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3964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莒县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检测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关于百家姓中的许姓,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勤勉有功,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2洪范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臣服于商王朝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3有学者指出,(西周)几平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4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5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6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浓厚的宗族色彩 B强烈的等级意识 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7乐记“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而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礼相异乐相同B体现等极差异C维系社会团结D注重道德教化8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A宗法制度重新确立 B天子共主地位丧失C等级制度遭受冲击 D政治改革运动频繁9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治以重罪。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皇权独尊 B封建迷信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10“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官僚制度1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2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13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A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B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 D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升14唐代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北方,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此统治者实行“分地而取”的原则,在科举制中实行“南北卷”。这一做法()A是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度的延续B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C是科举制客观公正性的生动体现D是专制弊端在人才选拔上的表现15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1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相权削弱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7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18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19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提高行政效率C分散官员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20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1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A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22.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2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24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25李治安教授认为:“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双重性是指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B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既是中央集权,同时又体现出地方分权C对行省的有效监督及行省内部分权制衡,避免行政过于专权D在权力结构上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权力结构26.元代的一段公文说:“四川行中书省移准中书省咨,来咨: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材料反映出元代行省在审理狱案时()A必要时可参阅相应规则典制 B程序繁琐、效率比较低C所有的案件都需要上报中央批复 D可独自审批决定一切案件27资治通鉴 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A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B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C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D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28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清朝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无吏。”也有学者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便于严格保密 有利于提高效率 加强君主专制 其实是有吏无官ABCD29古代中国曾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该机构是()A中朝B参知政事C内阁D军机处30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二、材料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二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3)指出材料三中机构的名称。(2分)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32.(20分)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磨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科举制发展大事记时间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科举制大事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主持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考试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实行封弥(糊名)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南方北方分卷考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5分)(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进行简要评价(8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3分)莒县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检测题答案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解析】由材料信息“封于许,建立许国,以国名为姓氏”可以判断与分封制有关。【答案】C2.【解析】由“武王既胜殷,邦诸侯”可判断是西周时期,所以错误;符合西周时期诸侯的情况,故选D项。【答案】D3B材料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基础的封国与周文化之间的关系,表明西周通过分封制,把不同文化基础的地方诸候国联系起来,并使得周文化得到传播,故选B。材料未体现疆域问题,因此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分封的诸侯国在地方上享有世衆的统治权,因此具有较强的政治独立性,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并非全部文化,因此排除D。 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重视天命,敬畏天神,没有涉及集权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利用天命实现自己的目的,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占卜是夏商西周时国王利用天命维护统治的手段,故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借用天命来讨伐敌人,没有体现宗法等级观念凸显,故D项错误。5【答案】D 【解析】周颂大多是关于祖先的礼赞,故A项错误;礼乐文化维护周朝的等级制度,对祖先神的崇拜不等于宣扬礼乐文化,故B项错误;崇拜祖先神是对先祖的敬仰与君权神授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崇拜祖先,法祖敬宗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6B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体现出带有浓厚宗族色彩;“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故B正确。7【答案】C 【解析】礼相异乐相同体现的礼和乐的作用,不是设问对“乐”的理解,故A项错误;据材料“礼义立而贵贱等矣”表明体现等极差异是礼而不是乐的作用,故B项错误;据材料“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体现“乐”可以维系社会团结,故C项正确;据所学,“乐”包括音乐和舞蹈而不是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8【答案】C 【解析】宗法体系是按照血缘关系维护,材料“卿大夫家族”和“诸侯国”不一定是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诸侯权力被卿大夫破坏并不能说明天子共主地位丧失,故B项错误;分封制度下,等级森严,下层分封等级要服从上层统治,材料中“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说明传统的等级制度受到了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不能说明是政治改革运动的结果,故D项错误。9.【解析】材料体现了皇帝的地位独尊,百姓不能僭越,故A项正确。【答案】A10.【解析】从材料信息“经过旧中国时代”“个别尝试”“互相模仿”到“秦汉帝国承袭”,说明此项制度不是秦朝所创,而是继承前代制度。A、B两项制度都是秦朝创立,秦朝以皇帝任命的官员取代世袭的贵族,官僚制度建立,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实行郡县制,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为汉朝继承,故C项正确。