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22778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课文9、寓言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2、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5、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6、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话8、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9、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10、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11、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2、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3、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4、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5、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课题:9、寓言二则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难点: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准备:挂图和学习资料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请同学们读这两个成语。出示: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2、谁能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3、第一种情况:学生说不清楚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两个成语故事,了解它所包含的意思。 第二种情况:学生说得清楚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到它的意思的? 评价:提前学习是个好方法,它可以让你变得更博学。 希望了解这两则成语故事的同学能成为小老师,帮助大家学会这两则故事。学生自由读、教师指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生:听过这个故事。生:提前看书,学习过。通过要学习的成语,引出学生学习的需求。3分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寓言二则 盘缠 硬 街坊(2)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2、第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学生认真读书,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学生读两则寓言故事。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10分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3)读后想法或感受。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8分四、互学1、 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2、 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根据文中意思进行词语转换,意思不变。(窟窿 硬 盘缠)联系课文,说说“亡”和“牢”的意思。画出南辕北辙。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解决。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10分五、练字1、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2、奖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免写一遍。小组成员互相研究、观看田字格里生字起止笔位置。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 8分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读课文比赛。要求:正确流利2、听写8个词1个多音字。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比赛,加分。 评价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成果。 6分二、读中悟 悟中读1、选择一则寓言故事,细致阅读,说说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是从哪读出来的?2、交流阅读体会3、重点体会(1)亡羊补牢中不同人物的心理(2)你怎样看待南辕北辙中那个去楚国的人,有什么话想对他说?4、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的感受。5、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这两则寓言故事。 阅读方式:一人、同桌、小组 读课文 说说从中懂得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分寓言故事进行交流 细致的体会两则寓言中不同的人物给大家带来的思考。抓重点词句。 把你的理解(或感受)读出来。(1)体会读(2)评价读学生自由发言。深入的阅读两则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体会寓言中语言文字27分三、课外延伸1、各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寓言故事。2、各小组介绍一两个比较有意义的寓言故事。 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及大意。 填写记录表。 小组交流。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7分板书: 9、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课后小结:课题:10惊弓之鸟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教学难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教学准备: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它的名字是:惊弓之鸟。2、看到故事的题目,你知道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故事,了解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通过要学习的成语,引出学生学习的需求。2分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惊弓之鸟 大雁 打猎 拉弦 悲惨 作痛 裂开 愈合(2)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2、第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学生认真读书,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学生读这则成语故事。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10分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3)读后想法或感受。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8分四、互学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这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解决。用简单、明白的话表达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10分五、练字1、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2、奖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免写一遍。小组成员互相研究、观看田字格里生字起止笔位置。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8分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读课文比赛。要求:正确流利2、听写10个词。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比赛,记加分。 评价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成果。5分二、读中悟 悟中读1、细致阅读这则成语故事,说说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2、阅读体会3、重点体会魏王和更羸的不同想法。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5、编排课本剧惊弓之鸟。 阅读方式:一人、同桌、小组 读课文 用“”画出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用“”画出更赢的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交流学习成果思考: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当时魏王和更羸的对这个说法的态度一样吗?你从哪读出来的? 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要求:读出自己的认识。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朗读。 分工。(每人都有角色) 根据成语故事大意编排课本剧。 展示交流。 评价深入的阅读这则成语故事,体会更羸准确的判断。鼓励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积累词汇培养学生表现语言文字的兴趣。4分5分10分4分12分板书:10、惊弓之鸟不用箭 只要拉一下弓 大雁就掉下来魏王 更赢信不过 试一下大吃一惊 不是本事大 奇怪 惊弓之鸟课后小结:课题:11、画杨桃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卡片、挂图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老师手中的水果的名称。2、今天我们就围绕杨桃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画杨桃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回答。通过要学习的成语,引出学生学习的需求。