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渐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419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渐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渐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渐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渐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2.体会本文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慷慨()刑笞()拥衾() 潜移()纨绔() 痴态()芥子()答案kichqnqinwn kchji(2)多音字渐 佣轧答案jin/jinyn/yny/zh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答案(1)鞭笞/苔藓(2)牛犊/木牍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纨绔子弟:_(2)天真烂漫:_(3)春秋代序:_答案(1)衣着华丽的年轻人。泛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2)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3)季节更替,时光转移。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2)整天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他的心也年轻了许多。()答案(1)(2)2辨词填空流连留恋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多用于对某地某景)。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_。这次爬山,我十分_山间的野花、小溪。答案留恋流连三、名言警句与“积累”相关的名句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画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跟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意味;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著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漫画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等。二、背景展示渐出自丰子恺静观人生的“人生咏叹”专题。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静观也好,哀叹也好,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中,就可以看出丰老对于人生的严谨态度。他希望人们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课堂导语“渐”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是造物主骗人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日渐月染;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听钟声滴答、水声潺潺,看庭前花开花落、季节更换。来去匆匆,光阴荏苒,时间真是个谜!下面是渐一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根据提示把空缺处填写完整。答案外在表现季节昼夜儿女成长植物开花作用本质1第5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过渡。总结上文事例,得出日常生活中的人“可怜受尽渐的欺骗”的结论;领起下文“渐的本质是时间”。2文章第1段和第5段都运用了比喻论证,请把运用比喻的地方找出来,解释一下这些比喻的含义,说说它们的特点。答:_答案(1)第1段中用“山坡”和“风琴的键板”打比方,非常恰当地说出了渐渐与突变的区别;第5段中人生与时辰钟的比较,形象地说出了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而常人却难以察觉。(2)这些比喻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富有表现力。化抽象为具体本文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抽象的事理讲得明白而生动。当所要论证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时,往往可借助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来进行说理。“事实胜于雄辩”,典型性的例子最具说服力;“喻巧而理至”,选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同时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化抽象为具体需要三个步骤的转化,即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具体化指借助与抽象事物相关的典型事物,将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事物;丰富化即对写作的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系列化的描写;形象化指利用修辞等表达技巧,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性。3文章是如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渐”的?举了哪些事例?答:_答案(1)文章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整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渐”的存在。(2)事例:孩子变老头,少女变婆子;纨绔子弟变偷儿;季节轮换,昼夜推移,儿女成长,水仙花开;抱犊过沟;时钟移针。4文中引用了“抱犊跳沟”的故事,这种写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文中列举了“抱犊跳沟”的故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往往察觉不到。这种手法具体通俗,用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涵的时间概念。5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船乘车”的例子,作者想通过这个例子表达什么?答:_答案搭船乘车的时间比较短,人们能够支配、把握,常有明达之人出现。而对于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较长时间“人生”而言,人们就不能支配、把握了,就少有明达之人了,以致还出现“凶险残惨的争斗”。6文章在结尾处选用中国诗人和英国诗人的两段诗文有何用意?答:_答案在整篇文章中,作者的语言都是以流畅朴实为主,但结尾处却引用了两段诗文:一方面,这两段诗文是论据性质的,进一步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文化功底的深厚,古今中外名句信手拈来,在文末得出结论珍惜时间,把握人生,有水到渠成之感。有人认为,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不够合理,现实中绝不会发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_答案(观点一)这一故事是合理的,因为牛犊的生长虽是一刻也不停却也是相当缓慢且不易察觉的。农夫天天抱着牛跳沟,自然不会察觉到牛在长大,但他总有抱不动的那一刻,这就好比骆驼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终于,在他停止工作一天后他就再也抱不动牛了。这种故事现实中可能不会发生,但故事本身却是具有合理性的。(观点二)这一故事是不合理的。牛犊一直在长大,这点短时间内不易被察觉是不错的,但时间久了总会察觉到。农夫在抱着它跳时会有一个由轻快到逐渐吃力以至最终抱不动的过程,但故事中缺少农夫感觉上的渐变过程,似乎是长期以来,农夫感觉没什么变化,只是因为一天没有抱这头牛就再也抱不动了。所以说,这个故事是不合理的。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寓言、故事来打个比方,用比喻的方式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效果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易,化枯燥为生动。它的运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主体部分使用,即用一比喻贯穿全文,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把喻体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的相同或相似点揭示出来,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使喻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另一种是在局部段落内使用。