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876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周公世家孔子心中的圣人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继位,平定管、蔡之乱。为稳定东方,他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据说“封建(分封诸侯国)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同时,他还推行宗法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制定了“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开山意义,从而把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成功地塑造了周公的形象,热情赞颂了西周时代以周公为代表的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精神,揭露并鞭挞了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淫乱、凶残、猥琐的丑恶行径。一、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译为“虔诚”2无坠天之降葆命 同“宝”,译为“宝贵的”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译为“奉送”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同“柜”,译为“柜子”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同“襁褓”6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同“避”,译为“回避”7武王蚤终 同“早”8唐叔得禾,异母同颖 同“亩”9东土以集 同“已”,译为“已经”10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同“爪”,译为“指甲”11反周公 同“返”,译为“召回,使返回”12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同“享”,译为“享有”13诞淫厥佚同“逸”,译为“安乐”14百姓说同“悦”,译为“高兴”15岁则大孰同“熟”,译为“丰收”二、古今异义1用事居多古义:主持朝廷政事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把当做 今义:认为3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4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文章)浅显易懂三、一词多义1即2信3作4就5治6乃7于8以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东伐至盟津 东:向东史策祝曰 策:用简策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郊:在郊外(2)名词作动词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流言:散布流言周之官政未次序次序:安排得系统、合理(3)名词使动用法曰吉,遂国之 国:使成为国都(4)名词意动用法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把当做臣子诸侯咸服宗周宗:以为宗,把当做宗主2动词活用动词使动用法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反:使返回密靖殷国 靖:使安定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至于小大无怨 小:小民大:大臣(2)形容词作动词宁淮夷东土 宁:平定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近:亲近(3)形容词使动用法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定:使安定(4)形容词为动用法昔周公勤劳王家 勤劳:为辛勤劳苦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者,也”表判断)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为”表判断)2省略句伐纣,(军)至牧野。(省略主语)慎无以国骄(于)人。(省略介词)成王命唐叔以(之)馈周公于东土。(省略宾语)3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 维长终是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维图长终)(2)状语后置句异于群子。(正常语序:于群子异)(3)定语后置句鲁人三郊三隧。正常语序:三郊三隧(之)鲁人1周公旦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从中表现了周公旦怎样的形象特点?明确:(1)周公旦的主要功绩:周公功绩(2)周公旦的形象特点:以国家社稷为重、关键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谦虚谨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忠臣形象。2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这样评价周公:“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他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从鲁周公世家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崇敬之情?明确:作者通过详细的叙述周公的一生,用和主人公性格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君子形象,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崇敬之情。3司马迁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周公这一人物?试举例分析。明确:司马迁主要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刻画周公这一人物。举例:周公旦与管叔、蔡叔的对比。同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一心为国,大公无私,而管、蔡却汲汲于个人私利,率众谋反。公与私,高尚与卑劣,鲜明的对比成就了周公旦这个伟岸的形象。殷王中宗、高宗、祖甲与纣王的对比。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作者在文中的这些对比,既是周公对成王的劝诫,又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从历史中明白仁义治国、享国久长的道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讽谏作用。周公与伯禽治国的对比。表现了周公高瞻远瞩,暗示了以后鲁国的衰微,证明周公的远见。同时也是借周公之口表达了简易为政、与民安乐的道理。4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明确:(1)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1捉发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佐成王非常尽心。传说他每天晓旰夜食,起早贪黑处理政务。他在洗头的时候,有人前来报告事务,他马上把洗头的事情停下来。我们的古人一生不理发,长着长头发。他就先把头发挽起来,先处理事情。这样,他洗一次头发中间就要中断好几次,叫“一沐三捉发”;吃饭的时候,也办公,刚扒了一口饭想咽下去,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处理了,他急忙把要咽下去的饭吐出来,先处理事情。这样他吃一顿饭也要被打断好几次,叫“一饭三吐哺”。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作者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招纳贤才,创立了千秋功业。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人才”“善待人才”“精神”“包容”等内容有关的作文中。2一片忠心昭日月周公是有历史记载治理国家最尽心的人。他忠心耿耿,没有一点私心杂念,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忠心的代表。在他的治理下,周初社会安定,农业丰收,作物长出了大穗,他就写了一首诗来记述,把功劳都归结到周天子成王的身上,把诗献给成王,这就是有名的嘉禾诗。周公身上体现了君子风度和舍己忘私的伟大精神,值得后世人们学习。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忠诚”“功绩”“丰碑”“君子风度”等内容有关的作文中。精彩片段曹操短歌行诗云:山不在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中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为了辅佐成王,将封地鲁交给儿子伯禽管理。周公以自己善待贤才之举告诫其子:“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只要有贤人求见,周公吃饭时会把嘴里的饭吐掉,洗澡时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迎接,使士子大为感动,纷纷依附效力。人们通常都是以“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的,人才是每个时代、每个单位都需要的,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才兴、事业兴,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说他们不需要人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能否找到真正的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公捉发吐哺,赢得天下归心,被传为千古佳话。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当效仿古人,虚怀纳贤,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在人才开发上施良策,奏响和谐社会的最强音。鸟尽弓藏勾践灭吴后,范蠡即行逃走。