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950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 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一、三、四、六(前2课);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A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B 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 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D 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 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 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 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 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4 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5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 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 法家思想的确立 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程朱理学的盛行7“他说,良知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上述材料中的“他”是A 王阳明 B 李贽C 黄宗羲 D 顾炎武8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 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C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 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9中唐时,韩愈以卫道者自居,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口号,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己任。这说明当时A 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B 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 社会深受佛道影响 D 民众受到异族统治10 李贽宜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由此可知李贽A 挑战封建正统思想B 主张建立人人的平等社会C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D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11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1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13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 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A 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 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C 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14“(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 经世致用 B “中体西用”C 维新思想 D “兼容并包”15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B 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C 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D 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16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这反映出A 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B 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 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D 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17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A 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 托古改制,宣传变法C 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 倡导革命,维护民主18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A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1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 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 上海己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C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21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2辛亥革命“未能深入发动和依靠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造成辛亥革命这一局限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 帝国主义极力破坏中国革命C 革命派未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D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3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A 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 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是一致的C 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 D 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24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 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B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 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D 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A 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B 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26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出自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27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A 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B 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C 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 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28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979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 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D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29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 30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 各自具有片面性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31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B 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C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D 初具理性主义的精神32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 没有法制观念 B 忽视道德建设C 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 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33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A 适应社会需要,实用效能高B 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C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D 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34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 推崇君主权威 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重视道德的意义3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36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画作有诸多时代性突破: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氛。这些突破蕴含的思想主旨是A 反对宗教信仰 B 否定专制王权C 提倡人性解放 D 追求科学理性37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A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B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38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 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39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利,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是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的目标,信仰即可得。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削弱了教会教皇的势利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40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此“事件”是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第II卷(非选择题)本部分为非选择题,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6分)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4分)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6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盂子“仁则荣,不仁则辱”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指出学派及其主张)?分析其产生的背景。(6分)(2)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4分)结合所学,概括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各自目的。(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并指出二者的关系。(6分)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DBBDA 6-10:CADCA 11-15:CAABB 16-20:BCCAD 21-25:CCDDC 26-30:BBCCA 31-35:DBDAC 36-40:CACDB第II卷(非选择题)41.(20分)(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儒家道德不能改变。(每点2分,共4分)“实倡先声”: 对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分)(2)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或答认为中国文化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每点2分,共4分)(3)观点:批判吸收。(2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4)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6分)42.(20分)(1)学派:智者学派。(1分)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1分)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城邦经济繁荣;政治: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地理:面向海洋,海外贸易发达 ,易形成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每点2分,共4分)目的:苏格拉底: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政治; 孔子:为奴隶制度服务,维护周礼。(每点2分,共4分)(3)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每点2分,共4分)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