明地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序来介绍。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极为简略地介绍了故宫的文物。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了评价。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重视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理性地阅读、理解是使高年级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一个方法,也能指导学生注重习作的条理性。(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五、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词语。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六、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照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语句,完成语文书104面课后练习2。上网看故宫图片,检查自己的图是否正确。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听写生词。2、回忆课文的条理。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二、细读理解。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可以使学生的读书目的明确,更加仔细。作者的观察描写的顺序也在学生的读和画中一目了然。(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过渡:抓住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设计导游词的过程,是学生认真阅读主要内容,对比、选择精彩语句的过程,学生的忙碌是主动的。(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8)(展示课件)指名小导游介绍自己“拍摄”的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课文语句。(9)评价导游。重点表扬能够将所介绍的景物的位置讲明白的学生。学生描写景物时,往往不注重景物的方位的介绍,使文章较凌乱。在学习相关的课文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训练观察、行文的有条有理的规律。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渗透在每节课的细节中去。而不是仅仅为了理解课文内容。(10)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相机出示课件和资料。)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三、总结拓展。1、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有感情朗读。2、谈谈读了课文,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故宫吗?3、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板书设计:20 故宫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课后记:21 青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认识“鬓、疵、杳、惘、窥”;会写“鬓、锲、嬉”;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嬉戏、瑕疵、迷惘、窥破、郑重其事、如饥似渴、毛塞顿开”等词语。3、情感与价值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收集青花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青花瓷,同时欣赏青花瓷图片。这首别致的歌曲,赞美的是青花瓷。由英文中“中国”“瓷器”同为一个读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们祖国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丽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吗?(交流课前阅读的相关资料。阅读课后的“学习链接”。)2、歌曲里头有一句歌词是“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到底这传世的青花瓷为什么这么美丽呢?当我们学习了今天课文青花,就明白了。周杰伦这歌曲很现代也很中国味,配合精致的图片,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青花的兴致。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记叙了他们什么事情?(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问题很简单,但是抓住了课文的主线。也渗透了有效地捕捉课文重点信息的方法重视过渡句。给课文分段。3、轻声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把生字读准。指名读生词。正音,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重点理解:两鬓班白:鬓脸旁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头发已经花白了。锲而不舍;锲,刻;舍,放弃,停止。镂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荀子劝学中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义词有:半途而废;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嬉戏:游戏;玩耍。瑕疵:微小的缺点。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接连不断地到来。注意“沓”不要写成“踏”。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窥破: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来或觉察明白了。郑重其事:郑重,严肃认真。对事情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一点儿也不马虎、不敷衍。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状。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顿开茅塞”。3、齐读课文,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三、小结美丽的青花,一代代艺人的骄傲和满怀的心事都凝聚在上边。到底父亲要儿子找到什么东西呢?下节课再一起琢磨!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听写生词。回忆课文的条理。二、细读理解。(一)研读“默默期盼”1、读1-4自然段,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后来,父亲为什么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2、交流。(1)抓住“独树一帜”体会父亲的“手艺高”。(2)抓住“完美”设计悬念。(什么是父亲心里的“完美”?)(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写父亲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对父亲的行动、神态的不解。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些语句时越读越迷惑,迷惑于“完美”与“祖传配方”之间的关系和奥秘,迷惑于“手艺高”的父亲的古怪的动作、企盼的眼神、令人费解的话语学生越是迷惑,对接下来的重点内容的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浓厚。3、齐读第三小节。4、小结:这个部分,我们领会到了父亲对孩子的默默期盼和良苦用心。到底在期盼什么?儿子怎样完成父亲的任务,成长为青花瓷器的合格接班艺人呢?(二)研读“苦苦寻觅”1、默读读5-16自然段,思考并找关键语句写批注:(1)“我”怎样寻觅“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每次我觉得成功了的时候,心情怎样?父亲是什么表现?(3)研究父亲不同表现的原因。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交流。(1)理解第五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的作用。(承上启下)(2)(68)自然段为第一层,写“我”找到瓷片。“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到底父亲想要什么?(911)自然段为第二层,写我“复制”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儿子已经大有进步,父亲还想要儿子进步,到底父亲想要什么?(1216)自然段为第三层,写“我”自制青花,父亲看到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原来父亲眼中的“完美”,是青花瓷器艺人一代代的“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在有感情的朗读、交流重点语句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感受,修复好的青花是昨天的青花,复制好的青花依然还是昨天的青花,在精通前人的手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独特的元素,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与众不同的青花,才是最珍贵的、最美丽的。