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494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 每次试验,钟南山院士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B. 唐有李太白,近有苏东坡,天下诗词文章,在他二人手中已写尽了,何况我绠短汲深,想做句诗赞美李花,也是才力不济。C. 演讲中他信手拈来古典诗文名句加以佐证,这不仅使演讲妙趣横生,而且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D. 民国时期,结婚需至官府登记,即使领了证书,也不以为意,只有鞭炮响起,方为亲戚朋友认可。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B. 每到连雨天,施工现场泥泞难走,更让工人们难以忍受的还不止于此,宿舍对床夜雨,湿漉一片,无法安卧。C. 就是这眼前的木格镶嵌的玻璃窗内,在那些风云际会的年月 ,曾经发生过多少载入史册的事件。D. 如今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企业,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创造不出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怎么能不亏损呢?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11月26、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罕见的用四个整版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B.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C. 根据这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足够保证完成发射任务。D. 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了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B.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C. 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说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D. 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而又负责的参与者的改变。5、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2分)( )水清石出鱼可数 桃花含露柳含烟石含太古水云气 竹里登楼人不见阑干摇红水摇绿 竹带半天风雨声花间觅路鸟先知 竹密花深鸟自知A/ B/C/ D/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这种情况下,培养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A B C D7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不多于80字。(6分)8.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的说明方法。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不多于50字。(5分)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选自人民日报)9.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10. 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1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古代诗文(共46分)(一) 课内文言文(每小题2分,共12分)12、下列各项中不完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共其乏困 秦王必说见臣 因击沛公于坐B. 无能为也已 今日往而不反者 距关,毋内诸侯C. 失其所与,不知 日以尽矣 张良出,要项伯D. 秦武阳色变振恐 待吾客与俱 令将军与臣有郤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亡去不义 相去四十里 B.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入前为寿C.诸郎中执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D. 顾计不知所出耳 大行不顾细谨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以其无礼于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吾其还也 其人居远未来C.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何辞为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2分)(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约为婚姻B. 行李之往来 将军岂有意乎 与将军勠力而攻秦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持千金之资币物 所以遣将守关者D. 共其乏困 愿大王稍假借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晋军函陵 B. 箕踞以骂曰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 此其志不在小1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夫晋,何厌之有 B. 金千斤、邑万家 C. 燕王拜送于庭 D. 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9、下列关于本文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通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也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如“不求闻达于诸侯”。C.徭役,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无偿劳动,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发闾左谪戍渔阳”既属此类。D.季父,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第四。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梁在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B项羽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他的祖父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和舞剑,而是喜欢兵法。C项梁感到项籍很不一般的原因是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D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以上文段。项羽的具体做法是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只全部凿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现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2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1)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5分) .(2)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两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出入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2)三峡中直接描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 ”。(3)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资质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待遇的句子是“ , , ”。(4)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 ”,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5)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3一24题。菩萨蛮宋谢逸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苹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2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描绘了春日冶游图景,女主人陶醉于热闹的春光,写出了她的内心喜悦。B“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暄、迟二字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C“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春游归来,女主人公仍然意犹未尽,流连于春色,久久不能入眠。D“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两句由花影见月,由醉颜示闷。女主人公刚刚在花下对月独酌。24. 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5一27题。回忆鲁迅先生萧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笑,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好看吧!多漂亮!”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不要那样装饰她”许先生有点窘了。我也安静下来。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许先生常跟我讲。她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他们,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什么时候看的”“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买的书吗?”“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看了有趣味吗?!”“随便看看”“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没有回答,好象很难以答。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鲁迅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的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节选自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25结合文本内容,概括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主要内容。(4分)26文中加横线的语段运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27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6分)四、写作(60分)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是一本明快活泼的书,亲切易懂;有的是一本含蓄深奥的书,耐人寻味;而有的是一本诙谐幽默的书,给人欢笑 读懂一本书,结识一个人。请将“读懂 ”题目补全,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写出事件波澜,避免平铺直叙;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答案1.B 2.D 3.A 4.C 5.C。对联要求仄起平收,所以可依据平仄确定上下联,此题中应是上联,再依据对仗知识进行排列 6.B7. 【参考答案】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容。根据诗歌的标题及诗句可知,这是写边地春天刚刚来到,而长安已是春意阑珊,突出边地春天来得晚。扩展时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冰开日”与“花落时”,即可做到虚实相生;同时应注意情景交融,因为是一首边塞诗,此中包含有边地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8. 【参考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解析】下定义,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解答此题可分两步: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题干中要求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筛选相关信息: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第二,找出“种差”,找准“种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题中分别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用和目的三个方面揭示种差。第三,找出联结词,见句的“是”。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通过比较发现句符合下定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9.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10.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失”;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11.C(A项强加因果;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12.D13.B14.A,A因为;B还是,语气词/代词;C况且/将要;D表被动/语气词15.B,“勠力”古今含义相同,均为“合力”16.C,例句为使动用法,A名词作动词,驻扎,B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C使动用法,让某为王,D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17.B,例句为定语后置句。A为宾语前置句,C为状语后置句,D为被动句。18.A19.D20.C21.(1)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2)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时,年纪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将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放弃,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县狱掾(yun)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多,(以他的)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也全都畏惧项籍了。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沛公、项羽离开外黄去攻打陈留,陈留坚守,攻不下来。沛公和项羽一块儿商量说:“现在项梁的军队被打败了,士卒都很恐惧。”就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撤退。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边,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边,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县。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22.(1)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花之君子者也(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3C 不是“意犹未尽”,是“兴尽愁生”。24拟人,词人用“闹”赋予春光以人的性情,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生机活力;比喻, 用葡萄的紫绿比喻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碧绿、动人;动静结合,春风、春光、春 水、春草为静,子规啼叫是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视听结合、视听触结合亦可,言之成理。)25 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协调)。(1) 服饰颜色搭配要协调;(2)服饰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利用视觉偏差,有所矫正。(3)服饰要与场合、气质协调。(答案中只要有关键词-和谐或协调,得2分,其余每点1分。)26. (5分)插叙。(2分)扩大作品容量(或:增加行文时空跨度)(1分)。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加丰满了鲁迅先生的形象。(2分)27(6分)是一个很生活化、很人性化的鲁迅。(或者答: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心爱护青年)(2分)不背离。(1分)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这样一来,鲁迅人格的丰富性就被削弱和破坏了,他的许多真实的人生经历反而没法解释了。这实际上是对鲁迅的歪曲。许多年轻人对误解鲁迅、不喜欢读鲁迅的作品,恰恰就是从这种歪曲中产生的。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甚至他的弱点和缺点,本来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3分)2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