3分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审视 严肃 半响 熟悉 和颜悦色 幅(2)区分“悔”和“诲”(3)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2、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学生认真读书,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10分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3)读后想法或感受。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8分四、互学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严肃”了呢?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解决。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10分五、练字1、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2、鼓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免写一遍。小组成员互相研究、观看田字格里生字起止笔位置。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8分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读课文比赛。要求:正确流利2、听写9个词,区分一组同音形近字。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比赛,记加分。 评价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成果。5分二、读中悟 悟中读1、细致阅读这篇课文,思考:为什么这位老师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2、深入阅读体会3、重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含义。4、抄自己喜欢的词语。5、 画杨桃6、谈谈学习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阅读方式:一人、同桌、小组 默读课文。(要领:不出声的阅读) 画出父亲和老师的教诲。用“”画出父亲说的话。用“”画出老师说的话。 交流学习成果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你是从哪体会出来的?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要求:读出自己的认识。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评价朗读。 谈谈你阅读后,想到了什么? 要求:(1)意思深刻。(2)抄写工整,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 交流展示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意思深刻? 评价 画杨桃 展示 猜一猜是从哪个角度画的。深入的阅读这则成语故事,体会更羸准确的判断。鼓励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从中体会课文要告诉学生的内涵积累词汇,提高积累意识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一步体会画杨桃的过程和父亲、老师的话。4分5分10分6分10分板书:11、画杨桃作品 绘画角度 教诲似五角星 前排靠边的地方课后小结:课题: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教学准备:卡片、挂图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导入:1、有一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画师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在同样大小的一张上画骆驼,看谁画得多?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画了起来。到底谁画的多,请你来读一读想别人没想到的。2、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分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恰好 连绵起伏(2)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2、第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8分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3)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学。(4)读后想法或感受。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8分四、读中悟、悟中读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三个徒弟是怎样画的?(3)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3、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为什么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个题目。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用三种不同的线段画。 分段读课文。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读的习惯。15分五、练习1、 找出描写山峰的词语。2、 词语替换(1)这不恰好表明有不尽的骆驼吗?( )(2)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3)若隐若现( )进行语文知识训练8分板书:12、想别人没想到的大胆想象 学会创新课后小结:课题:语文园地三课时:4课时教学目的: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准备:挂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 谈话引题,激发说话兴趣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激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2分二、 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要求: 可以说自己的性格、爱好 说真话,说实事 注意听别人说,能做出评价读清要求(自己读、同桌读)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6分三、 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谁说出了自己的特点?” 自己想清要介绍的内容。 分小组交流。 评一评。组织语言,分组交流。12分四、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总结:希望今后我们相互了解,愉快相处。 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交流学习,评价欣赏。15分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 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1、读一段话: 你觉得这段话的自我介绍怎样?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2、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边听边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习作。确定习作内容,自主习作。10分30分二、 多元评价,认真修改1、2、3、班级交流,师生评价。评价标准: 是否写出自己的特点。 语言是否通顺。自己读一读,改一改。读给同伴,听评价,再修改。根据标准听习作,评习作。评价学习,修改提高。30分三、教师选读优秀习作。欣赏优秀文章。欣赏学习10分第四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 我的发现1、读书中的句子,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2、加深体会3、游戏:教师说一句肯定的句子,4、拓展练习。相互交流。一人读一句,再体会。说一句意思一样的反问句。同桌互相说句子。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反问句)10分二、 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2、读读背背 读句子。(读熟) 说说共同的特点。 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比一比,谁找得快,找得准! 读准字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抓特点,记牢积累比喻句。积累谚语。15分三、 成语故事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提示: 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珠”指什么?还给了谁?3、根据理解练习讲述。 自己读,读准字音。 同桌合作,读正确。 相互检查读。根据提示交流如何理解?比一比,谁讲述的清楚?理解故事,积累成语。15分课后小结:第三单元:关于介绍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目标1、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 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一、 谈话引人,直接说出内容.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关于介绍自己的作业,回家你们和家长交流过了吗?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特点. 二、 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1、 可以说说自己的外貌,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2、说真话,说实事。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 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提醒孩子们至少要向大家介绍两方面,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2、小组交流,老师巡视.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下面听的同学注意听,看讲的同学是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哪方面的特点呢?听后要评,看是否真实,是否说明特点了. 五、总结师:通过今天这样的介绍,我相信同学们彼此更加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六、自由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