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3276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台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4单元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易中天教授曾经评价先秦某思想家说:“在他心目中,民权高于君权。在他看来,君权虽为天授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以下各项中,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措施能印证韩非子这一主张的是A车同轨、书同文B禁毁诗书C崇尚黄老D罢黜百家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4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孝治天下、儒家独尊B原心定罪、以礼入法C德主刑辅、以人为本D纲常为主、刑法为辅5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对该项发明阐述最准确的是A促进了地理大发现B炸毁了封建骑士阶层C推动工业革命开展D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6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7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较低等的妃嫔),后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废掉了唐中宗和唐睿宗,最后称帝建周。在北宋的理学家看来,唐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地位高B武则天具有较高政治智慧和野心C唐代时儒家的正统地位严重削弱D唐朝皇帝昏庸无能导致大权旁落8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9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全文用典多,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代典籍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的出现反映了A宋代儒学无异于孔孟儒学B宋代儒学走向普及化C宋代儒学发生了根本变化D宋代儒学走向思辨化10宋代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提出“数与道非二本”,并且认为,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撰数书九章,通过数学而“进之于道”。由此可知秦九韶A追求奇技淫巧B践行格物致知C探索格心致知D追求科学理性11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12鲁迅先生指出:“明人拟作末流(末流:已经衰落并失去既有的精神实质的艺术文艺等流派),乃告诫连篇,喧而夺主,且多艳称荣遇,回护士人,故形式仅存而精神与宋迥异矣。”由此推知A明代社会和政治进入衰退期B宋明理学束缚阻碍了社会发展C明代心学成为社会主流精神D明代文学某种程度反映社会现实13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种议论A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B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C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D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14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15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A历史评价受到现实政治影响B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16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A诗画同源B典范指引C类型多样D崇尚自然17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为希腊联军将领阿基琉斯专门写道:“哦,阿基琉斯,我们希腊的战神,你如同太阳,无比辉煌;哦,阿基琉斯,你带领我们,将锋利的长矛刺向魔鬼的胸膛。”据此可知,伊利亚特A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B歌颂神灵的伟大与尊贵C高度重视公民军事才能D肯定英雄的价值与贡献18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反映出他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C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19彼特拉克在一生中用了大量时间研究古典文化。他说:“在我感兴趣的事物中,我总是着意于古典,因为当今世代对于我常常是难以忍受的。”出于这一想法,他不辞劳苦,四处周游,极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和历史文物,然后反复阅读,认真校对,并用自己的观点予以诠释和阐述。彼特拉克意在A恢复古典文明面貌B设计理想社会蓝图C指引科学革命方向D弘扬古代人文理念20英国人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判断,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A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影响范围存在局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21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22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这表明伏尔泰A提倡天赋人权B批判教会神权C反对君主制度D倍加推崇理性23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A否定近代的代议制B强调“人民主权”说C主张实行直接民主D倡导“社会契约论”241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笔下可说是尽善尽美,但自19世纪以来,英、美基督徒却将其变成了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的代名词。对“古代中国”的不同描述反映出A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冲击B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日益深入C西方经历了剧烈的观念变动D西方世界兴起和中国的衰落2520世纪,他以其关于弯曲空间的稀奇思想抓住了公众的想象,他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美国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为他独行侠式的创造所倾倒,“思辨威力的一个最美妙的例证”,“遮掩真理的墙已被推倒”,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贡献A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B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C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D充满了个性的浪漫主义26中科院院士路甬样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A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B奠定了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C主要历史价值在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D其价值包括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27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B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C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D教会权威已经逐渐散失28弗洛伊德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就是说,“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发展A以理性为武器推动了思想解放B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C导致人类沦为先进机器的奴隶D开启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29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下列发明的史实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飞梭、珍妮机 B飞梭、水力织布机C骡机、水力纺纱机 D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30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下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B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1(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统治者自称“天子”,他从天那里接受统治人民的“天命”。告诉人们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所谓“现象授时”。同时这也是帝王的特权,对此帝王统治者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改变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味。改历不仅是专业的天文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除了历法以外,占星术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对应宇宙论中的重要一环。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汉代的董仲舒把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提出“天人相与之际”的灾异谴告学说,使占星术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摘编自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二 牛顿生活在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他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及“天人感应”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天文学对东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18分)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汉到宋董永遇仙故事的演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高二历史参考答案DBDADDCDBBADDCADDBDCDDBCCDDAAD31【答案】(1)原因:农业生产的需要; 统治者支持;“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6 分)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4 分)(2)背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开展。 影响:东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以天文学为代表的科技始终从属于政治,不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西方,是哥白尼开启的天文学领域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大门的开启,并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0 分)32.【答案】示例论题:董永遇仙的故事始终体现着儒家传统伦理。(2分)阐述:汉代推崇孝道,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后,更进一步强化了“孝”的儒家伦理观,董永遇仙的关键不是“仙”而是“孝”,体现了当时社会主流意识下对“孝”的宣扬;从晋到宋,其故事情节无论怎么增减,但“孝”的核心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自汉到宋,历代对儒家“孝”的伦理宣扬都没有改变。(10分)示例二 论题:宋代董永遇仙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2 分)阐述:汉代的董永遇仙故事中,天神因感于董永之“孝”而让神女下凡助织,只单纯地体现了对“孝”的宣扬;而宋代时,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董永遇仙的故事则演变成一个具有爱情色彩的人仙故事。这说明在宣扬以“孝”为主题的前提下,融入了市民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故事更具时代气息。(10 分)(以上示例任选其一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