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189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观察图1,对图中(耒耜演变为犁)的演变过程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代农业耕作工具和方式的演进B.曲辕犁的出现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革新C.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这一演变过程D.一牛挽犁的方式推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2.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惬意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A. B. C. D. 3.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4“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及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5.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 )A.规模大,分工极细工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6.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 )A.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B.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C.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 D.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高一历史 第 1 页,共 6页 高一历史 第2 页,共6页7.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8“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确保了封建经济收益的最大化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9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表明是( )A.商人流动性大 B.商帮的推动棉布发展C.粤商的发展 D.闽商的衰落10.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 )A.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B.明朝政府奖励从荒的证据C.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D.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的发展而公布的地契11.曾有大臣上奏雍正帝说:“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这表明当时( )A.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12.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13全球通史描述道:“新开辟地的召唤力松弛了农奴制的束缚农奴主必须减少自己的要求,否则,就要冒农奴们纷纷逃跑的危险农奴制的削弱是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它造成了一种更易变动的社会,这种社会能积聚起资本,为探险、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组织和自由的劳动力。因此,欧洲诸国从事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的程度与其摆脱封建束缚的程度成正比,并非偶然。”史家强调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封建制的瓦解 B.欧洲农奴制的削弱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封建势力雄厚的国家对外侵略成就大 D.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农奴制瓦解14.某位同学对新航路开辟做了如下评价:“它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之路;它是人类文明交融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该同学的评价中分别使用的史观是( )A.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B.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D.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15. 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为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特权贸易公司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 B. C. D. 16.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C.马可波罗游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17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 B.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C.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 D.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18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A.转移贸易对象 B.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19.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C.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D.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01824年,斯坦福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21.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B.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C.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2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C.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高一历史 第 3 页,共 6页 高一历史 第4页,共6页2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材料表明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重化工业产生 B.工人队伍壮大C.生产力的发展 D.对利润的追求24.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25.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建立生产流水线,12小时28分钟组装一辆汽车。1925年,福特一天能造出9109辆T型车,创造平均10秒一辆的世界纪录。这表明( )A.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B.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C.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导致了垄断的产生 D.美国成为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26.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洋务企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7.18671913年,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等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主要进口商品。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重视商业发展 B.农产品商品化C.小农经济解体 D.卷入世界市场28.洋务运动兴起后,“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B.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C.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2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30.1923年以前,在华注册的商标数量中,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1937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为1:4。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23年前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1923年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外资的涌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D.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冲击较大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你能获取哪些有效信息?(4分)(3)根据材料三,说说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8分)而到20年代中期又为何衰落下去?(2分)(4)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高一历史 第 5页,共 6页 高一历史 第6页,共6页3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材料二:(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于什么事件之后? (1分)(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 (3)材料三中图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两个发明。(2分)(4)试概括上述材料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6分)期中考试4.23 参考答案1A【解析】图中下面的文字上面写着耒耜变为犁,说明生产工具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第三幅图片中是牛耕,曲辕犁是使用人力的,故排除;C选项错误,牛耕的推广是在汉代;D选项错误,推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的是曲柄锄。2C【解析】因为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由于地主阶级的压迫,加上自然灾害等等,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何来富足和惬意。因此不符合题意其余属于正确选项,选择C正确。3C【解析】根据材料,西方社会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形成了等级尊卑的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社会传统的不同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不同,即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经济形态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商品经济因为是开放、动态的,要求平等、法治做保障;农耕经济的相对稳定和封闭性,则要求整合集体的力量改造自然和权力的庇护,自然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其尊卑等级的社会秩序也就随之形成,故C正确;ABD的差别都是由C项所述的差别决定的,排除。4C【解析】根据题干“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这是北魏至唐朝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封建国家掌握大量土地,把封建国有土地分配给个人和家庭,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符合“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故A项错误;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不符合“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故BD两项错误。5A【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足以说明分工极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细致的制作。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依然没有脱离原有的模式,不能说发生质的变化;C选项错误,机器生产并没有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雇佣关系的内容。6A【解析】花楼机是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纺织机械,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需求有限,导致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故答案为A项。B、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朝中叶以后民间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7D【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才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反映了消费观念的变化,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项错误;人们普遍认同的是“追求享受”,而不是“拜金享乐”,故C项错误;材料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普通市民参与到旅游浪潮中,说明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故D项正确。