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516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3理解重点句:(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二)难点“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三)解决办法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二)听录音,朗读训练。(三)前后位、同位讨论。(四)几名同学上前表演。(五)质疑问难。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加强朗读。(二)整体感知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三)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正音:削xio空kng塞si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搭拉:向下垂。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2)简介时代背景。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5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生词。第二课时(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二)阅读第二段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3讨论: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三)指读第三段,讨论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四)默读第四段,思考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六)总结扩展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六、布置作业1造句即便也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14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4、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教学重点: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课前同学们预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先来读读文中的生字词,看谁掌握的好。出示生字词:苇絮、黝黑发亮、青布裤褂、几倍、姥姥、门槛、劫难、撒谎、吆喝、飘飘悠悠、光溜溜、一骨碌二、我们再来读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三、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和同桌商量。(一部分: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很多种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二部分:秋天,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三部分: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的追赶跑了进来,藏到了水缸下面的洞里。雨来想跑到别的院子时被鬼子抓住了。四部分:鬼子几次问雨来看没看见有人跑进来,雨来都说没看见,鬼子气急了,凶狠地打了雨来,雨来还说没看见,最后鬼子要把雨来拉出去枪毙。五部分:村里的人们听到了河沿上的枪声,都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都十分难过,大家都哭了。六部分:人们在河沿上正为雨来难过时,忽然看见河水中露出个小脑袋,仔细一看原来是雨来,大家都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凭着自己的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四、布置作业: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二、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一)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能不能用更简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二)哪位同学能在这个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回答:1、雨来喜欢游泳。点拨:不错,已经很简练了,可是这部分仅仅说雨来会游泳吗?2、雨来游泳本领高。点拨:好,既简练又概括了主要内容。其实直接说“游泳本领高”都行。)(三)边板书“游泳本领高”边说同学们概括的这个短语就好像给这部分内容加了一个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四)小标题的特点找得挺准确,下面我们要给26部分概括小标题了。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部分,每位同学先自己在书上概括小标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组里意见统一后就把确定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哪组概括好了哪组就上来写,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学生完成小标题,老师巡视,特别注意哪组存在困难。) 三、细读重点段,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体会雨来是小英雄。(一)就从我们概括出的小标题来看,哪部分内容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呢?(学生回答:3、4两个部分)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两个部分,画出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的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同学快速默读重点段,并画出重点语句)(二)我们共同交流一下从哪里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同学交流谈感受,老师注意评价)(三)同学们能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来学习,特别是很多同学都关注了雨来面对鬼子时的语言,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的这几句话点击课件:雨来的三句话,感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英雄。听好老师的提示,大家读雨来的表现。(师提示)鬼子抓住雨来,假装温和地问雨来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师提示)接着鬼子又是哄骗又是恐吓,再次质问雨来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师提示)雨来的回答让穷凶极恶的鬼子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把雨来打得两眼冒金花,鲜血从鼻子里一滴一滴地流下来,鬼子就想让雨来说出他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还是摇摇头,说:“没看见!”(四)无论鬼子使用什么方法,雨来始终只有一句话,(生答:)“什么也没看见”。读到这里,你们想对雨来说些什么呢?(五)看来通过对3、4部分的细读,我们已经深深地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感动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齐读课题。(学生齐读:小英雄雨来)四、理解六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学习简要复述做准备。(一)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与鬼子勇敢作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是小英雄。那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部分与全文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手指板书中的小标题)(学生体会到:1、正因为第1部分向我们介绍了雨来游泳本领特别好,才为后文他能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逃脱作了铺垫。2、正因为第2部分写了雨来在夜校学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了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在侵略自己国家的鬼子面前,他能表现得非常英勇。3、第5、6部分是事情的结果。)(二)看来同学们清楚地了解了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全文来看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在3、4部分前画“”)五、学习简要复述课文。(一)这篇课文是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节选的,所以文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特别是雨来这位小英雄令我们十分感动和钦佩,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打动。课文比较长,怎样才能既抓住重点又清楚明白地把故事讲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板书:简要复述。老师建议大家先来读读P72的“指南针”,了解一下什么是简要复述。(学生自由读P72的“指南针”)(二)从“指南针”中,我们对“简要复述”有了哪些了解?(三)咱们怎么理解“用自己的话、按课文顺序、抓主要内容”的要求呢?(学生回答:用自己的话:就是不要背书,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按课文顺序:不要打乱课文的写作顺序,课文先写的就先讲,后写的就后讲;抓主要内容: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来讲,不主要的一代而过。)(四)教师追问:1、这课如何做到按课文顺序?2、这课怎样抓主要内容呢?我们结合小标题来说。3、不时重点的内容怎样做到讲得简单呢?(五)下面就依据这些要求先自己练习简要复述小英雄雨来,谁准备得好,一会儿就请他来给大家讲故事。(学生自由练习)(六)今天我就当一回咱班同学的妈妈,我的哪个孩子愿意来给妈妈讲故事呢?(指定一名同学复述)别的人要认真听,一会儿还要请你们来评价我孩子的发言呢。六、提炼课文精彩内容,引领学生继续细读课文。教师总结:作者管桦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小英雄雨来也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几十年来小英雄雨来一直被选入全国的语文课本,我妈妈小时候读过,我小时候也读过,现在你们也正在读。像这样的不朽之作老师建议大家课下还要再细读,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七、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简要复述,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2、有条件的同学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抽读生字。2、辨字组词。3、解释词语的意思。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四、指导朗读。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五、小结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识1、听写词语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二、继续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三、课堂练笔。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四、作业1、感情地朗读课文。2、继续写信。板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要求: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想?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三、检查自学情况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四、学习一至四小节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3、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五、学习第五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六、总结课文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3、“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板书设计: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有洁白的教室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稳的课桌鲜花中读书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简洁、清楚。2、习作练习:写一篇看图作文,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要丰富合理。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3、我的发现:能发现这些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4、日积月累:读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试着运用。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战争带来的危害,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形式了解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的新闻、英雄人物的故事。教学课时:4课时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小小新闻发布会1、激趣导入: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新闻?(看电视、看报、听广播、上网等)2、你最喜欢看什么新闻?指名说。3、看新闻有什么好处呢?举例说一说。4、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假如让你来讲新闻,你们认为应该讲清楚什么呢?5、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规则:1、先在四人小组内讲新闻,讲后每人评议另外三人,讲得怎样,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班上讲新闻。2、各组代表在班上讲新闻,讲完后班上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举手表决评选出三名“最佳新闻发言人”。6、小结延伸: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那你们打算以后该怎么做呢? 第二课时一、课前搜集资料交流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二、结合图形读习作要求。1、习作有几个要求?哪几个?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难点是什么?(观察和想象)三、根据观察,你想到了哪些问题?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哭?2、他的妈妈在哪里?3、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4、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可能会怎样?四、根据问题自编故事。五、方法指导1、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图画内容介绍历史背景。2、根据观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六、练习习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见。七、小组交流,评议谁讲得最精彩。八、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九、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 第三课时一、我的发现1、自由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2、同桌交流。3、全班指名交流。4、小结:两组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不同。二、教学“日积月累”1、指名读成语。全班齐读。2、四人小组交流词语意思。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4、读读记记成语。5、读一读,注意观察每一横排有什么规律。6、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三、教学“宽带网”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4、举办故事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