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622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前预习学案】(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教材疏理:【读教材、明任务】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 、 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过渡到 消费,部分向 消费迈进。宏观上,国家的整体 大大增加。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总体小康的特点: 、 、 的小康。3、奋斗目标(远景目标):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国家整体实力方面),成为_、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人民生活方面),成为_、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政治权利素质方面),成为_、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社会制度方面),成为_、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国际责任方面)。”(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是:增强发展 ,努力实现经济 发展。 人民生活。建设 文明。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_的发展过程。【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交流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例题剖析:【自主探究、展示与点评】1、忆往昔 百家讲坛 看成就 哪位同学能来描绘一下你家乡的新变化? 宏观方面有什么成就呢,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看今朝 实话实说 道不足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环境还有 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回答) 这些说明了我们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是不是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些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3、展明天 畅想未来 表憧憬 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小康有什么区别。二者有什么联系?为了实现这么美好的目标,从根本上必须要干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为实现经济建设方面的四个目标,我们国家作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习题演练:【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 探究1:xx年2月11日,杭州市委书记向浙江省委书记汇报:“对照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杭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杭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优”;在路径选择上,“扬长避短,整体推进”;在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在组织保障上,“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到xx年底,杭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8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2.3倍。城市化水平达到8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省均目标值低1.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6276元,比省均目标值高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93元,比省目标值高11%;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2.5%,比省目标值高2.5%.(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探究2:截至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 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 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 84,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2,还有12 34的人口未达温饱和小康。全国农村有3 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 000多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有1 800多万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贫困人口。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主要经济指标是什么?小结与反思:1.知识归纳(要求: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2.我的感悟当堂检测:(要求: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A、 B、 C、 D、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A、 B、 C、 D、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6、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预计到年下降到,年前后下降到左右上述材料说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下降趋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富裕阶段7、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 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全面小康社会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D.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9、“十五”期间,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据统计,xx年人均GDP达到2 882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7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690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材料说明广东A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B达到的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C已建成宽裕型的小康社会D正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迈进10、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 B. C. D.课后拓展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标准 的小康,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 的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全面程度偏重于 消费的小康,不全面更全面, 、 、 全面发展的小康。发展程度发展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 。发展比较 。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惠及十几亿人口相同点都是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两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