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文学创作.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2248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年代的文学创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90年代的文学创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90年代的文学创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0年代的文学创作 90文学 8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文学自身的变动 文坛在悄然间也开始了新的嬗变 首先是所谓通俗文学实为庸俗文学的冲击 其次 一种有意无意地贬低和嘲笑文学的社会性 时代精神 现实题材乃至深入生活的意义的论调在传播 再次 有些作品由于片面热衷于描写抽象的人性 削弱了对于爱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的宣扬 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中国文学再也无法以旧有的方式存在 作家和批评家都必须对新的文学现象作出回应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选择新的生存策略和发展方向 90年代文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0文学发展由来 1 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文学 2 海外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冲击 3 文学界的思想争论 4 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 市场转型经济中的文学 1通俗文化热 1985年中国大陆首度爆发了 通俗文化热 到了90年代 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市场效益落差进一步扩大 纯文学作家的生存也出现了危机 2文学商业化 自1986年以来 文学的商业化现象逐渐增加 王朔小说的畅销和以他为首组织的中国第一个民间作家工会 海马影视创作室 的成立 象征着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来临 1993年 几家出版社相继推出陕西作家的长篇新作 文坛上出现了 陕军东征 先是媒体广泛报道 紧接着便是评论文章的铺天盖地 过火的言论使 陕军东征 一开始就明显带有商业操作的意味 直到1997年尚有余波 从1992年开始 王朔 张贤亮 魏明伦等先后成立文化实业公司 拉开了作家文人大规模 下海 的序幕 1993年9月11日 93深圳 中国 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 开幕 包括不少知名作家的八百多名作者 逾七千万字的文稿参加竞价 如此剧烈的交易市场化活动 建立在作家和商家互相需要 一拍即合的基础上 海外和文艺思潮的冲击 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海外文化中最早闯入中国作家眼帘的是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这股 拉美旋风 引发了几乎一代先锋作家的仿效狂热 之后 对外国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译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很多作家都表示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帮助他们进一步地理解了文学的真谛 2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1986年以后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一种外国文艺思潮 特别是在90年代 大量的对文学现象的新命名 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 后现代主义 推衍而出 几次大的文学论争 也多半有后现代话语参与其中 3 台港文学 文学界的思想争论 1文学主体性 1985年 刘再复接连发表文章 提出应当 构筑一个一人为思维中心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研究体系 论文学的主体性 纲要性地 阐发了他的 文学主体论 刘再复的文章遭到了一些评论者激烈的批评 另外一些评论者对其文章则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这场争论在海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 2重写文学史 上海文学 于1988年第4期至1989年第6期开辟了 重写文学史 专栏 这个历时一年半的专栏将 重写文学史 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由于绝大多数学者 作家对重写文学史无异议 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对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价上 由于存在十分尖锐的分歧 在80年代末的具体环境中 这场争论实际上不了了之 倒是有人提出 20世纪中国文学 的概念 对后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生实际的影响 3后现代主义评论 自从 后现代主义 以及由其派生出的 后新时期 后先锋 后新潮 后殖民 后结构 等名词频繁出现在报刊上 又出现了关于 后现代主义 的评论 对于中国到底有没有后现代主义的问题 有文章从大环境着眼肯定后现代主义的存在 也有人认为 80年代中期后 文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所谓中国走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完全具有一哄而上的特色 还有论者指出 