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456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一、伴性遗传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人类红绿色盲症(1)色盲基因的位置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归纳提升隔代遗传交叉遗传隔代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第一代患病,第二代不患病,第三代又患病的遗传特点,是隐性遗传病具有的特点之一。交叉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男传女、女传男的遗传特点,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之一。两者不一定同时发生。例1某人及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不是红绿色盲,但其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那么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答案D解析假设正常与色盲的相关基因为B、b,此人的祖父、外祖父、父亲均正常(XBY),因此A、B、C三项均被排除;此人的弟弟是色盲(XbY),其中Xb基因来自其母亲(XBXb),而其母亲的Xb基因来自其外祖母。例2某女性是红绿色盲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父的色盲基因B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父的色盲基因C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母的色盲基因D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母的色盲基因答案D解析该女性的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父亲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祖母,Y染色体来自祖父,故不能遗传祖父的色盲基因,故A错误,D正确;另一个来自母亲,母亲的这个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故B、C错误。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DXDXDXdXdXdXDYXdY表现型患者患者正常患者正常(3)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性。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2伴Y染色体遗传病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拓展提升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1)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2)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X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3)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4)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XaXaXaYAXaXaXAYaXaYAXaXaXAXaXaYa(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全为隐性)例3犬也存在色盲性状。如图为某一品种犬的系谱图(涂灰表示色盲)。请据图判断此品种犬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C解析根据系谱图可知,1号雄犬患病,但5号雌犬没有患病,说明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规律方法简记几种遗传类型的特点(1)简化记忆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四个特点:男女;交叉遗传;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2)简化记忆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四个特点:女男;连续遗传;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3)简化记忆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全男;父子孙。例4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区)和非同源区段(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2区)。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B位于区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C位于1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D位于2区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答案A解析位于区的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决定方式雌性雄性XY型XXXYZW型ZWZZ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例5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幼蚕分开来()AZAZAZAWBZAZAZaWCZAZaZAWDZaZaZAW答案D解析ZaZa(雄性油蚕)与ZA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正常蚕均为雄性(ZAZa),凡油蚕均为雌性(ZaW)。例6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D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型答案B解析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A正确;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的体细胞中,B错误;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正确;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型,D正确。1判断正误(1)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都是与性别决定相关的()(3)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4)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5)所有具有性染色体的生物,雄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Y型,雌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型()(6)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答案(1)(2)(3)(4)(5)(6)2(2018安徽东至二中期末)调查一个很大的人群时,发现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ABCD答案C解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正确;错误;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正确;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错误;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正确。3一对夫妇生一对“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XBXBBXBY、XBXbCXBY、XbXbDXbY、XBXb答案D解析由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可判断父母各提供了一个Xb配子,又由男孩色觉正常可判断母亲提供了XB配子,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XbY和XBXb。4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一显性基因控制,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疾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该病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C一对患该病夫妇产下一正常子代的概率是D男性患者能产生不携带致病基因的配子答案C解析该疾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A项正确;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Y,其中Y来自父亲,XD来自母亲,而其母亲的XD来自该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母,B项正确;患该病夫妇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XDXDXDY后代全是患者;XDXdXDY正常子代的概率是,C项错误;男性患者(XDY)能产生不携带致病基因的Y配子,D项正确。5下面是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请分析回答:(1)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6_,11_。(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3)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答案(1)XbYXBXbXBXb或XBXB(2)14814(3)0解析4号和10号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XbY。5号和6号正常,生出色盲儿子10号,则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11号为女孩,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1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8号,8号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4号,而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1号。7号和8号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色盲男孩(XbY)的概率为,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bXb)。对点训练题组一伴性遗传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现象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现象只有雌性个体表现伴性遗传,因为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BCD和答案A解析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不仅包括伴X染色体遗传,还包括伴Y染色体遗传。