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1704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 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 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 极限尺寸与公差 1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最小极限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 极限尺寸与公差 例 一根轴的直径为 50 0 008 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50 零件合格的条件 50 008 实际尺寸 49 992 50 008 49 992 1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 极限尺寸与公差 2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轴为es 代号 孔为EI轴为ei 尺寸公差 简称公差 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例 50 0 008 上偏差 50 008 50 0 008 下偏差 49 992 50 0 008 公差 0 008 0 008 0 016 偏差可正可负 公差恒为正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 公差带和公差带图 0 008 0 008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四 标准公差和公差等级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国家标准共规定了20个等级 即 IT01 IT0 IT1 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最高 最低 同一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越高 标准公差数值越小 尺寸精度越高 同一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越大 标准公差数值越大 属于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 在不同的基本尺寸段落中数值不同 但具有同样的的尺寸精度 P344附表1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五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五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六 配合 1 配合的概念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或过盈 孔的实际尺寸 轴的实际尺寸 配合 0间隙 0过盈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六 配合 2 配合的种类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 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 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六 配合 2 配合的种类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 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 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六 配合 2 配合的种类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七 基孔制和基轴制 1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基准孔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带图 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H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七 基孔制和基轴制 2 基轴制 基准轴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带图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h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七 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轴制 N K JS r fg ef h js j k m n p s t u g f 轴 H FG F J M G R S T P U 孔 EF A H通常形成间隙配合 J N通常形成过渡配合 P ZC通常形成过盈配合 基孔制 a h通常形成间隙配合 j n通常形成过渡配合 p zc通常形成过盈配合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1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采用基孔制时 分子为基准孔代号H及公差等级 例如 基孔制间隙配合 基孔制过渡配合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1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采用基轴制时 分母为基准轴代号h及公差等级 例如 基轴制间隙配合 基轴制过渡配合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1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除前面讲的基本标注形式外 还可采用下面的一些标注形式 用斜线作分数线 标注上 下偏差值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 配合精度明确 标注简单 但数值不直观 适用于量规检测的尺寸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注出基本尺寸及上 下偏差值 常用方法 数值直观 用万能量具检测方便 试制单件及小批生产用此法较多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八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在基本尺寸后 注出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等级及上 下偏差值 偏差值要加上括号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 适用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第二节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形状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其理想要素位置的变动量 在加工圆柱形零件时 可能会出现母线不是直线 而呈现中间粗 两头细的情况 如图所示 这种在形状上出现的误差 叫做形状误差 在加工阶梯轴时 可能会出现各轴段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形 如图所示 这种在相互位置上出现的误差 叫做位置误差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 基本术语 要素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点 线或面 要素可以是实际存在的零件轮廓上的点 线或面 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中心平面等 被测要素 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 基准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 位置的要素 公差带 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公差带有形状 方向 位置 大小等属性 公差带的主要形状有两等距直线之间的区域 两等距平面之间的区域 圆内的区域 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面内的区域 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球内的区域 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和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等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公差带的形式 一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 形位公差的分类及其项目与符号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 形位公差的分类及其项目与符号 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指引线的画法 指引线由指示箭头和引线构成 引线可以曲折 但不得多于2次 可以自框格的左侧或 和 右端引出 指引线可与框格的测边直接连接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指引线的画法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箭头应指在被测表面的可见轮廓线或其引线上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 指引线的箭头应与有关尺寸线对齐 在其他情况下应与尺寸线错开4mm以上 当指引线的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叠时 可代替尺寸线的箭头 箭头的方向应与公差带宽度的方向一致 对于圆形公差带 指示箭头的方向为公差带的直径方向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基准符号的画法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 直线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 直线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2 平面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3 圆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4 圆柱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5 线轮廓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6 面轮廓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7 平行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8 垂直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9 倾斜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0 同轴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1 对称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2 位置度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3 圆跳动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4 全跳动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简化注法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时 可以在一个指引线上画出多个公差框格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简化注法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时 可以在一个框格的同一端或两端引出多个指引箭头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重复出现的要素 形位公差要求相同时 只需在其中某个要素上进行标注 并在公差框格上附加文字说明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要素的标注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基准称为组合基准 如公共轴线 公共中心平面 组合基准的字母将各个字母用横线连起来 并写在公差框格的同一个格子内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要素的标注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以中心孔为基准的注法 任选基准的注法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要素的标注 三 形位公差的标注 被测范围的标注如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分时 应用细实线画出范围 并注出尺寸 任一范围内公差值的标注长导轨的直线度公差 要求在被测表面向任一500mm内的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0 02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零件图 轴套 160圆柱表面对 85圆柱轴线A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 03 150圆柱表面对轴线A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 02 厚度为20的安装板左端面对 150圆柱面轴线B的垂直度公差为0 03 安装板右端面对 160圆柱面轴线C的垂直度公差为0 03 厚度为20的安装板左端面对 150圆柱轴线B的垂直度公差为0 03 5 21孔对由基准C同轴 直径尺寸为 120确定并均匀分布的理想位置的位置度公差为 0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