课文第1段中用“山坡”和“风琴的键板”打比方,非常恰当地说出了“渐渐”与“突变”的区别;第5段中人生与时辰钟的比较,也形象地说出了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而常人却难以察觉。丰先生的比喻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极富表现力。这与丰先生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技巧点拨学习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即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2)比喻要贴切。即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但二者之间又必须具有某种极其相似之处。如果把两种相同或基本类似的事物相比,或者用两种没有共同点的事物相比,比喻也就失去了作用。(3)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有位名人说:“第一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人才,第二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蠢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认为,如果要用比喻,“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这些言论足以说明比喻新颖的重要性。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了要表现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妻子,不愿再套用类似“像爱护眼珠一样”的语句,冥思苦索了三天,终于写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士兵,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作者为了这一新颖、独特的比喻,真可谓用尽心力,“采取1 000吨的字矿,只是为了一个新字”。(4)要体现正确的思想感情。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褒贬,体现正确的感情色彩。迁移运用请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答:_答案(示例一)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一生,浓墨泼洒造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示例二)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把握当下“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人生的“变”是肯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变”是渐进的,所以让人不知不觉。运用示例人生短暂,光阴易逝。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回瞻往事,感慨万千。人生的变是肯定的,但正是这种无觉的变化,让人不知不觉地白了头。面对夕阳,李商隐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面对浩瀚的长江,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伤感;面对滚滚的黄河,李白发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劝诫。逝者如斯,时不我待,所以,请把握当下,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最美的光彩。二、课外素材司马光惜时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时,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都跑出去玩耍,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他还充分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学习,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躺在被他当作枕头的一截圆木上睡一会儿。当他睡梦中翻身的时候,圆木就会滚到一边,他的头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他也就醒了。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来,点上蜡烛,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选材感言珍惜时间,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时间,就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看似短暂的一分钟,其实并不短暂。一分钟,能默写1015个英语单词;一分钟,能摆整齐20张桌子;一分钟,能读三首古诗在运动场上,如果你不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来奔跑,就可能被别人远远落下;在考场上,如果你不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来检查试卷,考试成绩就可能不理想;在课堂上,如果你不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来学习知识,你所学到的知识可能会比别人少因此,我们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后启悟朱自清的匆匆与丰子恺的渐同中有异,二者所写主题、立意基本相同,但文字风格、思想格调却大不相同。朱自清的匆匆所体现的是一种蓦然回首感觉到时光匆匆的一种惶恐与惆怅以及无可奈何的情感,感伤意味相当浓厚。丰子恺的渐虽也是时光流逝以后所体现的一种情感,但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却是理智的分析,非情感的体验。读匆匆让人感伤而惶恐,读渐给人的感觉是微笑的叹息;读匆匆使人觉得自己是青年,是尘世中人,读渐使人觉得已步入老年(至少也应是中年),是超然的智者。论语经典章节赏析之十一先进篇先进包括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1名句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译文季路问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活人还不能事奉,又怎么能事奉鬼神呢?”季路又说:“我冒昧地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又怎么能明白死呢?”赏析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2名句子曰:“论笃是与注,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注论笃是与: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译文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赏析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论语中有“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表明孔子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3名句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注,故退之。”注兼人:一个人相当于两个人。指敢作敢为。兼,倍。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赏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百无一能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对排爆老兵来说,每次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赌局,赢了,可以平安回家,输了,后果不可思议。老校长不但治学有方,而且具有高超的演讲能力,每次演讲,都能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从心灵深处受到莫大启迪。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气象历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它还指导着国人的生产生活,因此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生活就是如此,快乐中偶尔也会夹杂着伤痛,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永远是治疗这个悲伤世界的最好解药。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批评界还出现了谁来叙述底层的莫名其妙的诘问,认为这些作家没有资格为农民工代言。A B C D答案B解析纨绔子弟:衣着华丽的年轻人。