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及旋毛虫病.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1666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毛虫病 简介 旋毛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它是由毛形科 Trichinellidae 的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idaspiralis 寄生于其宿主动物所引起的疾病 成虫寄生于动物的肠腔 称为肠型旋毛虫 幼虫寄生于同一动物的横纹肌内 称为肌型寄生虫 主要的宿主是猫 犬 猪 鼠类 狐狸 野猪及人等 误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生猪肉而发生旋毛虫病可使人死亡 旋毛虫被列为屠宰场生猪肉必检项目 病原形态 旋毛形线虫的成虫细小 前部较细 后部较粗 雌雄异体 成虫消化道简单 包括口 咽 食道 肠管 肛门 食道前部无食道腺 后部被食道腺围绕 肛门在虫体尾端腹面 雌雄虫体的肠管和生殖器官均在虫体较粗的后部 雄虫尾端有泄殖腔 没有交合刺 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前部 食道部 的腹面中央 胎生 肌型旋毛虫包囊很小 可长至0 25 0 50mm 在猪肉内多为梭形 长轴与肌纤维平行 有两层壁 囊内含1条幼虫 少数含6 7条幼虫 6个月后 包囊增厚 囊内开始钙化 只有当钙化到虫体时虫体才会死亡 否则幼虫可长期生存 寿命可长达25年之久 生活史 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 先是终末宿主 后成为中间宿主 但完成整个生活史需更换新的宿主 虫体无需外界发育 通常寄生于猪 人和鼠类是唯一寄生于细胞的线虫 感染 阶段 幼虫囊包方式 经口食入含旋毛虫的肉类移行途径 经循环系统 成虫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感染后5天产幼虫 幼虫 横纹肌 咬肌 胸肌 腓肠肌 膈肌等 一条雌虫一生可产幼虫1500 2000条以上 包囊如此形成 流行病学 人兽共患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哺乳动物间广泛传播 1 宿主动物种类繁多 这些动物分布广泛 据统计 世界上包括人 猪 犬 鼠 猫 熊 狐 狼 貂 黄鼠狼等100多种动物 甚至不食肉的鲸鱼也可感染旋毛虫 为何如此强 2 肌肉包囊中幼虫抵抗力很强 在 12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可保持生命力57d 在腐败的肌肉内可存活100d以上 盐渍 烟熏都不能杀死肌肉深部幼虫 这给流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 鼠 犬等动物活动范围广 猪 鼠等为杂食动物 犬与人关系密切 犬 猪肉等又为人类的重要食品 因而 猪 鼠 犬及人之间旋毛虫的互相传播是旋毛虫流行病学重要的一部分 致病作用 成虫对肠道和幼虫对肌肉两方面的致病作用 成虫对肠道的致病作用 引起肠炎 出现炎性腹泻 严重时便内带有血液 造成肠黏膜增厚 水肿 粘液增多和瘀斑性出血 幼虫对肌肉的致病作用 大量幼虫侵入横纹肌 使肌纤维遭受严重破坏 出现肌肉炎症和纤维变性 表现为肌纤维肿胀 肌纤维排列明显紊乱 受虫体影响的部位 横纹肌消失 呈网状结构 即将溶解 附近肌细胞坏死 崩解 致病作用 致病作用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临床诊断 1 生前诊断由于虫体产生的幼虫绝大部分不随粪便排出 所以生前诊断比较困难 故实验室不能用粪便检查法 可用活体组织 剪一块舌肌 作压片检查 国外用ELISA和IFAT等方法诊断旋毛虫病 阳性符合率在90 以上 2 死后剖检死后剖检可采用肌肉压片法和消化法 将动物的膈肌割取一小块作样品 撕去肌膜和脂肪 用弯剪刀剪取24个小肉粒 豆粒大小 用旋毛虫检查玻板作压片镜检或放在旋毛虫投影仪下检查 若发现有旋毛虫包囊或虫体 及诊断为阳性 治疗 目前旋毛虫的治疗只限于人 预防 1 科学饲养 规范化管理 以保证养殖场饲养管理的质量 2 开展宣传教育 普及卫生知识 改变人们吃生肉的习惯 3 加强肉类检疫力度 4 加强进出口检疫力度 5 加强防鼠 灭鼠 6 化学预防 7 免疫预防 谢谢观赏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