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3720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0782096】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问题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不同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为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命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ABC DB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使用对象有误。轩然大波:很高的波浪,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指不好的影响。感情色彩有误。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用于此处不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30782097】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倡议,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将围绕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B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C“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其含义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国人重温中华的传统。D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注他人的病态心理。DA项,“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展开”或是“围绕的布局展开”。B项,“导致”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的问题”。C项,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所带的两个分句应对调。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导学号:30782098】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B小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D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CA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B项,请从速交还,语气过于生硬。D项,“荣幸”是谦辞。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导学号:30782099】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_。因此,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的确无人能敌。A因为他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判他B自成一体的逻辑是严密而完整的,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全面批判他C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许能理解他,但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你依然无法有效批判他D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那么,你无法批判他,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导致很难理解C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语境进行推断。A、B两项语序与原文上句不协调。原文上句先说“不进入他的逻辑”这个前提,再说“无法理解”这个结果,然后进一步说“无法理解的事情是无法有效批判的”这个更深层的结果。D项,“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导致很难理解”不合语境,“无法批评”也不合语境。5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_。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_,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景色都不相同,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题时要审清题意要求,理解整个语段的含意,抓住关键词“可游、可居、可望”之间的关系,注意层次条理;同时还要注意关联词“不但、也、都是、而且、从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答题时不能离开“居、望、游”三个关键字。【答案】(示例)“望”最重要 即便是“居”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导学号:30782100】法官从那些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一定会专心办案,效率也就会提高。办案效率提高了,审案也必定会更加公正。审判更加公正了,人民群体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才会明显提升,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度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司法改革要成功,我们只能从解放法官入手。法官从那些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一定就会专心办案。_。_。【答案】办案效率提高,审案不一定会更加公正司法改革要成功,我们不一定只能从解放法官入手7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_【解析】回答此类题要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快速阅读感知,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驳斥理由方面进行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修辞恰当,还要注意分析时的准确性。要围绕“保护性拆除”进行组织答案。【答案】示例1: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对偶)示例2: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导学号:3078210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庄严。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东方的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综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BA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C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D“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A“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