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国的大夫文种,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文种看完信后大大地不以为然,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冷血动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但已经迟了。勾践亲自送一把剑(吴相国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给文种,质问他说:“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还剩下四个方法,你预备用来对付谁?”文种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这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这里的“走狗”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祭天与祭地1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2祭地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又作“地祇”,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另外,阴阳家说,地中央曰昆仑,统辖四方大九州岛;神州是九州岛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岛,即中国的九州岛。汉代经学家也有分地神为昆仑之神与神州之神的说法。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时间:40分钟满分:58分)一、基础知识(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傅:辅助B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放:放走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D旦为子孝,笃仁 笃:忠诚,厚道解析:选BB项,放:流放。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B成王少,在强葆之中C武王蚤终 D岁则大孰解析:选AB项,“强葆”同“襁褓”;C项,“蚤”同“早”;D项,“孰”同“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告纣之罪于天使管叔、蔡叔傅之以旦代王发之身子孙骄奢忘之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发书视之,信吉 子之鲁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A/B/C/D/解析:选A结构助词,的;代词,作宾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C维长终是图D禾尽偃,大木尽拔解析:选BA项,判断句;B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被动句。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不避嫌疑,摄行朝政,显示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B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想争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为了他们的自身利益,才散布流言,诬陷周公。C在流言面前,周公在召公和太公面前的极富个性化的表白表现了他的侠肝义胆和为了国家大业忍辱负重的精神。D“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不仅是对伯禽的殷切期望,更体现出周公求贤若渴的精神及为人做事的标准。解析:选BB项,“周公想争权的真实想法”不对,周公执政是他为国分忧高尚品格的表现,而不是“想争权”。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3分)译文:_(2)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3分)译文:_(3)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4分)译文:_参考答案:(1)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恭候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2)您不会有灾祸的,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3)做父母者,经历长久时期创业成功,其子孙骄奢淫逸忘记了祖先的困苦,毁坏了家业,做儿子的能不谨慎吗!二、文言文阅读(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厚币请之币:礼物B告舍人趣治行 治:整理C参去,属其后相曰 属:嘱咐D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幸:幸运解析:选DD项,幸:希望。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侯,是古代的爵位名号之一。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这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B黄老,“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后世道家奉为始祖。“黄老”,也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思想流派。C相国,是战国时代秦国及汉朝廷臣的最高职务。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D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解析:选 A“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说法偏颇,先秦时期的天子也封赐贵戚功臣。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如何治理齐国,曹参采用黄老之术而不采用儒家的办法。B曹参和萧何在沛县时,关系不错,分别为将相时却关系不好,但都很敬重对方的才能。C曹参常常把那些要来提建议的官员灌醉,也不惩罚那些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官吏。D惠帝责怪曹参办事情不认真,于是免了曹参的职位,曹参只当了三年的相国。解析:选DD项,惠帝虽然曾经责怪过曹参,后经解释就很赞赏曹参的做法了,因此并没有免曹参的职位。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4分)译文:_(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4分)译文:_参考答案:(1)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堂,让盖公住在那里。(2)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强?”11请根据文言文中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内容,概括曹参“身为相国不治事”的理由。(4分)答:_参考答案:高帝与萧何已定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即可。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孝惠帝元年,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但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众说纷纭,曹参不知如何决定。他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静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堂,让盖公住在那里。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使者来召曹参。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狱市,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以言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这岂不是轻视我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私下慢慢地试着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意为可以无为而治),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不要再说啦!”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谥为懿侯。三、语言运用(12分)12下列诗词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3分)()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ABCD解析:选B把寂寞落泪的脸庞比作“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把满树的雪花比作“盛开的梨花”;把肝胆相照、光明磊落的“去留之心”,比作雄伟的昆仑山。1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源于三公。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B太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C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解析:选C领:以高位兼低职。行:兼摄(官职)。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部分,_,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的,_。同时,中国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_。答:_解析:处结合前后内容可知,部分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处由“同样的”可知,整体的变化同样影响部分;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彼此是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