而这一切的目标的抵达与超越,都是在主人公艰辛的工作和深入的思考、想象中得来的。3、齐读第二部分。4、小结:父亲的默默期盼,经过儿子的苦苦寻觅,终于获得了完美的结局。原来“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三、再读领悟。把文中多次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找出来,注意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父亲从“不满意冷眼笑容”,实际上是表现了他要求儿子去创新瓷艺四、练读拓展。1、读一读。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人间瑰宝青花瓷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2、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 板书设计:21 青花默默期盼 不满意冷眼笑容传承超越(完美)苦苦寻觅 寻找复制创造课后记:22、陆羽与茶经件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说“陆羽不愧为茶圣”,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与价值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舀、吭、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等词语。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欣赏茶艺表演的录象资料。师解说。(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茶艺是一种文化。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是谁让茶的地位这么高呢?)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词语,积累运用。(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1)自读词语。同伴互助,理解词语意思。煎茶:把茶放入水中煮沸,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吭声: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如本文中的:“陆羽没有吭声。”舀水:用瓢、勺等取水。功名利禄:功名,旧指科举或官职名称;禄,旧称官吏的奉给。指科举应试考中以后升官发财。泛指名利地位。如火如荼:荼,茅、芦等植物开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壮盛,后多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等。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千载难逢:载,年;逢,遇上,碰到。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2、浏览课文,说说每个词语在文中指的是谁?如:( )为了( ),放弃了(功名利禄),我觉得他(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应用和表达能力训练,也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3、自由读课文,读准音。梳理课文故事条理。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和同桌讨论:课文从什么话题开始谈到了陆羽的?主要写了陆羽的哪几件事情?哪些段落写到了茶经?4、默读课文,说说四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从茶乡想到陆羽。第二部分 辨别江水的故事。第三部分 拒绝作官,撰写茶经。第四部分 周游各地,推广茶艺。其中二、三、四部分可以合并为一部分用事例表现陆羽。三、小结。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听写生词。回忆课文的条理。二、细读理解。(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陆羽令你敬佩的句子,写批注。课文中,陆羽的所做所为,有的很神奇,有的很难能可贵甚至不是常人所能够理解或者胜任的,这些语句使学生的阅读目的更明确、批注写起来也会更加有内容可评价。(二)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重点语句。1、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那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如:陆羽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第4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句话由远及进,由大到小、层层深入,最后引向一个生动故事。2、读第28自然段,思考:这里讲了怎样一个故事?文中那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如果你在场,会怎样表扬陆羽?(抓住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动作体会)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人物形象。这个片段描写的故事生动,学生读了,一定很觉得很奇特。让学生走入故事设身处地地想象并且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朗读时就能够更好地把对陆羽的佩服的感觉表现出来。3、读911自然段,思考:(1)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部书的?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2)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想象陆羽会遇到哪些困难。(抓住相关数据:如十六年,三十二州,五年体会人物精神)16年的游历,无数的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与人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麻烦,还有十年的著书的枯燥与艰辛,都是学生无法轻易想象到的。这里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七嘴八舌中逐渐将磨难的镜头丰富起来。深入感受陆羽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所展示的顽强的毅力。(3)茶经是怎样一部书?它有怎样的价值?(可让学生用所查资料作补充介绍。)第十一自然段中的递进复句“他不仅而且”说明了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相当细致。可以体会到陆羽投入了巨大的热忱,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无悔的选择4读第12自然段,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那些影响?(三)梳理,小结。(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羽。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分别是辨别江水的故事,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不愧为茶圣。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畅达,过渡自然;文题鲜明,照应精心。三、练读拓展1、读读,抄抄。(1)振兴古国茶文化 扶植民族艺术花(2)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不需花2、阅读短文,增长新知。茶字妙趣领略茶的趣味,当从”茶”字说起,“茶”字本身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字。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就是一个“茶”字,也表示诸多意思。还有借用“茶”字而言它的非茶之茶,如人参茶、花旗参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绞股兰茶、罗布麻茶、杜仲茶、柿叶茶、虫屎茶、姜茶、凉茶等,其“茶”字,并非表示茶,而是寓意泡出来的汤水好像是茶。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这是昔日流传的一个谜语,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为“草”字头,“木”字脚,中间是个“人”字。再以“茶”字为线索仔细推敲,原来谜底是:请坐奉茶。“草木之中有一人”,谜面妙极,形象生动。按照茶树生物学特性,茶可以戏称为草木结合的植物。茶树本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每年萌发生长出多轮芽叶,人们采摘这部分幼嫩芽叶作为制茶的鲜叶原料,俗称“茶草”,古有“茶称瑞草魁”“喜与众草长,得与幽人言”之句,这样说来,茶树又成了草本。作为制茶鲜叶原料的茶草,或称茶菁,可谓之为每年从茶树上长出的“草”,而且茶树的芽叶,有越采越发,不采少发的特性,与草相似,生命力极强。在人工培育下,茶树在栽种以后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都可以多次萌发芽叶,供人们采摘,炒制出各种各样的茶叶佳品。这就是“草木之中有一人”的缘由。还有个茶谜,也很有趣,谜面为: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打一物。谜底为:茶叶。)这个谜语,形象生动,颇有创意。茶本来生长在山里,茶叶采下后,投入高温的炒茶锅杀青炒制,茶叶的生命活动停止,制好的干茶,贮藏于茶叶罐里。干茶放入茶杯,经开水冲泡,芽叶舒展,栩栩如生,生意盎然。课后记:23*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学准备: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板书:敦煌2、谈话:“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二、自读感知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三、交流领悟1、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想象”,总是学生喜欢的的一项训练。