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859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环境问题一、考点突破理解并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 三大类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4. 三大类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难点:1.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 三大类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地球上各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某些资源的总量虽然巨大,但是人类可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会不断减少。2.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1)人口压力(2)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随堂练习】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由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 是由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C. 是由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D. 是由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依赖造成的答案:C思路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在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例题1 (河北邯郸一模)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某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佛山 B.广州 C.珠海 D.惠州(2)导致图中珠三角地区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 天气返潮,微风少雨C. 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D. 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思路分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看出珠海PM2.5均值在35以下,是四城市中最低的,故空气质量最好。第(2)题,强冷空气南下带来的大风会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快速扩散,从而降低PM2.5的浓度,不会导致浓度偏高。答案:(1)C (2)D例题2 (哈尔滨三中二模)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碳足迹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还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它标志着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某年中国各省区之间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图甲 某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图乙 某年中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1)据图甲简述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内蒙古自治区碳足迹总量大、人均多,广东省碳足迹总量大,但人均少,试从人口、资源和经济(规模、结构)三方面分析其原因。 思路分析:(1)分布特点可依据先总后分的原则,据图说明即可;(2)首先要理解碳足迹的含义,然后注意题中提示的三个方面,结合两地区资源、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结构具体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北方地区(或东北、华北地区)最大,青藏地区最小。(2)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层次低,能源利用率低,人口较少,所以碳足迹总量和人均量均较大;广东省经济规模大,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大,但是煤炭等化石能源短缺,产业以轻工业为主,科技水平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人口总量大,所以人均碳足迹量少。【误区点拨】三大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基于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的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高频疑点】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 城乡差异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过分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2. 国家差异国家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实力和技术落后,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差;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