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与产生后现代主义的西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区别 4人文精神大讨论 90年代中国文坛发生的争论 不会有比 人文精神大讨论 规模更大 影响更深远的了 这场争论不仅震动了全国知识界 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人文精神讨论的意义 大多数论者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称之为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最值得纪念的一个事件 乃是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自我拯救的整体性努力 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 1986年以后 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全面边缘化的过程 似乎让人们在世纪末才第一次看清了文学的真实位置 而这一状态 也许正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 粉碎 四人帮 以后 作家 批评家对政治的普遍兴趣并未因曾饱受打击而丧失 他们仍然力图用文学去 干预生活 对自己在政治话语里的中心地位依然居之不疑 然而1986年后 形势大变 文学已难以产生如新时期之初常见的 轰动效应 因为 现代化 已经启动 读者对政治的热情已经减弱 更多的人日益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 在这样的局势下 文学开始了向着意识形态边缘主动撤去 尤其是在1989年后 作家们在政治话语层面趋于沉默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曾在文学国度里笼罩一切的话语终于完成了它的隐退 20世纪中国文学第一次开始用别的角度来审视自身 市场经济大潮袭来 文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作家队伍迅速地完成了分化 有的继续从事纯文学的写作 有的进入政界当官或下海经商 有的制造畅销书 有的成为报刊专栏作家 等等 此时 属于精英话语的纯文学在远离了以 启蒙 代言 为己任的意识形态中心后 在被放逐到社会话语场的边缘处后 文学开始试图重建自身的话语中心 这一努力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 一是遁归民间 二是返回个人 90年代文学现象 90年代文学现象 1 体裁 2 题材 体裁 1长篇小说重新崛起 1992年是长篇小说的复苏期 其态势是历史小说成绩显著 探索之作和怀旧之作增多 不少作品开始追求小说的大众化和可读性 自1993年起 长篇小说开始在文坛重领风骚 其中的优秀之作 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 尤其在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程度上 在艺术表现的多样化和文体的实验创新上 已有明显的超越 2长篇小说在90年代走向繁荣还表现在 第一 一大批在80年代中期以前靠写中短篇小说获得声誉的作家 到90年代将主要精力转向长篇小说 第二 不少出版社将出版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重头戏 第三 作为出版 第二渠道 的个体书商也把注意力转向长篇小说 第四 一些过去主要发表中短篇小说 散文诗歌 报告文学的大型文学期刊 都不惜拿出大量篇幅用于刊登长篇小说 题材 1 新写实小说2 新历史小说3 新状态文学4 新体验小说5 女性小说 私小说 6 新市民小说7 现实主义冲击波 新写实小说 1 概念 80年代后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以冷静写实的笔触描写作为社会关系综合的人的原生态的小说 这些作品被批评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并称之为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 现象最早是1988年秋在无锡由 文学评论 杂志和 钟山 杂志联合举行的 现实主义与先锋派 研讨会上提出来加以讨论的 起先有多种提法 如 后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等 钟山 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正式确定了 新写实主义 的名称 该栏目的 卷首语 从理论上将其创作进行了比较宽泛的概括 所谓新写实小说 简单地说 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 先锋派 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 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 真诚地直面现实 直入人生 善于吸收 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被归入到这一名目之下的作家非常广泛 由两类组成 一类是现实主义作家 如刘震云 方方 池莉 范小青 刘恒 王安忆 李晓 杨争光 赵本夫 周梅森 朱苏进等 一类是转向的新潮小说作家 如苏童 叶兆言 格非等 新写实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 融合 状态 是传统现实主义与新潮先锋小说经过作家主体的中介转换而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形态 内容上更多一些传统的现实主义成分 而形式技巧上则更接近先锋派的表现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 1 池莉 池莉作品及介绍 从1987年发表 烦恼人生 开始 她便一步步回溯人的成长经历 创作了 不谈爱情 和 太阳出世 等作品 与第一篇合称 人生三部曲 其他还有 白云苍狗谣 以及描绘女人生存坎坷与无奈的 你是一条河 等 她以 烦恼 作为人生的基本底色 冷静 出色地洞察了身外的世界对人本体存在的侵扰 庄建非和吉玲 不谈爱情 在最富浪漫气息和幻想天地的 爱情 领域 过早地涉猎并完成了婚姻的实质 面纱撕去后赤裸裸的世俗与琐细 抱怨与争吵替代了原本活泼 自在 自由 有趣的青春生活 