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说课课.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1733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志设计说课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标志设计说课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标志设计说课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课程的基本信息 一 授课对象 2011级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全体学生 二 学时分配 每周16课时 开设4周 共64课时 二 课程性质 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 标志设计 是 装潢艺术设计 专业一门专业应用课程 课程地位 标志设计 是一门 承前启后 的专业课程 所谓 承前启后 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时间安排理解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部分专业课程学习 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已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并在理论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储备 因此对应用型课程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愿望 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从课程内容理解 标志设计 是对一年级及二年级上学期所学课程的应用 更是后续核心专业课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基础 课程设置作用 标志是信息传达的载体 在文明历史的发展中 由于其基本的沟通功能 在很大程度使得信息的传达更直观 印象更为深刻 标志可以打破文字的限制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取得思想上的沟通 本课程的开设正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这一社会的要求 引领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 从创意 草图 正稿 来完成标志设计的全过程 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职业能力 三 课程目标 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 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标志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 了解标志的概念和标志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掌握标志设计的程序以及标志设计的原则 内容和表现手法 并结合实践性设计任务训练 强化课程的应用型和实践性 职业能力的塑造 两个目标 1 通过标志创意训练 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以此激发艺术设计才能 帮助他们获取创造性思维方式 2 通过项目实训 让学生掌握具体的 实用的创意方法和设计流程 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综合素质的提高 设计有分类 但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基本素质是相同的 本课程的开设除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外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审美情趣 让学生学会对设计的基础知识不仅深刻理解 还能活学活用 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和能力范围 增强自己将来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同时在实践性设计训练中 还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四 课程设计 教学理念 1 明确学习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 标志设计 是一门专业应用课程 学生在此之前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很多处于盲目的状态 不知道在基础课程当中掌握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 怎么用 本课程是把学生从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应用课程引领的关键一步 因此 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了 2 立足实践性教学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标志创意知识 训练创意技能 参与实践项目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以项目制作为重点 在实践教学中 带领学生们一起参加社会上和网络上的标志招投标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需要中 实现具有社会职业设计能力的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选择 1 什么是标志 第一章 标志设计概论第二章 标志的分类与构成 基础环节 通过这两个章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从深入理解的层面认识什么是标志 什么是标志设计 标志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和特性 标志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趋势 分析几位著名设计师的标志设计观 以及历年来的奥运会标为案例赏析 并在用途上对标志进行分类理解 在构成上分析标志设计的不同构成元素 2 怎么做标志 方法环节 第三章 标志的设计程序第四章 标志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禁忌第五章 标志的内容第六章 标志的设计技法 第二部分衔接了第一个部分的学习 分四个章节循序渐进的从方法入手 让学生明确的知道如何去设计标志 给学生明确的方法上的指引 3 动手做标志 实践环节 实践周 参与社会上或者网络上标志招投标 每人一个任务 一周内完成 该任务也作为期末考核任务提交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教学中 也有一些模拟的实训任务穿插在知识的灌输中 理论上已经使得学生具备了完全的标志设计能力 但学生并没有经历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任务中的真实体验 因此 一次真正的设计任务实践非常有必要 教学设计 标志设计是一门理论知识难度不高 但是需要大量的欣赏积累和设计实践的应用型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前期多看 多临摹 产生兴趣 找准感觉 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理解必要的理论知识 再进入自主完成设计任务的实训环节 1 课程开始之初 做一个简单的说课 让学生明了几个问题 明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摆脱盲目的状态 有方向有需求的学习 这门课程要学习什么 怎么学习 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他们要做什么 能得到什么 2 理论的讲述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 轻松理解的状态 把标志设计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必要的理论 用著名设计师的标志设计观去引导学生 课堂赏析经典标志设计案例 布置收集标志任务 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学生以PPT的形式全班共享并讲解收集的成果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巨大 理论知识便可以轻松理解 3 进一步打开学生的眼界 组织学生临摹优秀标志 大量的临摹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眼界 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临摹的过程教师辅导 让学生学会怎么临摹 临摹标志和临摹其他图画有什么区别 在临摹中让学生养成严谨的习惯 对标志的比例等引起重视 为第三章标志的设计程序中的标准制图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临摹也进一步提高了原本造型基础较为薄弱的包装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 4 从改良标志开始 循序渐进的锻炼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 临摹环节结束后 让学生尝试挑选几个自己不太喜欢的标志 加以分析 找出问题 并按自己的想法修改 写出修改设计说明 标志的改良策划是带学生从看和临摹的阶段到自主设计阶段的一个过渡 5 标志设计体验 让学生策划一个餐饮类机构的标志 提出设计要求是学会运用第二章中所学的标志的各种设计元素 表现出餐饮的种类和风格特色 并提出一个附加要求 标志要能激发人的食欲 并产生消费愿望 这一次的实训 学生其实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 很多凭前阶段看了大量标志的积累和个人感觉去完成的 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 产生对标志具体设计方法学习的渴望 这样自然的引入第二个阶段方法环节的讲解 在方法环节的讲解中 不断的插入一些模拟的设计课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习的方法 6 方法的学习融入到实训中 7 课程实训周 课程的最后一周安排学生去参与社会上或者网络上的标志招投标 这样的一次实训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1 可以使得学生 走出完成作业的心态 带着个人的兴趣去实践 2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通过任务训练强化巩固这一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3 可以强化该课程的应用型和实践性 4 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且通过真正的一次实践体验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启发挖掘 在实用设计中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但创意构思和创新能力是通过全方位训练 培养 积累形成的 课程主要采取 案例教学 和 方法教学 与 项目实训 相结合的做法 把课程理论教学与优秀标志设计分析 实际标志设计项目实践结合起来 2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中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形成 上课是愉快的 创意是简单的 设计是快乐的 的观念 3 知识积累 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标志 建立自己的标志素材库 平时注意观察 留意生活中的标志 看的多才能做的更好 鼓励学生积极的打开眼界 积累经验 4 项目实训 结合实际标志设计项目进行创作与综合实践 因为是实际标志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 能否被采用要通过激烈竞争 这种竞争性和压力感 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发掘个人潜能 激发创意设计灵感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启发 引导学生 发展学生个性 大胆创新 通过实际标志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实践 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便会显示出来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 5 集体智慧 课程中的一些模拟设计项目 让学生分小组攻克项目 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 共同研讨 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攻关法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把课程最后一周的实际标志设计项目实训作为期末考核的任务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期末考核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 不会半途而废 考核方式 设计完成后通过机房广播教学自我展示 自我评价 教师评定 期末考核占百分之四十 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六十 包括平时作业 考勤等 综合评定 课程考核 五 教学资源 教材的选定教材的选定合理 适用 但设计类的课程教学不适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 教材仅作参考 本学习选用的是安徽美术出版社的 标志设计 这本教材 该教材最大的优点是文字纯理论的内容并不多 有大量的标志设计案例 可供学生赏析和临摹 2 网络教学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更多的资源得益于网络 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 课堂教学在机房的时候 也会打开网络供学生收集资料 包括实际标志设计实训项目 也是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到各种标志招标信息 参与实训 六 教学效果评价 标志设计 本身是一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课程 加上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线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下吸收养分 现在该课程还在进行中 目前学生上课认真 积极配合教学 从无一人缺课 并已经看到学生的进步 预计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结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