8A【解析】题干强调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选择经济政策时要考虑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等。重农抑商政策在唐朝以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后则越来越阻碍经济的发展,故BC两项错误;C项正确,重农抑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小农是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A正确;D“整个中国古代”说法不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9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外地商人携带资本汇集到生产地,参与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等信息来看,说明商帮的兴起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指出是粤商或闽商,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0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然“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那么该图册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的依据,同时也是征收赋税的依据,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耕地而非荒地,也就不是奖励垦荒的证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图册是土地登记簿而非地契,选项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11A【解析】从这则奏章上看,这位大臣针对的问题是对外贸易问题。从材料内容看,他对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的做法进行质疑,并认为中国的船只限制了对外国的利益,因此主张开放沿海,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农业问题;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D选项错误,本题与权力问题无关。12B【解析】“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体现出的是明朝后期商业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说到了中州,并不是全国范围内;C选项错误,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并不是粮食作物,商品化是十分合理的;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市场的内容。13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新开辟地的召唤力松弛了农奴制的束缚”等信息来看,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封建制的瓦解。故答案为A项。B项对因果关系理解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4A【解析】从材料中的“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可知关注社会生活,属于社会史观;材料中的“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强调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属于全球史观;材料中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之路”强调对欧洲近代化的意义,属于近代化史观;材料中的“是人类文明交融之路”强调了文明的交融,属于文明史观,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点睛:本题实际上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5C【解析】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是价格革命的内涵,排除,商业革命引起商路中心转移,商品种类的增加,以后贸易范围的扩大,选择C正确。16D【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这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因此材料信息从根本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故答案为D项。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是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17A【解析】荷兰海上运输业发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荷兰的工业资本不足,导致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好景不长。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对荷兰的这种变化有一定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关键因素”的要求,排除B、C、D项。18B【解析】本题首先从时间入手,1840年,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寻求原料产地。从材料中看到“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也就是说,英国对印度进行商品输出,从印度获得原料,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项转移贸易对象材料中无法体现,与事实不符;C项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材料中没有对印度经济状况的分析。D项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与事实不符,且材料未体现。19B【解析】根据材料,传教士言论是在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反映西方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要求,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CD项的史实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要求,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19世纪30年代”是关键时间。20A【解析】材料“1785年到1824年”可知材料评价的革命应该是英国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B项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排除;D项是19世纪中期,故排除。点睛:材料“1785年到1824年”是解题关键时间点;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2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工业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从而是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是工业革命在社会关系上引起的变革,故C项正确;A项是在政治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是在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D项是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22D【解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工业革命提供国内市场和劳动力,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23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从而出现垄断组织。因此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要求,排除A、B、D项。24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企业总数越来越少,但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额越来越大,说明这一时期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没有涉及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排除A。材料只涉及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没有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排除C。19世纪后期,美国尚没有确立世界霸权的地位,D项史实错误,排除。25B【解析】材料强调汽车组装时间不断缩短,从冗长缺乏效益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为10秒钟,体现了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而这一切都是科技革命所促进的,故B项正确。A选项错在“都”字上;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垄断的内容;D选项错误,美国的主要工业并不是汽车工业。26B【解析】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更多土地被开垦,出现了大量私田,井田制于是逐渐瓦解,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洋务企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B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因而得到壮大,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7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贸易结构看,在烟台出口的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及简单的手工艺品,而进口产品除了鸦片外大多是工业品,这说明中国已逐渐成为外国的工业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正确;B项只反映了整个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点睛:抓住材料主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材料看出,中国日益成为外国的工业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8A【解析】结合材料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的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洋务运动最终破产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29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逐渐萧条,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扶持不力”;B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排除;D项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点睛:关键时间点“民国初期”。30B【解析】1923年之前的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A表述欠妥,故A错误;从商标注册的增长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外资大量涌入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故C错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至1933年,而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D错误。3120分(1)不同点: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2分)(2)信息: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2点即4分)(3)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4点即可8分)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张謇的企业因此每况愈下张謇企业衰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结果。(2分)(4)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分)【解析】(1)不同点:根据所学,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特点:根据“上海”“南海”“天津”得出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从图示看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3)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即可。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结合所学,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张謇的企业因此每况愈下张謇企业衰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结果。(4)根据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得出,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3320分(1)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2)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3分)如何满足:A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B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和贸易;C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3点6分)(3)时代:电气时代。(2分) 发明:汽车和飞机。(2分)(4)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每点2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