自由的爱情浪漫被 过日子 的庸常与口角所遮蔽 男女双方家庭地位的较量成为日常生活一切矛盾的源泉 描述了烦恼的多样性和由于生计的窘迫所造成的基本欲望无法满足的悲哀 在叶兆言的 艳歌 中这些感触也同样随处可见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 2 方方 方方作品及介绍 风景 则以武汉底层社会一个平民家庭几十年间的遭遇 揭示出底层市民生活的状态 粗鄙 卑微 野蛮 愚昧 生存本身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 而这恰恰可能是凡俗人生的真相 风景 以一个早夭的小八子的叙述作为呈现故事发展的视角 向人们展示了汉口棚户区一个养有十个子女 最小的一个夭折 的普通工人家庭的庸常与特异相交融的生活 风景 和人物命运 死亡 成为 风景 里的一道随意的而又熟视无睹的景观父亲殴打孩子母亲则坐在一旁翘着大腿剪脚皮 棚户里的床板上一个女孩在遭强暴 作者这些极端化的描写意在暴露人的卑微而又简单 肮脏而又贫瘠 无知而又粗鲁 愚昧而又黑暗的毫无理性的本能 在此 作家专注于对现实世界的冷酷 残忍 无情 怪诞与荒谬的描写 其冷眼与旁观的味道更加突出 女性小说 一 关于 女性文学 的概念 在洪子诚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 对于 女性文学 的内涵与指称对象进行了必要的梳理与辨析 在80年代 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 1 从 表现对象 的角度来界定 即认为只要作品表现的是女性 无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创作的 都可以称为 女性文学 2 以 创作主体的性别 作为依据 即广义地指女作家创作的一切作品 3 不仅强调作家的性别因素 而且强调作品内容 题材 主题必须是女性的 也就是 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 在80年代 以下的理解越来越被重视 虽然对这种看法存在的争议也最多 在肯定女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 提出女作家必须具有一种 女性意识 来对女性的历史状况 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描写 既要显示出与男作家不同的观点 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 又要表现一种女性 独立 的主体意识 女性小说作家群体 1 张洁 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触及了改革对现实生活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与变动 最有代表性的是 沉重的翅膀 条件尚未成熟 二是有关恋爱 婚姻 伦理 道德题材的作品 这是张洁最有价值 也常常引起较大的关注和争议的一类作品 如 爱 是不能忘记的 七巧板 中篇小说 方舟 祖母绿 等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通过中年知识女性的坎坷和痛苦 不幸和挣扎的人生遭际 既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中某些积弊的批判 也揭示了人类自身的某些弱点 张洁作品及介绍 张洁作品及介绍 图为张洁与文坛巨星谢冰心 女性小说作家群体 2 残雪 残雪作品及介绍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 以其荒诞 变形等超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而震动文坛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 山上的小屋 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 天堂里的对话 中篇小说 黄泥街 苍老的浮云 长篇小说 突围表演 等残雪无疑是80年代女性写作潮流的开拓者和主流作家 她的小说常以具有变态心理的女性的阴沉眼光来展开叙事 将笔触伸向了女性被逼挤 被扭曲的充满自我挣扎和痛苦焦灼的意识世界 如 苍老的浮云 山上的小屋 黄泥街 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 等 这些作品将阴森恐怖的现实环境 莫名其妙的梦呓谵语 怪异丑陋的人物行为交织在一起 真实世界的逻辑从而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支离破碎 苍老的浮云 描述女儿挑拨父母的关系 父母算计女儿的生活 这些人似乎无一不是精神病患者 他们像鬼魂一般四处穿梭 90年代文学总结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其作品 泯灭 的封底印了这样一段话 某些东西已在我们内心泯灭 并开始死亡 某种东西已从我们内心里滋生并开始疯狂地膨胀 这段话实际上是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生存状况的概括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变 尤其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 使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市场化原则渐渐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通用的原则 人们被压抑了多年的物欲如洪水一般被释放出来 井空前膨胀 伴随而来的是思想的贬值和信仰的空缺 物质与精神 感性与理性 金钱与良知 灵与肉的冲突日益突出 在这种生存环境与背景下 文学和中国文化界一起陷入了萧条与寂寞之中 纯文学被冷落 取而代之的是与现代时尚 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 快餐文化 商品经济大潮对文学的冲击 迫使作家不得重新考虑自身及文学的生存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倾向 脱离现实生活 沉溺于把玩历史遗迹和民间轶事 热衷于表现女皇 女后 凭主观想象对其肆意美化 或是沉醉于翻弄历史的垃圾 迎合外国人的口味 编些发霉 落后的故事 PPT 向伟演讲 李木佳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