2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答案D解析红绿色盲症由一对基因控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红绿色盲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因男性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就患病,而女性需要两个色盲基因才患病,所以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少于男性,C错误;近亲结婚由于双方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高,所以导致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D正确。3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A1B2C3D4答案B4(2018钦州港区高一月考)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知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A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答案A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5(2018河北邯郸高一下期末)人的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如果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A.B.C.D0答案A解析假设色盲由b基因控制,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10为色盲男性(XbY),则5的基因型为XBXb,6的基因型为XBY,故9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如果9(XBXb、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6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患者无生育能力)。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很可能是()A胚胎发育的卵裂阶段出现异常B正常的卵细胞与异常的精子结合C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D异常的卵细胞与异常的精子结合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儿子色觉正常,说明有一条X染色体上带色觉正常基因,故其基因型为XBXbY,由此说明Xb来自母亲,而XB、Y来自父亲,即卵细胞正常、精子异常,B正确。题组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7下列有关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表现为世代连续遗传B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且表现为交叉遗传的特点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一定是患者答案D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通常表现为世代连续遗传,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正常女性遗传给儿子的是Xd染色体,男性患者遗传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所以正常女性的儿子一定正常。8(2018雅礼中学模拟)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儿子一定正常,女儿一定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是代代相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患者的正常子女(XdY、XdXd)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9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孙子的概率为()A.B.C0D.答案C解析男子的X染色体只传给其女儿,Y染色体传给其儿子。10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区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区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区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区段上,为隐性基因答案B解析若致病基因位于区段上,一般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相等。若致病基因位于区段上,则只有男性患病。若致病基因位于区段上,即为伴X染色体遗传,有两种情况: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题组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只出现在生殖细胞中B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C在体细胞增殖时性染色体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只含1个DNA分子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以表达,如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体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着丝点分裂前的次级卵母细胞中,1条性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此时含有2个DNA分子。1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为()A.为宽叶雄株,为宽叶雌株,为窄叶雄株,为窄叶雌株B.为宽叶雄株,为窄叶雌株C.为宽叶雄株,为宽叶雌株D.为宽叶雄株,为窄叶雄株答案D解析此题中涉及的致死类型为雄性配子致死,所以窄叶雄株(XbY)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即Y配子,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的配子有XB和Xb两种类型,且各占一半,所以后代中为宽叶雄株,为窄叶雄株。综合强化13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色盲基因用b表示,图中除男孩3和他的外祖父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1)3的基因型是_,2的基因型可能是_。(2)中与男孩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基因型是_,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_。(3)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答案(1)XbYXBXb或XBXB(2)XBXb母子(3)解析(1)首先确定遗传方式。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3的基因型是XbY。因为1基因型为XBY,2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各有的可能性。(2)因1和2表现型正常,所以1为XBY,3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来源于2,所以2的基因型为XBXb。(3)根据(1)小题可知,2的基因型为XBXB、XBXb,而1的基因型为XBY,又已知1是女孩,因此,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菜粉蝶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则为ZZ。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体色有黄色和白色,各基因型的雌性个体的体色均为白色。其眼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有红色和白色。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亲本表现型F1表现型及比例白体白眼(雄)白体红眼(雌)黄体红眼(雄)白体红眼(雄)白体白眼(雌)(1)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控制_(填“体色”或“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2)亲本中,雄蝶产生_种配子,雌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_条。(3)F1中的白体白眼蝶共有_种基因型。F1中的黄体雄蝶与白体雌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体蝶黄体蝶_。答案(1)白体、红眼眼色(2)20或1或2(3)331解析(1)白体(雄)与白体(雌)杂交,子代出现白体和黄体,说明白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于子一代雄性个体中黄体白体13,说明控制蝶类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在雌性个体中各种基因型都表现为白体,属于从性遗传。白眼(雄)与红眼(雌)杂交,子代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并且红眼为显性。(2)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可以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亲本中雄蝶的基因型为AaZbZb,雄蝶产生AZb、aZb 2种配子,雌蝶的基因型为AaZBW,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还未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0条或1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0条或2条。(3)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判断,F1中的白体白眼蝶全为雌性,基因型有AAZbW、AaZbW、aaZbW共3种。F1中的黄体雄蝶(aa)与白体雌蝶(AA、Aa、aa)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蝶全为白体,雄蝶中一半为白体,一半为黄体,因此白体蝶黄体蝶31。15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长翅、直毛残翅、直毛长翅、分叉毛残翅、分叉毛雄果蝇雌果蝇00(1)控制直毛和分叉毛遗传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翅为显性性状。(2)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子代表现型不一致的是_,一般情况下,如果子代表现型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答案(1)X长(2)AaXBXbAaXBY(3)直毛和分叉毛常解析(1)从表中看出长翅、残翅这对性状与性别无关,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为显性性状;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与性别有关联的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直毛为显性性状。(2)根据杂交后代的结果可以推测出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果蝇为AaXBXb,雄果蝇为AaXBY。(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正交、反交的结果不一致;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故正交、反交的结果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