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287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授课题目第1课 孔子与老子拟 课时第 课时明确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设 计师生活动设计第1课 孔子与老子一、孔子(前551前479年)1、“仁”的思想:含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最根本的含义是“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美德的总合。实现方法: “忠恕”之道。“恕”是低的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高的要求,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恕”的关键是自我修养。对统治阶级来讲,“爱人”就要“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严刑,实行仁政,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对普通人来讲,要做君子,不当小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而修仁的标准是“礼”。2、“礼”的思想含义:孔子所讲的礼是周礼,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制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各种典章制度。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社会准则和政治制度。实践方法:一是“正名”:面对春秋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各阶层要贵贱有序,各守其份,以此恢复社会秩序。其二是“克己复礼”: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不能为所欲为,这实际上还是讲自我修养。仁与礼的关系:仁是美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约束和他律。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借助伦理道德的作用,化解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按照礼制,重新建立起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最终治国安民,使社会由乱变治。而把握仁与礼两者关系的方法论就是“中庸”。3、“中庸”的思想:“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谦和持中,恰到好处。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4、天命思想:孔子主张理性,反对迷信,把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到首位,而对“鬼神”则“敬而远之”,这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非宗教、非迷信的文化传统。5、孔子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6、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7、孔子的教育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被后世称为“第一位老师”、“万世师表”;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使学术下移等;总结出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整理六经,保存了典籍,传播了文化。8、孔子的历史地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虽未受到重视,但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深渊远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孔子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二、老子(课标未做要求,一般了解)1、“道”的思想:“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既是自然的规律,又是世界的本原。在天命论盛行的春秋时期,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事物都会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比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生和死、贵和贱等等。3、政治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规律,人们遵道而行,顺其自然。所以主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等;面对春秋乱世,老子消极避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4、老子的历史地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论理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因材施教: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的主张,到了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更是异彩纷呈,儒、墨、道、法、名、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可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这些思想家生前或“遑遑然如丧家之犬”;或骑青牛,过函谷,不知所终,然而,他们的思想没有消失,这个伟大时代的不朽精神也不会消失!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