在想象中,人物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学生】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四、练读拓展1、为敦煌壁画写一个简短的宣传词。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课后记:24*编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悠扬动听、赞叹不已、泪水涟涟”等词语。3、情感与价值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教学难点: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3、交流小提纲。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5、学生开始准备。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三、交流展示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相机指导学生1、理解生词。2、理解重点语句。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四、拓展练读。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编钟赋历史的浓烟淡了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一缕民族的精魂从土地里掘起永恒时光静默流逝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敲响了龙的信念直了龙的脊梁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古城踏歌起舞了课后记:语文百花园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用修改符号正确修改病句。认识和领悟文章的叙述顺序的不同和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独立阅读,感受优秀神秘的藏族文化。有条理地介绍一处祖国的名胜古迹、山水风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情感与价值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练习写一篇记叙说明性的短文。教学重点:注重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喜欢阅读。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学会综合评价,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学准备:收集风景名胜的资料,收集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的资料。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一、导入新课这节课,大家准备当医生,为“有毛病”的句子治疗。你能用修改符号准确修改下面的病句吗?让学生当小医生,学生的责任心必然促使他们更仔细地去“找毛病”。二、默读句子,发现问题边读边想,初步判断句子中什么地方有毛病。然后确定病因,看看属于病句的哪种类型。三、修改病句根据不同的病因,酌情用合适的修改符号加以改正。并朗读一下,检查是否正确。四、全班交流第1个句子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应在“用编钟”之前,补充上说明“谁”的部分,如“我国编钟乐团的演奏家们”等,这样明白“谁”“干什么”,使句子完整。第2个句子的毛病是用词不当,应把“发现”改为“发明”“ 发现”是对已有的东西而言。第3个句子的毛病是意思重复,应划去“以前的”或“往”。第4个句子的毛病是搭配不当,应划去“的作者”或“写的”。第5个句子的毛病是词序有误,应把“通过”与“讨论”对调。第6个句子的毛病是分类不当,前后搭配不严,可在“书”后加上“报”,因为安徒生童话和三国演义是书籍,中国少年报是报刊,用“书报”一词才能包括这两类阅读材料。第7个句子的毛病是前后矛盾。“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而“都”是“无一例外”的意思,所以二者应删其一。第8个句子的毛病是意思含糊,不能自圆其说。可划去“五颜六色的”或“红”。除了发现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类型,以便于学生今后的举一反三。五、补充练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用好修改符号。1、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3、观众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4、爸爸给我买了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画报。5、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6、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7、既然这件事难办,我们也一定要办好。8、孙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9、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10、我们的陈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六、拓展与交流1、默读三人对话。思考今天交流的主题。2、分角色读对话,交流本单元课文的不同的叙述顺序:有游览的空间位置转换顺序,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所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的顺序3、你还知道哪些文章是属于怎样的叙述顺序?4、我们习作的时候,要怎样做到条理清楚?(注意叙述顺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平台一、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对戏剧和藏戏的了解。谈话: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书课题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师范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通过范读,让学生明确藏戏的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四、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五、体会短文叙述顺序、表达方法。1、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2、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六、补充阅读,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七、总结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八、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播放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风景名胜,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2、伟大祖国山河壮丽: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你都去过哪儿,想去哪?3、学生自由说自己见闻。二、明确主题,确定目标。1、板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名胜谈古迹,当一回神州大地的旅游大使吧。2、学生交流当旅游大使的基本要求。(1)熟悉自己要介绍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说话速度、语调要恰当。(2)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来说明文物或者景物的特点,使人信服。三、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鼓励学生灵活使用旅游线路图、教学准备的图片资料。)四、小组合作,练习说话。各组派有特色的“旅游大使”展示。(要求:听介绍时,要留心地名和表示方位的词语,还要留意描绘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的优美语句。)这两项内容是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生动具体的主要方法。教师让说和听的学生都注意这两项,对培养学生有序地描写景物有很大帮助。五、交际活动听众对自己喜欢的旅游大使的内容进行采访、询问更详细的内容。这项活动可以安排在每个旅游大使展示时随机进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呈现多角度互动,教师可以参与采访,以提示学生采访的方向和要特别注意倾听的内容。六、总结评价。评选几个最佳旅游大使和最热心听众!第四、五课时教学内容:习作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兴趣的美食。有些美味,说一说都叫人垂涎欲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美味呢?二、讨论内容。1、食品叫什么?外形怎样?用什么原料做的?是怎样制作的?2、这种食品怎么吃?味道怎么样?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你知道这种风味食品的来历或者相关故事吗?内容是学生习作时最拿捏不住的东西,无话可说可写的原因就是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积累可以写的、必须写的材料。