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 人和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002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 人和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 人和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 人和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和课 题人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 积累古汉语知识;2. 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3. 理解深刻的寓言和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论辩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课标考纲要求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教学重点1. 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思路;2.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法学法讨论法、探究法主要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一、引入: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已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二、感知课文,梳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若横逆由是也 (“由”通“犹”,尚且,还)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亡”通“无”,没有)刑于寡妻 (“刑”通“型”,楷模)则盍反其本矣 (“反”通“返”,返回)2、文言句式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状语后置)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 (状语后置)此亦妄人也已矣 (判断句)于禽兽又何难焉 (宾语前置)舜,人也;我,亦人也 (判断句)是则可忧也。 (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判断句)舜为法于天下 (状语后置)3、古今异义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君子所以异于人者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则与禽兽奚择哉禽兽 古义:指鸟和兽; 今义比喻行为卑鄙恶劣的人;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作动词,限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爱护三、合作探究(学习第一则)1、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第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a.明确:孔子曰:“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 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3、明确:第层的作用是在前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4、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四、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五、艺术特色探讨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第四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墨酣畅,结构缜密。六、观点理解观点理解:A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顺乎民心;B 这个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C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教师活动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强调重点文言知识点拨、引导翻译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a.思考:何为“得道”,何为“失道”?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层?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讲解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学生活动学生听故事后,回答提问。结合优化设计归纳、整理本课重点文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在班上交流、汇报翻译、疏通筛选句子作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在班上交流、汇报理解、记录时间3分钟15分钟17分钟3分钟2分钟设计理由与意见依据教学大纲和本单元要求,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文言基础知识的疏通、归纳很重要;先秦诸子的文言文在翻译上更有难度,需要做好翻译工作。师生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观点以及孟子的论辩艺术反馈矫正课时小结七、小结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相信,只要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有团结的力量,就有不灭的希望。让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家园。 提问:你学到了什么?组内小结,汇报交流。2分钟作业设计整理第一则文言知识;困惑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