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二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380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二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二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二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二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专题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1)原因:党的一些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核心内容:“一大二公”。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3)结果:超越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2)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3)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专题二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动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及教训1失误的原因 (4)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我党领导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2经验教训(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专题四比较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影响及不同的原因1背景(1)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对外开放。(2)20世纪晚期,“文革”动乱使我国经济严重破坏,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积极主动开放,为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2内容(1)鸦片战争后,又经过多次侵华战争,清政府以领土、主权破坏为代价,逐步被迫全境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为了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及经营管理理念,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全方位开放的格局。3影响(1)随着列强侵略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外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2)随着对外开放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前提(1)前者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关注历史基本理论、概念的价值历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并不需要我们专门去深入总结,只需要了解其基本观点及其与历史知识的一般联系。毕竟我们只是把这些理论作为帮助我们理解现象的工具,并不是真正要去研究这些理论。例如一些史观问题,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革命与改革性质的判断标准等,近年来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我们就应该从题目本身出发分析命题意图,看看是否将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引入了试题,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答试题。很多考生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提到某某理论时,往往兴趣不大,只是记住了这些理论,但是到做题时,却往往把这些基本理论忘到了九霄云外。考生在试卷发下来之后,可以先浏览一遍试卷,看看每个题目应该从哪个角度去解答,或者说需要用到哪些理论,千万不要盲目作答,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实例点批(本题满分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当时对生产关系变革过快,曾于1956年下半年和1957年进行了某些必要的整顿,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划小,把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从公私合营企业中划分出来等,应该提出这些做法是正确的。但是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扩大集体经营规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实行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体一起上的方针,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以上均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三1981年l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回答:(1)19531956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怎样的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2分)(2)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了什么发展?(3分)(3)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延续和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什么意义?(3分)案例点批该生对本题能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基本读懂了题意。从前三问的回答也暴露出对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牢固。第(1)问“19531956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措施应顾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方面,在改造中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第(2)问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是错误的,应为“十五大”。第(3)问由于判断错误,以下的理由随之而全部失分,凡表明态度进而分析理由的题目一定要确保观点正确,十分审慎;要做出正确判断首先要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今天的私营工商的状况了如指掌。第(4)问理解很好。本题出错重在对历史概念把握不够。备考复习中要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归纳概念内容;区别概念的异同;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规范答案(1)从1953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从限制到消灭的政策。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必要的。(2)从1978年到现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且将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结合。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承认私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下长期存在,发展到认定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