习作指导要多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写的内容。三、学生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在小组里练习说上边的内容。小组成员边听边提问。四、指名学生起来交流。学生评价,抓住条理和内容两方面评价。五、学生开始起草。六、简单讲评 ,完成习作1、学生继续打草稿。教师巡视。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草稿展示。3、学生听、评价。4、继续完成各自的草稿并认真修改。5、抄正。范文介绍一种美食西安羊肉泡馍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第六单元 校园畅想曲25窃读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帮助学生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掌握“窃读记、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3、情感与价值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新词。2、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的名人名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师: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在读书中,我们不仅能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所以,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一)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本文的作者林海音,从小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在她少年时期,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窃读”(教师相机板书“窃读”),陪伴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让我们跟随少年林海音一起来感受她读书的乐趣吧。以轻松的谈话导入,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指名练读词语。出示“窃读、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踮起脚尖”的字卡,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3、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窃、婪、唾”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组词。二、紧扣题眼,揭示课题。(一)巧用查字游戏,激趣揭示课题。1、教师在“窃”字下加上红色标记,请学生查字义。这个“窃”字有多种含义,请同学们快速在字典中找出答案。(偷;偷偷地;谦指自己。)2、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师:那么,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并不急于让学生说出词语的答案,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次读书,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三、再读感知,整体把握。(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指名交流,感知概括。1、指名交流思考的问题。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教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2、学生齐读课题。3、小结:所以,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在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讲述的事件的基础上,“窃读”在课文中的正确含义到底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联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朗读训练,熟悉课文。(一)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流利。2、听的要求:认真倾听组员读书,为组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多种形式练读。1、可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评价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读书兴趣。)2、也可出示课文中有较多生字的段落和写作者矛盾心理的段落让学生多种形式练读。教师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多种形式的练读,目的在于把课文读流利,为后面的体会作者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五、围绕问题,思考探究。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相信作者这种独特的读书方式“窃读”一定让大家印象深刻。(一)谈一谈“窃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多元感受。(二)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概括出了作者自己对“窃读”的感受的句子。(引导学生画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六、置留问题,小结。师:同学们,这样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那么,这种窃读的滋味到底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好好品味一下她所说的“滋味”。作业:(一)搜集作者林海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二)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复习词语。1、出示带有课文中生字的组合词语,齐读,教师相机正音。2、听写词语:“窃读、贪婪、唾沫、担忧、知趣、适宜、倾盆大雨、白日梦”(二)以“白日梦”引读第7自然段。1、理解“白日梦”的含义,提问:作者做着怎样的“白日梦”呢?2、引读第7自然段。以“白日梦”和“窃读”的对比读,让学生来感受作者的心情,更容易让学生走进作者“窃读”的情感世界。3、师:在“白日梦”里读书的滋味那真是“甜滋滋、美滋滋”的,但白日梦毕竟是白日梦,现实中作者却只能用“窃读”来成全自己喜爱读书的心愿,她发出了“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的感慨。这种“窃读”的滋味是十分复杂的,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什么滋味呢?二、品味“窃读”,体验情感。(一)默读精思,体验“窃读”滋味。1、请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画一画,特别是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再作上批注。然后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2、生自由读,画,批。(二)交流研讨,朗读感悟“窃读”滋味。(注意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相机教学。)1、体验品味“甜中有酸”的滋味:“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好吗?引导学生感受用贬义的词语和反面的形象来反衬表现作者嗜书如命,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指名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此时的滋味。创境对比读,感受“滋味”。当“作者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时候,实际上,作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齐读“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以求暂时的休息。”)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对比读,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情景,感受作者当时的处境,进一步感受作者“窃读”的滋味。多元感受“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亮了起来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句话传递出来的个中滋味“有酸有甜”指导读出“甜中有酸”的滋味。引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体验品味“苦中带甜”滋味:“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默读句子,边读边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思考: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活动。读句子,感受作者“窃读”的苦滋味。思考:从作者的动作和心理角度出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研读关键的词句,感悟词语的精妙,品味这些描写的好处,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