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289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背景本课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普遍对国际关系认识的单薄等,这给我们实施该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境,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洁、艰涩为通俗,成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现代国际意识已成为历史课程刻不容缓的任务。它包括培养学生关注国际大事的习惯、学会评析国际焦点、明了中国所处的真实的国际环境、探讨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内方针、关心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本课总体设计如下:一、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既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世界多极化的总体格局与趋势,又能对这种格局与趋势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探讨,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基石与关键,也是创设学生能在课堂中进行活动和体验的主体历史情境。为此,本课设计以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和硝烟未散尽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作为主体历史情境,以此搭建学生活动的历史舞台。又以“你会参加或参与战争吗”“你对战争的态度立场是什么”“是什么改变了你们”等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分成代表法国、日本、前苏联或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去讨论、决策与思考。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设计的主体历史情境为主线,参照教材,扬长避短给予取舍,让教材为我所用,为学生学习所用,大胆进行取、舍、增,编写适合教学的新教材,真正落实教材的材料观。三、结合当今世界热点,收集最新信息,让学生深刻体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时代气息和历史与现实极其强烈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让人思维更深刻。美国攻打伊拉克烽火未灭,各种媒体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如何理解这次战争,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如何看待这次战争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影响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以此为切入点,本身就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各大国领导人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不同反应,恰好能鲜明地反应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因而本设计选取了俄国总统普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法国总统希拉克、中国主席胡锦涛等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发表的谈话,并与朝鲜战争时各国的立场进行对比,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世界确实在向多极化发展。四、设计“历史对照篇”与“历史的启示篇”,一是为了使整堂课的内容变得清晰而又有条理;二是为提升课堂的视野和角度,使内容变得大气起来;三是让学生在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评述和深化,激发他们对自己所生存的世界进行辩证思考,明确自身在向多极化发展的世界中的人生坐标及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堂片断实录导语: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有记载的15 000余次,和平的日子屈指可数。究竟是谁在操纵战争,谁在主宰全球,让我们用事实说话。54年前,美国在我们东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事隔50年后,美国又在西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面对这两场战争,你们的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拥有什么样的立场?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法国、日本、苏联和中国。先就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作一简单的探讨。生:第一组:(法国)二战后我们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使我们必须完全跟随美国。一是我们要美元帮助我们摆脱经济困境;二是我们需要美国保护我们不受苏联的侵犯。第二组:(日本)我们已被美国占领,只能任其摆布;我们军队已被解散,美国会把我们作为战争的后方,当然,这也会刺激我们的经济复苏。第三组:(苏联)我们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国占领朝鲜的,但我们经济上确实有困难,所以我们不会很大程度的参与战争。第四组:(中国)保家卫国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也让美国和苏联看看,别想着欺负我们。师:你们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环境,迅速做出外交决策,说明你们已经初步具备政治家的敏锐目光。多媒体显示:(板书)历史的对照篇: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法国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日本成为战争的大后方苏俄支持中朝作战中国遭受侵略,抗美援朝师与生共同得出结论:战争是可以折射国际关系的。“二战”后的世界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只有一个超级大国,那就是美国,其他国家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纷纷倒在美国这一边。从社会主义世界来看,也只要一个超级大国,其他国家政权都是“新生儿”,他们需要苏联的保护。这样,世界就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对峙的两极格局。(多媒体显示两极格局示意图:)师:(过渡)这种局面会维持很长时间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悄悄的发生变化,并且越来越明显。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请听我口述一段新闻:2003年的3月20日凌晨5点30分,美国极其盟国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也就在同一天,国际社会纷纷作出反应。我们再请各位代表向全世界表明你们国家的立场和态度。(学生讨论交流)生:(第一组)我们法国谴责美国的行为。(课件演示:CCTV消息(新闻联播):)法国总统希拉克20号与德国总理施罗德通电话,双方强烈谴责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双方强调安理会仍然是解决国际矛盾的唯一渠道,并表示双方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是协调一致。师:美国对法国的态度很生气,说,“想当初不是我们解放你们,今天你们只会说德语呢?”