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留取及注意事项.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1709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本留取及注意事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标本留取及注意事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标本留取及注意事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本留取及注意事项 河南省人民医院 概念 标本留取是指采集人体一小部分的血液 排泄物 呕吐物 体液 胸水 腹水等 及组织等样品 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标本采集原则 1 按医嘱采集标本2 做好评估 核对和解释工作3 保证标本的质量4 培养标本的采集遵循无菌原则 标本采集流程 各种标本采集法 血标本采集尿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痰标本采集咽拭子培养呕吐物标本采集 血标本采集 静脉血 注意事项 血标本作生化检验 应在病人空腹时采取 此时血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处于相对恒定状态 检验结果比较正确 因此 应事先通知病人 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结果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 并计算所需血量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 采血量需增至10 15ml 严禁在输液 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应在对侧肢体采集 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 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 血培养瓶 抗凝管 干燥试管 动作应迅速准确 血标本采集 动脉血 操作步骤 携物至床边 核对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操作者立于穿刺侧 显露穿刺部位 常规消毒皮肤 范围要广泛 抽吸肝素0 5ml入注射器 使注射器内壁湿润后 余液全部弃去 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或常规消毒左手的食指 中指 以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右手持注射器 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刺入动脉 见有鲜红色回血 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 左手以最快速度抽取血液 抽血毕 迅速拔出针头 同时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 10分钟 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软木塞 以隔绝空气 连同化验单立即送检 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 血标本采集 动脉血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以防感染 2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 谨慎应用 尿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检查尿液的色泽 透明度 细胞及管型 测定比重 并作尿蛋白及尿糖定性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以取得合作 嘱病人将晨起第一次尿约100ml留于清洁玻璃瓶内 因晨尿浓度较高 且未受饮食影响 故检验较准确 注意不可将粪便混入尿液中 粪便中的微生物可使尿液变质 昏迷或尿潴留病人可通过导尿术留取标本 女病人在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尿标本采集 12h或24h尿标本做尿的各种定量检查 如钠 钾 氯 17 羟类固醇 17 酮类固醇 肌酐 肌酸及尿糖定量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等 用物 清洁带盖的大口容器 容量为3000ml左右 操作步骤 容器贴标签 注明起止时间 核对 并向病人解释留尿的目的 指导病人于晨7时排空膀胱 弃去尿液 后开始留尿 至次晨7时留完最后一次尿 将24h全部尿液留于容器中送检 如留12h尿标本 则自晚7时至次晨7时止 将盛尿容器置阴凉处 并根据检验要求加入防腐剂 避免尿液久放变质 做好交接班 以督促检查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 尿标本采集 尿培养标本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确认膀胱充盈 有尿意 按导尿术清洁 消毒外阴 但不铺洞巾 嘱病人自行排尿 弃去前段尿 以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 接取中段尿5ml 盖紧塞子 贴标签 协助病人穿裤 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 标本及时送检 粪便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检查粪便的性状 颜色 混合物及寄生虫等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用竹签取少量异常粪便 约蚕豆大小 放入蜡纸盒内 如为腹泻者应取粘液部分 如为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验 粪便标本采集 隐血标本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察觉的微量血液 粪便标本采集 寄生虫及虫卵标本检查寄生虫成虫 幼虫及虫卵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根据检验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 检查寄生虫卵时应在不同部位取带血及粘液的粪便标本5 10g送验 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 应留取全部粪便 及时送验 查阿米巴原虫 在采集标本前用热水将便盆加温 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验 因阿米巴原虫在低温下可失去活力而难以查到 粪便标本采集 培养标本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用物 粪便培养管或无菌蜡纸盒 无菌竹签或无菌长棉签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嘱病人排便于便盆中 用无菌竹签取带脓血或粘液的粪便少许 置培养管或蜡纸盒中 立即送验 如病人无便意时 用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 由肛门插入约6 7cm 顺一方向轻轻旋转并退出棉签 置于无菌培养管中 塞紧送验 痰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采集痰标本作涂片 经特殊染色以检查细菌 虫卵或癌细胞等 如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肺炎链球菌 肺吸虫卵或癌细胞 操作步骤 核对 向病人解释目的 嘱病人晨起后漱口 以除去口腔中杂质 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盛于清洁容器内送验 如找癌细胞 应立即送验 也可用95 乙醇或10 甲醛固定后送验 痰标本采集 24h标本检查一天的痰量 并观察痰液的性状 协助诊断 用物 痰杯或大口玻璃瓶 操作步骤 容器贴标签 注明留痰起止时间 向病人解释留痰目的 嘱其不可将唾液 漱口水 鼻涕等混入 将24h 晨7时至次晨7时 的痰液全部吐入容器内或倒入标本瓶 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 内送验 痰标本采集 培养标本检查痰液的致病菌 用物 漱口溶液 大口无菌培养容器 操作步骤 应于清晨收集 因此时痰量较多 痰内细菌也较多 护士需带口罩 嘱病人用朵贝尔溶液漱口 再用清水漱口 避免口腔中细菌夹入 深吸气后用力咳嗽 将痰吐入无菌培养盒内 加盖即可送验 昏迷病人留取痰培养标本时 可用吸痰管 外接大号注射器抽吸 也可用吸引器吸取 在吸引器吸管中段接一特殊无菌瓶 无菌瓶两侧各有一开口小管 其中一管接吸痰管 另一管接吸引器 开动吸引器后痰液即被吸进瓶内 咽拭子培养 用物 无菌咽拭子培养管 酒精灯 火柴 压舌板和无菌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 培养管贴标签 核对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点燃酒精灯 嘱病人张口 发 啊 音 必要时用压舌板 用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以敏捷而轻柔的动作 擦拭两侧腭弓及咽 扁桃体上分泌物 作真菌培养时 须在口腔溃疡面采取分泌物 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 然后将棉签插入试管中 塞紧送验 呕吐物标本采集 用物 弯盘或痰杯 操作步骤 病人呕吐时 用弯盘或痰杯接留后送验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