【答案】C11.【解析】本题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答案】B12【答案】C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维护皇权独尊”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所以A项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D项不正确;回避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只有C项正确。13【答案】D 【解析】题干没有提及“抑武”政策,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该规定旨在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提高其文化素养,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及了在进士科考试时,把策论、儒家经典、历史知识和文采能综合起来考查,无法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唐朝时期,在进士科考试时,在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可以看出,进士考试把策论、儒家经典、历史知识和文采能综合起来考查,这样有利于提升官员综合素质,故D项正确。14【答案】B 【解析】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不是魏晋时期维护门阀政治的九品中正制的延续,故A项错误;从材料“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此统治者实行“分地而取”的原则”,可知统治者是为了平衡南北方考中人数,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分地而取”的原则,是为了使教育水平低的地区有更多的中试人数,不是真正客观公正性的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平衡南北的科举考试中试人数,不是专制弊端在人才选拔上的表现,故D项错误。15【答案】C 【解析】中外朝制度处理的是皇帝与中央官员的关系,故A项错误;丞相制度到明朝时期才结束,故B项错误;题干中“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是为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故C项正确;加速西汉灭亡原因是西汉后期的腐朽、农民起义等,不是中外朝制度,故D项错误。16.【解析】材料中中书管民事,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将宰相权力分割,互相制约,最后由皇帝决断,C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项与题干不符,而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清朝,B项与题干也不符。【答案】C17【答案】D 【解析】钱穆提及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原则,未提及对君主集权的作用,故A项错误;德行和学识成为科举的主要依据,但并未体现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18【答案】B 【解析】材料变化说明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故C项错误;地方享有司法权,不同朝代权力大小不同罢了,故D项错误。19【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官制主要是中央的机构,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官职分离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C项仅仅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正确。20【答案】B 【解析】“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表明是察举制,不是世官制,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是察举制,不是九品中正制,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是察举制,不是科举制,故D项错误。2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管理和控制,不能体现军事权集中于皇帝,故A项错误;从材料“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可知宋代严格控制地方财政,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宋代对地方财政的管控,不能反映出宋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与加强地方全面控制不符,故D项错误。22.考点: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分析】本题考查察举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解答】“孝廉”为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故A项错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故B项错误。“太祖(曹操)少机警”所举时空依然以属于两汉时期,不能体现魏晋时期的发展,故C项错误。“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23.【解析】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制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B项正确。【答案】B24.【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的“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从“票拟批答”可以看出是明朝内阁的职责。 内阁的形成是适应皇权加强的需要。故选D项。【答案】D25【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代表中央分驭各地”和“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说明双重性是指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说明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既是中央集权,同时又体现出地方分权,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可知对行省的有效监督及行省内部分权制衡,避免行政过于专权,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所学行省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结合材料“代表中央分驭各地”可推断不是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6.【考点】元朝行省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的主旨。【解答】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了四川行省向中书省咨询某一案件不知该凭何定夺罪名,中书省回答是“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即可以参阅相应的规则典制。B“程序繁琐、效率比较低”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C“所有的案件都需要上报中央批复”中的“所有”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D“可独自审批决定一切案件”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故选:A。27【答案】B 【解析】据材料“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说明是对于政事的不同意见导致不能决断而不是唐朝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议政事时权力部门的挚肘让事情无法决断,效率低下,故 B项正确;根据材料“上不能决也”可推断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C项错误;材料“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皇权,保证政治的稳定而不是严重弊端,故D项错误。28【答案】A 【解析】据材料“枢廷义取慎密”说明便于严格保密,故项正确;据材料“始密且速矣”得出有利于提高效率,故项正确;材料“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可知加强君主专制,故项正确;据材料“是真正的有吏无官”表明其实是有吏无官,故项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29【答案】D 【解析】中朝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故A项错误;参知政事是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故B项错误;内阁是明朝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指的是这个机构最初是处理军务的机构,后来变成了一个与军国大事有关的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就是雍正帝时处理对西北用兵事务的机构,后来发展成皇帝的侍从机构,故D项正确。30.【考点】明朝的内阁。【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主要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解答】材料中表明,由于皇帝与内阁的争执,导致了“万历怠政”政治上不正常的现象,说明当时政治体制中出现了严重的弊端,故D正确;丞相在明初太祖时已废除,故A排除;明朝内阁的设制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故B项错误,排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内阁对皇权无制约的权力,故C排除。故选:D。二、材料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31.【解析】第(1)问,注意解读材料,分层次提炼材料中强化皇权的措施。第(2)问,准确理解“独相”“群相”“兼相”的含义,并依据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雍正时代”“王朝的权力中心”判断;第二小问结合军机处的基本职责说明。第(4)问,综合以上信息总结。【答案】(1)神化皇权、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三公分权。(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3)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它,皇帝实现了对军国大事的独裁。(4)皇权日益加强,相对日益削弱。32.(1)标准:贤良、孝(2分)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6分,)(2)制度:九品中正制。(1分)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1分)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3分)(3)特征: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进行公开考试: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考试做到了兼顾地区平衡。(4分)认识:选官原则趋向公开公正客观;选官方式由举荐到考试;选官标准由门第到学识才能。(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