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7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7159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7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7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7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七) 免疫调节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A结合有关免疫的知识,逐项分析解答。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2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D据图分析,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则X细胞代表效应T细胞。3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过程属于()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B人体对病变的细胞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由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同一个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都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D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故二者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A正确;B细胞和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们的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由B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则在胸腺内发育成熟,D错误。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C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6下列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是()A注射胸腺激素和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和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和输入淋巴因子B免疫预防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注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加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抗体为球蛋白,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活性。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等都是免疫治疗。7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很快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浓度更高的抗体。8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AA项,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被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这是损伤了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此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项,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死亡,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低。C项,效应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而是把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自身靶细胞),并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呈递抗原的细胞为吞噬细胞。D项,用免疫增强剂促进T细胞增殖后,效应T细胞仍会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其死亡,此方法不能治疗该病;治疗该病应抑制T细胞被过度激活。9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62672080】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DE细胞是浆细胞,只能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而不能识别抗原。1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解析(1)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经过抗原的刺激后,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使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答案(1)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B抗体1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感染病毒甲后,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胞吞、胞吐是细胞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被运输分子不穿过细胞膜。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回答“效应B细胞”亦可)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12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请回答: 【导学号:62672081】(1)DC细胞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传递,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细胞类似。(2)DC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受DC细胞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_。(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细胞功能相似的是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行处理、传递。(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能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生细胞免疫;也可能通过产生淋巴因子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3)DC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答案(1)胞吞吞噬(2)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泌淋巴因子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3)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冲A挑战练13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不能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D错误。14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导学号:62672082】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CA对:呼吸道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对:T细胞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错、D对: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15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6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导学号:62672083】(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组成。首次接触抗原时,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2)某人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产生了抗体和相应的_。此后当外界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就会启动二次免疫,此过程的特点是_。请将此过程在图中补充完整。(3)研究表明动物的褪黑素有抗肿瘤作用,原理之一就是增强免疫系统的_功能。解析(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首次接触抗原时,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T细胞和B细胞。(2)某人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产生了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反应更快、更强烈,产生的抗体量更多。(3)动物的褪黑素有抗肿瘤作用,原理之一就是增强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1)免疫活性物质甲细胞、B细胞(2)记忆细胞反应更快、更强烈,产生的抗体量更多如图所示(3)监控和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