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542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I)一、 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自学导引:1被动运输包括 和 两种方式,它们都是 运输过程,都不需要 ,但是协助扩散需要 协助。主动运输是 运输过程,需要 ,还需要 的协助。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3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意义是 。因此是主要的跨膜运输方式。4水、气体和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方式是 。5.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交换: 。6.思考:影响自由扩散速率的因素是什么?_。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_等。(3)功能特性:细胞膜是_膜,这种膜可以让_自由通过,_ 也可以通 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总结:比较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运输主动运输跨膜方向载体协助消耗能量物质举例例题1.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的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2.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则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大蒜头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表面C醋酸能固定和杀死活细胞,细胞失去了选择性D因腌的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3.下列物质中,通过非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ANa+ B氨基酸 C胆固醇 D葡萄糖4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C.大分子物质能通过细胞膜 D.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5.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A.碳、氢、氧 B.碳、氢、氧、氮C.碳、氢、氧、磷 D.碳、氢、氧、氮、磷6下列物质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甘油 B.乙醇 C.Na D.O27.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渗透作用 D.内吞作用8下列哪组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C带电荷的离子 D大分子物质9下列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是 ( )A胃吸收酒精 B二氧化碳出细胞 C小肠吸收葡萄糖 D红细胞吸收葡萄糖10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11.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主动运输12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K+、氨基酸 D葡萄糖、水学生小结(教师教后感):高一生物课课练(14)射阳二中高一生物作业(14)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1 .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 )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 B.消化后的物质才能溶于水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渗透作用 D.内吞作用3.下列物质中,只能通过核膜核孔出入细胞核的是( )A.水和脂质分子 B.组蛋白和RNA分子C.带电荷的离子和小分子D.不带电的小分子下列物质中,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氨基酸 C.葡萄糖 D.乙醇4.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5.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6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 D钾离子、氨基酸7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酒精进人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膜阻止PI进入9实验表明,钾离子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钾离子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出转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二、简答题10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列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24Na+ 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据实验过程及图示,某药物对钠通过细胞膜的影响是 ;而ATP对此过程的影响是 。(2)实验说明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 ;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3)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细胞中24Na+的总量为2)。11人工膜(特定条件下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如下图)常被用于膜透性研究。科学家用人工膜实验发现:K+不能透过,如果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短肽),K+便可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1)缬氨霉素在此处的功能相当于 。(2)用Na+做同样的实验,不能通过该膜,说明 。(3)K+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将若干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K+溶液中,1小时后,分别测量这些细胞内K+浓度,并据此做出曲线(如图),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从A点开始,细胞内的K+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K+的运输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此时,细胞内外K+浓度之比是 。12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浓度与海水中的浓度很不相同(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表示海藻细胞液中离子浓度。(1)K+和CI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 。(2)K+和CI-进入细胞的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叫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3)Na +和Ca2+进入细胞的转动方向是 ,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 。(4)这种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