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881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温馨寄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一、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3、背诵名句名段。4、学习课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的写法。5、学以致用,汲取文中精神养料。二、学法指导:1、借助注解与工具书,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意。2、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课 前 预 习 案一、 预习任务:1、了解作品; 2、了解作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大致内容;5、找出疑难问题。二、预习自测:1、填空: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字 介甫 ,号 半山 ,曾积极参与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运动,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务为有补于世 ,列宁誉为是“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2、给下边的字注音: 谬(mi ) 穴(xu ) 无物以相(xing)之 何可胜(shng )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 ) 3、参照注释,熟读课文,了解内容。我的疑问是 。课 堂 探 究 案第一课时:目标:掌握重点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方法: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组长负责分工,组织学习,教师巡查。 2、结合注解先进行逐段的准确口译,发现并标注各段文言的具体现象,之后进行分类整理。一、探究的问题:1、整理本文实词的一词多义:1.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2、归纳本文的古今异义词: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 古义:“悲”,感叹 今义:悲伤。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 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 今义:表提及。3、总结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4、整理本文存在的特殊句式:1、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2、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 3、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山洞者,以其乃华(hu)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如“华(hu)实”之“华(hu)”者,盖音谬也4、倒装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二、课堂训练:书面作业,翻译全文第二课时:一、重点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具体分析)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3、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二、课堂训练:学了此文,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谈谈你的收获。(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