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回答12题:1.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变化特点是()A.持续上升B.波动上升C.波动下降D.暖、冷期交替2.导致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乱使农业设施遭到破坏B.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D.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解析:1.D2.B第1题,读图可知,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处于暖期和冷期波动变化中,暖冷期交替出现。第2题,读图可知,明清时期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4.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解析:3.B4.C第3题,从图中可知,从2002年至2090年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主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的结果。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的融化,北部航线将开通。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国人口不会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6.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5.B6.C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过程,反映了气候温暖寒冷温暖的交替变化。第6题,据上题可知,在M时期气候较寒冷,冰川会增加,海平面会下降。读“气温变化图”,回答79题:7.下列能恰当描述图中气温变化的是()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8.下列对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9.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解析:7.D8.B9.D第7、8题,从图中可看出从18802000年,气温波动上升,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农作物生长地可向较高纬度移动,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第9题,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包括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等。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据此回答1012题:10.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全球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A.B.C.D.11.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剧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A.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解析:10.D11.D12.D第10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海水膨胀;另一个是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第11题,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剧;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第12题,要想减缓海平面的上升,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关键,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读“全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20分)(1)曲线图反映出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趋势是,这种趋势加剧会导致。(6分)(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哪些?(8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其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增温,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另外,毁林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第(3)题,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1)上升全球气候变暖(6分)(2)燃烧化石燃料;毁林。(6分)(3)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8分)14.读材料和漫画,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纯净的海滩、一望无垠的海水、温暖的阳光,马尔代夫一直被人们视为度假天堂。但你能想象,这样美丽的地方要在2100年彻底变成一片汪洋吗?事实上,如果人类再不控制碳排放,改善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悲剧就会上演。面临被淹没命运的国家不止马尔代夫一个。如果人类不重视全球变暖问题,它们的消失或许只是时间问题。(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对应的序号。(8分)冰川融化毁林沿海低地被淹燃烧矿物燃料(2)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多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简述其原因,并提出可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12分)解析: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是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植树造林,增加对大气中CO2的吸收量,是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答案:(1)abcd(8分)(2)原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掉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8分)措施: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