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之一.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591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之一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以及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组成、种类、结构和功能。细胞中的四种生物大分子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的。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以前一节所学的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的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细胞代谢、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物质基础,因此,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知识是学习本模块后续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其他模块知识的基础。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的知识是中学生物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有关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四种有机大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的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有关糖类知识教学可从学生熟悉的糖类入手,展开内容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表解,使学生弄明白糖类的种类。组织学生做好鉴定淀粉和麦芽糖的实验,联系低血糖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事例,使学生理解糖类的功能。通过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利用学生对脂质有关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脂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同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又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多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比较、分析、讨论,发现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进而归纳出氨基酸结构通式。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肽链结构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特别重视。本节教材安排了多项鉴定实验,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认真组织好有关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实验材料用具,进行科学探究,既体现新课程提高科学素养的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节教材中设置了2个“边做边学”、1个“课题研究”、1个“积极思维”、1个“继续探究”和1个“拓展视野”。第一个“边做边学”的活动内容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包括鉴定淀粉和鉴定麦芽糖,这两项实验都遵循对照性实验设计原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尝试鉴定脂肪,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各组分别鉴定洋葱根尖、小麦种子、花生种子、大豆种子等不同植物组织。各小组合作鉴定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鉴定方法、过程和结果。“继续探究”是本教材的一个重要学习栏目,可引导学生先认真设计好实验的方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应开放实验室,以便学生进行探究,并参与讨论分析。教学重点1.细胞中四种生物大分子的种类、结构和功能。2.鉴定生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3.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教学难点1.鉴定生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2.糖类的种类。3.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教具准备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鉴定脂肪”“鉴定蛋白质”等实验器材、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淀粉、蛋白质、脂肪、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等。课时安排5课时三维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功能。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4.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6.能正确使用有关的实验器具,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7.尝试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学习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8.通过“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吗”的课题研究及继续探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9.通过对四种生物大分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10.通过学习细胞中的四种生物大分子,让学生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树立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1.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使学生理解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2.通过鉴定实验,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13.结合我国利用太空条件进行蛋白质结晶研究等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第1课时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小麦、花生、大豆种子,以及面粉、花生油、豆制品。师结合刚才观察到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请思考细胞中除了含有水和无机盐等无机分子外,还含有哪些生物大分子物质?生淀粉、脂肪、蛋白质推进新课板书:一、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师请说出你所知道的糖类名称及其来源?生甲蔗糖甘蔗、甜菜。生乙淀粉小麦。生丙乳糖动物乳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7P18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思考糖类物质可分为哪几类?教师活动:投影显示下列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内容。师糖类包括哪几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生糖类共分三类,单糖包括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等;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等。教师活动:利用投影显示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的分子式,并指明一分子淀粉水解可生成麦芽糖,再水解生成葡萄糖。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师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是哪几种?生C、H、O。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低血糖病人常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甚至昏迷。但病人若及时喝一些浓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就能减缓症状。师结合教材内容,请思考糖类有什么功能?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糖类的功能:(1)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2)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核糖是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3)糖蛋白质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等生命活动。含元素种类分布生理功能CHO单糖五碳糖核糖主要在细胞质主要能量来源;细胞组成成分等脱氧核糖主要在细胞核葡萄糖主要在细胞质二糖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植物细胞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元动物细胞师单糖、麦芽糖、乳糖等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是非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产生砖红色物质,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而淀粉、蔗糖与斐林试剂无砖红色反应。因此,在实验中常用斐林试剂来检测还原糖。在“边做边学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生物所学的唾液提取的方法,并演示:用凉开水漱口后,略微张开口,舌头抵在下颔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一个洁净的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下唇流入杯中。教师可把学生按二人一组,并指导每组学生,按照实验的方法步骤,分工合作,一人取试管编号,提取唾液,另一人同时称取蔗糖和淀粉,配制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严格规范地做好实验的探究。完成鉴定实验后,教师可设计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讨论:(1)在蔗糖和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什么颜色反应?是否可取消蔗糖这一组实验?(2)若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苹果汁或橙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哪个实验现象更明显?为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分析:(1)淀粉遇碘液产生蓝紫色反应,而蔗糖遇碘液不产生蓝紫色,设置蔗糖与碘液实验的作用是作对照,不可取消。(2)用苹果汁更明显,苹果汁颜色浅,而橙汁颜色深,不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糖类的种类和生理功能,重点要分清糖类的种类,理解糖类的生理功能,掌握糖类鉴定的方法。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的种类和功能1 2 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淀粉+碘液蓝紫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