泛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使用正确。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不合语境,应用“不堪设想”。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用错对象。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使用正确。天真烂漫: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使用正确。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合语境,应用“不可思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童真诗意既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美学观点和他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B儿女渐渐长大起来,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而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C人类能不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这要看他是否具备“大人格”、“大人生”来决定。D春晚上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可改为“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C项结构混乱,可将“这要看”改成“这由”,或将“来决定”去掉。D项否定不当,应删掉“切忌”或“不要”。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闲情,是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C D答案C解析由“只见”,对应“不见”,确定最后一空应选,排除A、D两项;“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后应跟第句,确定答案为C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我不是作家,但记录瞬间的感动,是我的习惯。我不是画家,_。细想,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_。更有可能,我们同时既是读者又是主角。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页书,_。我只希望自己把生活一页一幅慢慢地看,用心细细地欣赏。并把愉悦的刹那、感动的心情,化成生活的书页及图画。答案(示例)但撷取美的时刻,是我的心愿而下一刻却又变成书、画中的主角风格迥异的一幅画5.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答:_答案(1)画面内容: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2)启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个性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从小做起。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圆滑”概括了人一生的整体变化,在岁月的冲刷下,人生就像鹅卵石一样渐渐失去了棱角。B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的种种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变化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达到的。C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议,是因为和空间相比,时间既无法把握,又无法挽留。D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飘逸、富有想象力,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文学韵味,让人回味无穷。答案A解析“圆滑”不是指人变得失去了棱角,而是指人生各阶段的变化非常细微、平缓,不易察觉。7“渐”是什么意思?它的本质是什么?答:_答案(1)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2)“渐”的本质是“时间”。8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_答案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把握时间,把握人生,而成为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三、课外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你好,时间!叶延滨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真可惜。”自己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的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堵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须的存在方式。人们用“年”、“年代”、“世纪”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概就是因为他洞悉了时间的秘密。尽管如此,对于我,我知道上苍给我的时间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无论卑微还是平凡,珍惜这个唯一,是生命的觉悟和实践。伟人、帝王与百姓平民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以为尊荣和权力就可以延长这个过程,“万岁”是最大的白日梦,也是臣子给皇上最不需本钱的“贿赂”。其实,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什么办法最好?我的建议就是倒计时记岁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60岁,过一年,少一年,成了59岁。这样就会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学习去做事去创造去思考去恋爱去结婚生子!时不我待,自当奋进和珍惜。到了60岁归零,再过的日子就是赚来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了一天,这样的日子自然应当快快活活地享受,享受生命!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通过一系列生活实例,体现了孩童时期的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是淘气调皮的,不懂得利用时间,抒发了作者的后悔之情。B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地抒发了当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一生碌碌无为的遗憾之情,告诫人们要明白时间是可贵的,不可随意浪费。C作者在第五段提出的“倒计时记岁数”是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的好建议,当人们意识到时不我待时,就会奋进、创造。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风趣的说理之中,内涵丰富,可读性强。答案A解析“后悔之情”属无中生有,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时间教育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时间是公平的、严厉的”。10文章第三、四两段分别列举了古董和报纸的例子,请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列举古董的例子,形象地阐释了时间是有价的、是珍贵的;(2)列举报纸的例子,提醒人们时间会贬值,需要珍视;(3)这两个例子是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引出下文对珍惜时间和享受生命的思考。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作的分析,均为举例论证。使用举例论证,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具体,使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答题思路: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11文章开头说“时间就是我自己”,结尾又说“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作者反复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答:_答案意在强调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流入我们生命的一切,是我们的生命过程,它是唯一的;我们只有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断奋进,才能享受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