有人说,伊拉克问题使巴黎和华盛顿的政治距离变得像大西洋一样辽阔。由追随到谴责,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你对美国的态度?生:此一时,彼一时也。今天我们经济发展了,苏联也解体了。师: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们欧洲发展的道路吗?生:我们靠的是区域内的精诚合作。师:我们大家一起去学习法国的经验。边用多媒体展示欧盟的扩展过程,边与同学一起根据教材归纳:(板书)规模:1951年6个国家2004年的25个名称:欧共体欧盟性质:经济联盟经济政治联盟经济政治军事联盟师与生小结:目前欧盟是第三大人口居住区,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GDP达到10万亿欧元。欧盟还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增强欧盟的军事实力,预计xx年建成12支精锐的作战群。欧盟在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生:(第二组)谋求与我们日本的经济相匹配的军事和政治实力,是我们外交的重心,我们需要美国的帮助,但也不可能盲从。多媒体显示:CCTV消息(新闻联播):小泉表示,对美国的行为表示理解,但是日本不直接参与战争,希望能参与战后伊拉克的重建。(切换画面显示日本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师:日本在地图上很小,资源贫乏;相对法国也略显孤独;还是二战的战败国,凭什么参与国际事务呢?生:别忘了我们的经济世界排名第二。师: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在短短的不到30年的时间由战败国发展到世界经济第二的?生:我们资源固然贫乏,但我们走的是高科技的发展道路;当然,这与我们长期注重教育是分不开的,还别忘了我们的日本民族是勤奋的;美国在战后的帮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师与生:经济强大后的日本将提高军事和政治地位作为其外交重心,2003年9月,日本派出了1 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小结:于是,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一个强者的声音,日本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的又一极力量。生:(第三组)我们俄罗斯强烈谴责美国这种行径。多媒体展示:CCTV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日召开的俄罗斯高官会议上要求美英等国立即停止对伊拉克的战争。他说,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违反了世界人民的意愿,违反了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切换画面显示俄罗斯解体示意图)师:今天的俄罗斯已不是当年的苏联,再说你的经济问题和车臣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你,你还有精力顾及其他吗?生:别忘了我们的军事力量存在,特别是我们的核力量,我们理应成为世界安全稳定的因素。师:为了向世界昭示这一点,你们俄罗斯最近有什么行动吗?生:有的。2004年2月17日,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对此,我们总统普京发表讲话说,我们不怕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军备,苏联和他的核力量,曾经是世界安全最强有力的因素,今天俄罗斯也应该成为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小结:我们明白了,苏联曾是两极中的“一极”,今天俄罗斯仍然是多极中的“一极”。生:(第三组)我们中国的立场和俄法一样。师:有他们强硬吗?生:没有。但我们反对。(多媒体展示:CCTV消息新闻联播):胡锦涛指出,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向。师:别人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你中国第三世界,底子太薄,你的声音能在国际舞台上起作用吗?生:通过改革开放的我们,已今非昔比;目前我们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况且在世界舞台上,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师:第三世界国家为什么支持中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有什么表现吗?生:我们相互需要。他们需要我们,因为我们是发展最快的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龙头可以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国也是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他们也需要我们替他们说话。中国需要他们,是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过去,又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合作起来更现实。况且,第三世界也很团结,不结盟运动就是例子。多媒体展示: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示意图。小结:中国与第三世界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构成多极的又“一极”力量。师:这就是历史的鲜明对照。(多媒体展示)历史的对照篇: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法国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强烈谴责日本成为战争的大后方不直接参与战争苏俄支持中朝作战立即停止战争中国遭受侵略,抗美援朝政治解决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法国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强烈谴责日本成为战争的大后方不直接参与战争苏俄支持中朝作战立即停止战争中国遭受侵略,抗美援朝政治解决师:从前后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和启示?历史的启示篇:师:很显然,通过对照,我们鲜明地感觉到:变了,主要国家对美国发动两场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生:国力的变化。国力的变化会导致政治地位的变化,政治地位变了,国际格局也就变了。世界应该是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这就意味着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多媒体演示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的示意图)。师:通过画面或是通过伊拉克战争的事实,我们如何进一步的理解多极化的格局只是“出现”和一种“趋势”?生1:通过美国两次发动局部战争,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其他的国际力量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综合力量远不及美国。所以多极化只是趋势。生2: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多极的格局在短时间内无法稳定,因而只能是趋势。师:这就是我们通过事实的对照后,得出的第一个重要的结论。(板书)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师:如果不考虑你的国籍,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你愿意生活在两极格局的时代还是多极趋势的时代?(学生讨论)生1:多极趋势格局吧,因为多极之间相互制衡,世界会相对更安全。生2:现在各极力量之间的关系变了,以前是美苏严重对峙,容易爆发世界大战;今天有竞争,也有合作,决不是对峙,因而不容易爆发世界大战。我选择多极趋势的格局。生3:过去的美苏是世界的领袖,今天再没有谁能一呼百应。所以今天即使有战争,也是局部战争。