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273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气候下垫面大气环流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触摸高考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海拔 D热量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不可能在第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 0001 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 000千米,D错。第(2)题,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答案:(1)C(2)B主题升华垂直自然带数目与雪线(1)垂直自然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2)影响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因素。(3)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其关系如下:【特别提示】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2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岛屿两侧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第(2)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答案:(1)D(2)C主题升华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1熟悉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规律2明确与地带性分异的关系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或不鲜明。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3掌握判断的方法(1)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地带性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影响;非地带性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影响。(2)根据地带性判断:判断一个自然景观是否属非地带性分异,首先判断该地的地带性景观是什么?如果与该地的地带性景观不同,那么该自然景观属非地带性分异,也是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说“该出现的地方,它没有出现”。(3)熟记典型非地带性分异案例: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沙漠的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在南半球的缺失;东非高原上热带草原带的形成;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