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1 青岛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516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1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1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1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1 青岛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光与镜子单元的第1课。科学课程要求,让学生对大自然中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并运用科学观点去观察、了解事物,使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本课就是结合课程标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引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认识光,并通过实验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目的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光的已有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了解大自然,探究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论证、评价和比较。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和探究,可以说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而自然界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光现象是学生从生命初始就感受到的现象,虽然是常见现象,但是,对于这些现象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并没有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如光线如何分类、传播等。学生对光是熟悉的、但没有经过进一步的观察、质疑、思考,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认识光的产生、作用、光源分类、光的传播路线及光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活动前,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认识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既包括自己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电灯等光源,也包括月亮等非光源反射光,为课堂辨别光源的概念准备丰富的素材,同时提醒学生准备本课探究的材料:蜡烛、激光器(或小手电)、硬纸片(事先不要钻孔,留做上课时现场制作,)对学生进行使用激光器的安全性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中不要伤及眼睛。具体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吗?(喜欢)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自由回答)为什么喜欢看这些节目?大家喜欢探讨大自然的奥秘吗?那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有趣的科学探索课,好吗?一、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播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漂亮,美。师:美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美)生:因为有光。师:是啊,正因为有了这些五彩缤纷的光,才把我们的生活打扮的如此绚丽多彩,充满活力,请大家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没有光的世界会怎样生:将一片黑暗。师:所以,光与我们的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板书二、 活动一师:刚才我们看了图片上的光,你还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光现象?先在小组内说说,再起来交流。生交流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观察的真仔细,下面老师从大家的回答中选了几种,请大家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看大屏幕太阳光 月亮光蜡烛光 镜子反光萤火虫光 水光(学生讨论,交流,引导他们认识到:太阳,蜡烛,萤火虫是自身发光,引出光源的概念,同时明白月亮,镜子,水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是反射光,不是光源。)师:刚才我们把光分成了两类,也就是光源发光和反射光,那么光源可不可以再分类?请大家看看这几种光有什么不同?太阳光 电灯光蜡烛光 闪电光萤火虫光 电焊光根据学生回答区分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师:给光源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在以后还会更加深入的学习。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光现象,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光起到了那些作用呢?生:(讨论后交流)照明,装饰美化,加热升温,医疗,军事,科研 等。三、活动二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光是由光源发出的,那么光又是沿着什么路线传播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教师播太阳光柱和汽车大灯光柱图片)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还要进行验证,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实验(生答),对!因为实验是解决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实验,我们将分组实验,下面请看实验要领(大屏幕)(生读)第一个实验是激光在水中传播的实验,让激光灯离开水杯一段距离,从各个角度观察,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第二个实验是穿过三个小孔观察蜡烛的实验,请同学们,边做实验边思考,怎样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提醒每个小组要事先作好分工,作好实验记录,提醒激光会伤害眼睛,不能对着眼睛直射,不要让蜡烛烧伤手师:大家看明白了吗?开始实验。师巡回指导师:都研究好了吗?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生:用激光灯照水槽的水,在水里可以看到一条直的光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师:谁再来说?生:用蜡烛光照在同一直线上有孔的三个小纸板,能看见光线,这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师: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结论)四、自由活动1、作手影游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好)谁会做手影大胆的上来。2、谁对这种游戏进行解释五、拓展活动通过资料卡了解什么是光污染,初步了解光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1、写字楼采用玻璃幕墙,当太阳照到玻璃上时反射出很强的光,会刺到行人和司机眼中,影响了视线,会发生交通意外2、居民楼附近的灯光太强而且整晚不息,影响了居民夜晚休息了解光污染知识,讨论应如何防治光污染,给学生交流的余地。一方面了解人们对光污染的探究历程,另一方面交流学生课下搜集到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光污染的防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使之在课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关注这一问题,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六、小结评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播放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光的美感,在初步感受光不同类别的基础上,引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经历质疑、观察、思考这一学习过程后,认识了光的产生、光源、作用、类别、应用。重要的是,学生不但能以已有生活经验作引领,用两个实验论证了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现象,而且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掌握了光现象知识,培养锻炼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启发式。1、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生对从生命初始就感受到的司空见惯的光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导入,让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学会运用科学观点去观察、了解事物,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通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里有光现象?”“这些光是否属于一类?是不是应该分类?应怎样分类?”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和观点。避免了学生一味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弊端。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建立了个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猜想、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证实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光速的探究历程。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懂得了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使实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不足之处。(1)由于老师紧张,刚开始上课时,导课部分声音、教态有些变形。(2)由于本课安排内容较多,所以有些地方学生活动、交流时间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