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280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标志,欧共体的发展和影响;日本崛起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人、标志、特点、历史影响;了解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变化的史事;(2)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亲自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2)通过创设重大国际事件为情景,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国际、国内焦点,并具备一定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谈话法、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2. 针对本章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的特点,在讲述时可采用分开与整合的方法。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以方便面学生理解。【教学内容】1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 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成立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联合过程: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影响: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欧洲共同体增强了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2)结果: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影响: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经过进一步发展,提出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3)意义: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教学重点】1 西欧、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 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热点试题】1试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2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3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课堂小结】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由此,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