所以还是多极化的格局安全一些。小结:这就是我们探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但世界并不太平。(板书)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师: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国际上规模比较大的局部战争,似乎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离真正的和平,我们究竟还需要走多远?下面,我们探讨第三个问题。(板书)三、世界格局从两极到多极渐变的过程特点。生1:因为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发展到平衡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多极化的形成很漫长。生2:我补充一点,现实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生3:国际形势的发展本来就是风云变幻,再加上复杂漫长,谁能说清?比如苏联的解体,就是突变事件,给国际格局的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师:因此,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多极化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曲折的、复杂的,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和平之路任重道远。然而,面对今天的国际格局,我们该何去何从?(板书)四、留给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启示生1:注重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这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启示。生2:加强区域的团结合作。这是欧盟发展的启示。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能照搬照抄吗?生3:不能。第三世界国家对内要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要立足第三世界,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同时也要和发达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和政治对话。这是中国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给发展中国家的借鉴。结束语:战争是复杂的,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为之努力奋斗吧!这是我们学习这堂课的真正意义。(海南省海南中学 解爱群)课改沙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第九单元中承上启下的一课。二次大战的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局面结束。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特点,早在两极格局形成之后不久,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规定,本课应当“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篇课堂设计,从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朝鲜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入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的讨论,而且对教材进行整合,都反映了设计者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许多好的想法,这是十分可贵的。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整体观统率全课的内容,以整体观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个简述一个了解。因此,世界地图是本课必不可少的教具。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制作动态的多媒体演示,在复习前课时,地图上美、苏用不同颜色标明(用相应的旗帜覆盖则更好,下同),在进行“走向联合的欧洲”的教学时,先以颜色标出最初的欧洲共同体6国,后将这种颜色覆盖到12国。在进入“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时,地图再次出现,又用一种色块涂于日本。在讲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时,先标1961年的25国,然后说明到1992年其成员国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在讲述“中国的振兴”时,在北京的位置用国旗标出。在进行本课时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小结本课内容”时,这幅已完成的地图就是一件使学生用整体观认识、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重要教具。整体观、文明发展观、现代化理论等,都是我们讲授新课标新教材应当注意的重要指导思想,不特此课应当如此。由于此课的内容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因此如果不以整体观来驾驭教材,那么教学内容势必是散乱无序的。关于那个“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的问题,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由于篇幅所限,这篇短评不可能对此展开。我们赞同本篇课堂设计的基本看法,但是应当指出,必须尊重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其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等。尽管目前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是实验本,我们可以对它展开讨论,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只能以它为统一的标准,我们评价一本教材、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只能以它为标准。对于“教教材”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是这一课教材确实编写得好,我们又没有什么要结合地方历史或学生实际进行补充的内容,那么,就“教教材”吧。如果把“教教材”界定为拿着教材照本宣科,那么说那种人是“教教材”,恐怕又太抬举他了吧。教材毕竟是学生常备书籍中最完整最系统的学科知识载体。因此,选好教材,教好教材,用好教材,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教学活动建议,“就世界多极化与和平发展的关系举行演讲会”。这个演讲会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在上这一课的时候,任课教师就可以把演讲会的要求布置下去。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以外,教师还一定要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并且请语文教师或擅长演讲的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讲讲演讲稿的写作方法以及演讲的基本要领。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指定学生收集图片和邮票,把它用来布置演讲会的会场。这既可以使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又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为这个专题演讲会制造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