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4单元 过渡时期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614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4单元 过渡时期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4单元 过渡时期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4单元 过渡时期学案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为两个阶段,即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阶段,1953年至1956年一化三改阶段。 (1)经济上从多种经济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经济阶段: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和民主改革生产改革等手段,到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空前好转;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任务超额完成,以东北重工业为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政治上从多个阶级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新政协起到了临时权力机关作用。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巩固政权:通过解放全国领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巩固了新生政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3)外交上从半殖民到大国姿态步入国际舞台: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宣告半殖民的结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和苏联等多国建交,以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参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初步展现了大国外交的风范。 (4)近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经济上:一五计划的成就为初步社会主义工业奠定基础,初步形成国民经济的体系;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人大和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二、建国初对不同经济形式采取的不同措施,原因和效果. (1)对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收;因为这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帝国主义反动派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将其转化为国营经济,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奠定了基础。 (2)对封建地主经济土改,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变为农民土地制度;原因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主义经济基础,这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结果是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翻了身,成了土地主任,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对私营工商业既合理调整也和不法奸商做斗争(如五反,米棉之战,民主改革);原因要和资产阶级争夺市场权,赢得物价和人心,又要促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恢复发展;结果是人民政府战胜了不法奸商,又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 (4)对小农和个体,互助合作,帮助发展,促进经济恢复。 三、一五经济计划建设的特点和成因。 (1)以东北为重点:东北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较好;毗邻苏联便于取得技术设备。 (2)重工业为中心: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要尽快经济自主;受苏联传统建设的影响。 (3)交通突出国防:祖国统一未完成;帝国主义封锁破坏;新生政权需要巩固,促进边疆联系。 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衰.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在资本主义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2)发展:甲午战后,随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刺激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包括在戊戌变法和群众运动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和群众反帝推动,民族资本有了一次显著发展;20世纪20-30年代,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有所发展。 (3)萎缩:抗日战争爆发,官僚资本搜刮,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民族资本陷于萎缩,甚至破产倒闭境地。(4)调整:建国后,中共引导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合理恢复和发展。 (5)改造:1953-1956,通过和平赎买的形式和循序渐进的途径,民族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五、思考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内外环境有何相似之处?采取的措施有何差异?结果如何? (1)相似:内-反动势力的破坏;外: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 (2)措施差异:中华民国对帝国主义妥协告各友邦书,对袁世凯妥协退让;新中国横扫一切残余反革命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特权。 (3)结果:中华民国的果实很快被篡夺,辛亥革命失败;新中国得到巩固,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原因和认识: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未能发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认识:在近代中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